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博

作品数:47 被引量:366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土地利用
  • 11篇建设用地
  • 5篇情景分析
  • 4篇政府
  • 3篇生态
  • 3篇主体功能区
  • 3篇主体功能区规...
  • 3篇粮食安全
  • 3篇交易
  • 3篇功能区
  • 3篇功能区规划
  • 3篇VORONO...
  • 3篇城市
  • 2篇地方政府
  • 2篇信息熵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生态安全
  • 2篇数据转换
  • 2篇土地出让
  • 2篇土地管理

机构

  • 43篇南京农业大学
  • 10篇贵州财经大学
  • 9篇国土资源
  • 5篇贵州大学
  • 3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江苏省环境科...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南京市测绘勘...
  • 1篇人民日报社
  • 1篇江苏省农业环...

作者

  • 43篇王博
  • 13篇冯淑怡
  • 11篇曲福田
  • 10篇陈笑筑
  • 7篇姜海
  • 5篇吕沛璐
  • 5篇陈笑媛
  • 5篇李成瑞
  • 3篇徐勉
  • 2篇王博
  • 2篇符海月
  • 2篇丁筑茂
  • 2篇王誉霖
  • 2篇胡伟
  • 1篇吴昊
  • 1篇姚旻辰
  • 1篇梁永红
  • 1篇沙勇
  • 1篇吴群
  • 1篇段修亭

