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禄坤
- 作品数:63 被引量:3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氢吗啡酮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对炎性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剖宫产术后炎性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术后均采用PCEA,氢吗啡酮组(H组)给予氢吗啡酮1.5 mg+罗哌卡因150 mg,吗啡组(M组)给予吗啡3.5 mg+罗哌卡因150 mg。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M (IgM)、 IgA、 IgG的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与M组比较, H组患者术后6、 12、 24 h的伤口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和IL-1β、 IL-6、 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1或P <0.05),术后6、 12 h的IgM、 IgA和IgG水平升高(P <0.01)。术后24 h内H组发生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分别为3例和1例,显著低于M组(10例和7例),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氢吗啡酮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较吗啡的镇痛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而且能下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上调免疫球蛋白的表达。
- 尹雁孔凡根韩玉湘杨禄坤
- 关键词:氢吗啡酮剖宫产术镇痛炎性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
- 选择性肠道去污染对肝硬化大鼠肝门阻断细菌移位、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肠道去污染对肝硬化大鼠肝门阻断后肠道细菌移位、内毒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制成肝硬化模型的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肝门阻断30 min组(阻断组)及通过选择性肠道去污染预处理组(预处理组),各20只。在实验术后30 min及24 h时分别取肠系膜淋巴结、肝、肺及门、腔静脉血作细菌培养,并取门、腔静脉血作内毒素检测。结果阻断组大鼠手术后30 min即出现门、腔静脉血内毒素浓度升高(P<0.01),在手术24 h后升高更明显。并在术后24 h肠系膜淋巴结、肝组织及门、腔静脉血细菌培养出现阳性,主要为大肠杆菌。预处理组大鼠无论是手术30 min还是24 h后,门、腔静脉内毒素水平升高均不明显,较阻断组明显降低(P<0.01),肠道外组织及门、腔静脉血细菌培养阳性率也明显降低。结论肝硬化大鼠肝门阻断30 min后早期即可出现内毒素血症,并于手术24 h后出现明显肠道细菌移位。选择性肠道去污染能减少肝硬化大鼠肝门阻断后肠道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 苏永辉杨禄坤蔡潮农周文英侯冰宗
- 关键词:肝硬化肝门阻断细菌移位内毒素血症
- 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治疗策略浅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根据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特点,对临床治疗策略进行分析。方法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GustiloⅢ型)103例,其中男75例,女28例。通过临床回顾统计分析,对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治疗策略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03例中,一期结合有限内固定31例;35例需二期手术;因严重感染二期截肢1例;伤口感染10例;术后所有病例均骨愈合,骨愈合时间平均7.3个月,外固定时间平均7.5个月;均未发生骨髓炎。肢体功能按Tornetta评定标准:优81例,良17例,可4例,差1例。结论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首选外固定架固定,可结合有限内固定,后期采用多种手段进行下肢功能康复的治疗方法,是争取最大限度恢复下肢功能的一种临床治疗策略。
- 张荣凯杨禄坤陈琰赵庆吴兆亚
- 关键词:胫骨腓骨外固定器开放性骨折
- 地佐辛对腹腔镜妇科手术全麻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腹腔镜妇科手术全麻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地佐辛组,每组25例。所有病人均予丙泊酚、瑞芬太尼、顺阿曲库铵和七氟烷维持麻醉。术毕前30分钟,芬太尼组静注芬太尼0.1 mg,地佐辛组静注地佐辛10 mg。记录全麻苏醒期MAP、HR、SpO2、VAS、和Riker镇静躁动评分( sedation~agitation scale, SAS)。结果:与芬太尼组比较,地佐辛组各观测时间点MAP、HR、VAS和SAS均降低(P<0.05),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地佐辛10 mg术毕前30分钟静注能有效地减轻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全麻苏醒期的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
- 叶君杨禄坤方晓萍
- 关键词:地佐辛腹腔镜妇科手术全麻应激反应
- 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比较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比较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探讨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是否一种理想的人工流产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A组:单用异丙酚2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3~0.5mg/kg;B组:异丙酚1.5mg/kg复合布托啡诺0.01mg/kg。观察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呼吸抑制、血压变化、异丙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宫缩痛发生率。结果B组的镇痛效果好,术后宫缩痛发生率低,异丙酚用量少,苏醒快(P<0.01)。A、B两组在呼吸抑制、低血压发生率和手术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的效果优于单用异丙酚,是一种较理想的无痛人工流产方法。
- 欧珊珊陈乐杨禄坤
- 关键词:异丙酚布托啡诺人工流产
