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仁杰
- 作品数:13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东莞市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绿疣海葵生态标本制作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疣海葵生态标本制作系统,属生物标本制作技术领域,包括养殖装置(1)、通气装置和加药装置,通气装置包括气泵(2)和通气管(3),加药装置包括储药罐、流速调节部件和加药管;流速调节部件一(5)端与储药罐相通...
- 梁仁杰吕凌凯白义蒋文杰金雷雷
- 文献传递
- 杨梅枝叶凋萎病的营养器官结构特征分析
- 2025年
- 运用植物显微技术研究杨梅枝叶凋萎病的营养器官结构特征,揭示患病植株的组织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杨梅患枝叶凋萎病的植株根部分生区存在病菌组织,成熟区病菌侵入到皮层和维管柱,横向疏导途径被阻断。茎部导管出现成单晶或簇晶堵塞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减弱;筛管联络索发生收缩现象,导致茎部有机物的运输受阻;叶的上表皮、栅栏组织和叶片厚度变小,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降低(PT/ST),叶片气孔密度增加,叶的抗寒性、抗旱性变差。通过杨梅枝叶凋萎病植株的营养器官结构特征研究,为提高杨梅经济产量和开展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陆雨晨成沁恒蔡祎慧许海洋梁仁杰陈模舜
- 关键词:杨梅营养器官
- 澳洲线纹尖塘鳢苗种培育试验被引量:1
- 2006年
- 在线纹尖塘鳢苗种土池培育中,设计暂养装置富集轮虫等小型浮游生物,作为脱膜2d后的仔鱼适口饵料。仔鱼暂养10d后再进入池塘培育,可充分地利用池塘的天然饵料,后期投喂水丝蚓、鱼糜等饲料。经40~45d池塘培育,达到3cm以上的商品规格,成活率45%。
- 梁仁杰
- 关键词:线纹尖塘鳢池塘苗种
- 大学班主任工作方法探索与实践
- 2010年
- 大学班主任工作在高等教育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自己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对如何做好大学班主任工作进行了探索。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既要有理论作为基础,又要密切联系实际,科学运用各种班主任工作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人才培养效果。
- 梁仁杰
- 关键词:班主任
- 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黄蜻翅的雌雄二态性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本研究运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对黄蜻Pantala flavescens Fabricius前翅和后翅的雌雄二态性进行分析,探讨黄蜻雌雄性在翅上的形态差异。【方法】通过对黄蜻的前翅和后翅做数字化标点,获得翅的形态信息。经主成分分析(PCA)和薄片样条法(TPS)获得雌雄性在翅型和翅脉上的差异性。【结果】PCA结果表明,黄蜻雌雄性的前翅和后翅在翅型、翅脉结构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后翅间的差异更大。经TPS分析可知,雌雄性黄蜻前翅上的差异部位主要发生在亚翅结和三角室,后翅的差异部位主要发生在亚翅结、肘脉域和臀角区域。对黄蜻前后翅的大小分析(CS)可知,雌性黄蜻前后翅较大,雄性黄蜻前后翅较小。【结论】黄蜻雌雄性间的翅型结构差异性表明雌雄性在其各自生活史中履行不同的职责,特定的飞行模式逐渐形成特定的翅型、翅脉结构。
- 白义戴董峰包克瓯邱安妮梁仁杰王海瑞
- 澳洲笋壳鱼苗种土池温棚越冬试验被引量:1
- 2005年
- 梁仁杰
- 关键词:澳洲笋壳鱼苗种越冬试验鱼苗放养
- 一种海上养殖用围网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养殖用围网,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间隔设置的固定柱(1)和围网(2),固定柱(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部件,固定部件包括固定件(3)以及固定架(4),围网(2)包括上围网(5)、中围网(6)和...
- 梁仁杰蒋文杰白义金雷雷成泌恒
- 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2010年
-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在动物学实验教学方面进行的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通过重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加强综合性与设计创新性实验、改革考核方法等措施,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 梁仁杰
- 关键词: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 一种绿疣海葵生态标本制作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疣海葵生态标本制作装置,属生物标本制作技术领域,包括养殖装置(1)、通气装置和加药装置,通气装置包括气泵(2)和通气管(3),加药装置包括储药罐、流速调节部件和加药管;流速调节部件一(5)端与储药罐相通...
- 梁仁杰吕凌凯白义蒋文杰金雷雷
- 文献传递
- 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四种滨螺形态差异与系统发生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运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研究浙江省大陈岛海域常见的4种滨螺间的形态关系。对4种滨螺的壳口、螺体分别进行数字化标点,经叠印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薄片样条法分析,获得4种滨螺在壳口和螺体上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形态特征与潮间带环境适应性关系。PCA结果表明四种滨螺壳口间差异在主成分轴上无法有效分开,而螺体间差异在主成分轴上能有效分开,说明壳口特征在不同滨螺间不具有规律性差异。螺体的PCA中PC1轴可以将短滨螺与其他3种滨螺区分,薄片样条法分析显示差异的部位主要在体螺层的宽度和螺体的高度间,PC2轴可以将粒结节滨螺与其他3种滨螺分开,薄片样条法分析显示差异部位主要是体螺层之上第一层以及体螺层之间。基于螺体特征的4种滨螺亲缘关系分析表明粗糙滨螺与塔结节滨螺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短滨螺,粒结节滨螺最不相近。运用特征追踪法对螺层和螺肋特征追踪,结果表明螺层6层,螺肋密生是滨螺的祖先特征,后来演化出7层和8层的螺层特征以及颗粒状突起的螺肋特征。
- 陈楠桦梁仁杰白义王海瑞
- 关键词:滨螺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