传媒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中国土地科学
  • 3篇资源科学
  • 3篇中国人口·资...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贵州大学学报...
  • 2篇信息与电脑(...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农业环境与发...
  • 1篇中国土地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Agricu...
  • 1篇资源与产业
  • 1篇2012高校...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建设用地配置管理困局与改革
在总结建设用地配置中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Ⅱ",指出破解当前困局的重点在于纠正政府失灵,而纠正政府失灵的首先要求是转变以"增量管理+行政配置"为特征的建设用地配置管理思路.我国现阶段...
王博冯淑怡姜海
关键词: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土地利用计划考核体系与激励机制被引量:13
2013年
研究目的:在中国现有土地产权和行政体系下,探寻完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思路与方法。研究方法:逻辑分析法,综合评价法,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1)2007—2010年不同省(市、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评价平均分值分别为64.16、64.90、61.54、62.63,地区间标准差为5.74、5.85、7.47、8.30,土地计划管理的总体水平不高、地区差异较大且呈扩大趋势;(2)Ⅱ类、Ⅲ类地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评价分值较高,Ⅰ类、Ⅳ类地区分值较低;(3)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应重视耕地保护、土地供应方式、土地收益分配等问题,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应重视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土地集约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开发、违法用地控制等问题。研究结论:(1)应融合土地发展权计划内和计划外双轨配置,建立土地利用计划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将计划考核结果与计划内指标奖惩、计划外指标竞争分配相挂钩,提升土地宏观调控绩效;(2)选择建设用地规模控制、耕地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土地供应管理、土地收益分配(民生保障)、土地行政执法等因素,构建土地利用计划考核指标体系。
姜海徐勉李成瑞王博曲福田
关键词: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计划激励机制
发展竞争、土地供应策略互动与城市用地增长——基于252个城市数据的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被引量:8
2020年
研究目的:针对发展竞争驱动下产生的地方政府土地供应策略,从空间维度上展开进一步分析,解析城市土地供应行为中存在着怎样的空间互动关系。研究方法:运用2007—2017年的城市层面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1)服务于发展竞争的土地供应策略,对本城市和周边城市的用地增长都会产生影响;(2)工业用地价格波动与商住用地价格波动都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且前者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强;(3)工业用地价格存在“竞次式”的城市间互动,其价格增长会显著抑制本城市的用地扩张,但会促进周边城市的用地增长;(4)商住用地价格提升会促进本城市用地扩张,并抑制周边城市用地扩张;(5)作为因变量的城市用地规模,在同省/异省的城市间分别存在着“彼此促进”和“此消彼长”两种互动关系。研究结论:区域协调、用地增长两个方面要紧密结合,针对工业用地价格“竞次式”竞争和商住用地价格高价出让,从城市间关系协调入手进行调控政策的设计与创新。
张耀宇王博王誉霖
关键词:空间溢出效应空间面板模型
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市级区域用地空间情景分析--以毕节市为例
研究目的:本文统筹考虑经济发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3类基本用地需求,构建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市级区域用地空间情景分析框架,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运用相应的土地规模预测模型,根据区域目标设定参数,分析预测毕节市2020年主要...
王博
关键词:经济发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主体功能区规划情景分析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干预对区域工业碳排放影响的对比分析--以中国8大经济区为例被引量:11
2020年
探讨不同区域地方政府干预对碳排放的影响差异,对于中国推进碳减排战略、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论文基于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视阈,以中国8大经济区为研究对象,有机耦合STIRPAT模型与CKC模型,构建形成STIRPAT拓展模型,并使用2007—2016年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工业面板数据,对比考察8大经济区政府土地出让干预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经济区的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干预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同为CKC"倒N"型的北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经济区,其政府土地出让干预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呈现出北部沿海经济区为负、南部沿海经济区为正、长江中游经济区无显著影响的差异效果;同为CKC"倒U"型的东北、西南和西北经济区,其政府土地出让干预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东北和西南经济区都显著为负,西北经济区未表现出显著影响;同为CKC"U"型的东部沿海和黄河中游经济区,其政府土地出让干预对碳排放也呈现出前者为负、后者为正的相反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制定碳减排差别化政策、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王博吴天航冯淑怡
关键词:工业碳排放政府干预土地出让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理论反思与体系重构
目的:分析土地利用计划的合理性、缺陷与实效,提出改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体系与方法的思路,为国家加强土地非农化调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逻辑分析、比较分析、回归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1)土地利用计划的初衷是减少地方政府土地非...
姜海曲福田李成瑞王博徐勉夏燕榕
关键词:LANDADMINISTRATIONLANDUSEPLANMANAGEMENTPLANINCENTIVE
中国建设用地配置中政府失灵的理论解析及其改良 框架设计被引量:20
2018年
研究目的:剖析中国建设用地配置中不同政府失灵的成因、影响与相互关系,探索相适宜的综合性改良框架及实现路径,为国家建设用地配置优化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逻辑分析与框架设计。研究结果:中国当前的建设用地配置存在两种政府失灵,并且这两种政府失灵涉及不同类别的政策问题,因而单一的技术性对策无法达到理想的解决效果,故需要依据不同的问题特征,设计构建综合性的政府失灵改良框架进行指导作用。研究结论:中国建设用地配置同时存在政府失灵Ⅰ与政府失灵Ⅱ。前者发生于政府内部,以央地关系失衡下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机制失效为特征;后者发生于政府外部,以政府过度干预市场机制、扭曲土地资源配置为特征。对应于这两种政府失灵,本文设计涵盖6类调控工具的综合性改良框架。其中,针对政府失灵Ⅰ,主要有观念性调控、规划性调控和经济性调控3类,其可行路径包括转变形成目标相容的管控理念、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引入指标交易与管理平台等;针对政府失灵Ⅱ,主要有规则性调控、探索性调控和产权性调控3类,其可行路径包括健全土地市场运行规则、探索创新存量土地开发模式、构建现代土地产权体系等。
王博吕沛璐冯淑怡姜海
关键词:土地管理政府失灵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研究综述
2017年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归纳梳理现阶段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的研究成果,包括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因素、规模预测的模型等,总结现有研究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为我国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的深入研究提供些许参考。研究发现:(1)针对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的基础理论研究较为缺乏,关于影响因素的研究缺少理论分析框架;(2)研究侧重于应用单一模型进行小尺度层面预测,基于综合效益考虑的大尺度预测研究较少。对此,本文建议:(1)应加强建设用地规模预测的基础理论、机理过程方面的探索;(2)应加强基于综合效益考虑的大尺度、多层次的预测研究;(3)应加强计量分析、空间分析以及信息技术分析等多方法与模型的交叉综合应用。
王博陈笑筑王誉霖
关键词:城镇建设用地影响因素
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区域土地利用情景分析--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
研究目的:本文构建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区域土地利用情景分析框架,为市、县统筹国家需求与地区实际合理制定土地利用目标与策略提供方法支撑。研究方法:粮食需求倒算、碳平衡、情景分析等。研究结果:在毕节市相似的欠发达地区,在“优...
王博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策略情景分析
浅谈“土地财政”应对之策
2015年
“土地财政”以土地为杠杆,撬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对缓解地方政府财力不足、提供公共物品以及推进城市化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不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土地财政”的风险也逐渐显现,这给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隐患。因此,分析当前“土地财政”可能存在的弊端,探讨相应的应对之策,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王博于猛
关键词:应对之策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财政政府财力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