- 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食管癌根治术病人单肺通气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 比较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食管癌根治术病人单肺通气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40例,性别不限,年龄42 ~ 63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30):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LT组)和支气管封堵器组(BB组).麻醉诱导后,DLT组经口插入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随后用纤维支气管镜调整导管的位置.BB组先经口插入单腔气管导管,随后在纤维支气管镜的引导下插入支气管封堵器.记录插管时间、单肺通气时间、肺萎陷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导管移位和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术毕行肺萎陷评分;记录气管拔管后2d内声嘶、喉痛的发生情况和术后7d内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DLT组比较,BB组插管时间和肺萎陷时间延长,术后声嘶和喉痛发生率降低(P<0.05),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肺萎陷评分、导管移位、低氧血症和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封堵器用于食管癌根治术病人单肺通气的效果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相似.
- 杨禄坤梁军苏永辉肖笑雨范东毅周少朋
- 关键词:食管肿瘤
- 瑞芬太尼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气管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60例ASAⅠ级择期全麻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个剂量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达唑仑0.1m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胺0.1 mg/kg,A组予瑞芬太尼1μg/kg,B组予瑞芬太尼2μg/kg,C组予瑞芬太尼3μg/kg,3 min后行气管插管。观察三组患者诱导前5min,诱导后3 min,气管插管1,2,3,5min的血压(MAP)和心率(HR)变化。结果:诱导后三组的MAP和HR均显著降低(P<0.05)。插管后A组四个时间点的MAP和HR均显著升高(P<0.05);B组和C组插管后四个时间点的MAP和HR均显著降低(P<0.05)。B组和C组诱导后和插管后的MAP和HR的降低比A组更显著(P<0.05)。C组有4例患者在诱导后MAP下降低于60 mmHg。结论:瑞芬太尼2μg/kg能有效预防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
- 方晓萍杨禄坤王凤君
-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全麻诱导
- 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究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提高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措施。方法:选取2010-2013年笔者所在手术科室收治的进行择期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无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以及相关生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护理中应用无痛护理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确保患者手术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平稳,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白雪玲杨禄坤
-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 七氟醚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肝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24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3组,各8只:假手术组(Sham组),只进行手术操作不做其他处理;肢体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双后肢缺血4h、再灌注6h;七氟醚组(S组)于再灌注前吸入2.5%七氟醚6h。IR、Sham组只吸入氧气。实验结束断头处死大鼠,于下腔静脉取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摘取肝脏测定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和S组ALT、AST、MDA、TNF-α和IL-6含量升高,SOD含量降低(P<0.01),肝组织损伤明显;与IR组比较,S组ALT、AST、MDA、TNF-α和IL-6含量降低,SOD含量升高(P<0.05),肝组织损伤减轻。结论七氟醚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氧自由基的释放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 周少朋杨禄坤肖笑雨刘璐刘华
- 关键词:七氟醚后肢再灌注损伤肝脏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对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对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择期全麻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F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达唑仑0.1m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胺0.1mg/kg,RF组予瑞芬太尼2μg/kg,F组予芬太尼2μg/kg,3min后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即刻、1min、3min和5min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 RF组血压和心率在诱导后和插管后均比诱导前降低(P<0.05),而插管后与诱导后比无变化(P>0.05);F组诱导后与诱导前比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但插管后即刻、1min和3min比诱导前升高(P<0.05)。RF组诱导后和插管后血压和心率的降低比F组更显著(P<0.05)。结论瑞芬太尼2μg/kg复合丙泊酚能有效地抑制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 欧珊珊谢宝富张雪霞杨禄坤
-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心血管反应气管插管全麻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