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智宇

作品数:34 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细胞
  • 12篇肿瘤
  • 10篇切除
  • 10篇肝细胞
  • 9篇切除术
  • 9篇肝癌
  • 9篇肝切除
  • 8篇预后
  • 8篇手术
  • 8篇肝切除术
  • 6篇细胞癌
  • 6篇癌患者
  • 5篇外科
  • 5篇恶性
  • 5篇肝细胞癌
  • 5篇肝细胞肝癌
  • 5篇肝肿瘤
  • 4篇直肠
  • 4篇外科手术
  • 4篇肠癌

机构

  • 34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山西省肿瘤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包头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34篇李智宇
  • 19篇蔡建强
  • 18篇毕新宇
  • 17篇赵宏
  • 17篇赵建军
  • 17篇黄振
  • 9篇崔修铮
  • 9篇周健国
  • 6篇张业繁
  • 6篇阎涛
  • 5篇吴健雄
  • 4篇钟宇新
  • 4篇邵永孚
  • 4篇王一澎
  • 3篇王黎明
  • 3篇荣维淇
  • 3篇张慧明
  • 3篇刘立国
  • 3篇赵平
  • 3篇李原

传媒

  • 4篇中华肿瘤杂志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肝癌电子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抗癌之窗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应用及前景被引量:6
2013年
随着结直肠癌病例发病率增高,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00万例^[1]。目前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措施不断改进,除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3种主要治疗手段外,近年出现了被誉为第4种手段的分子靶向治疗,尤其是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总体疗效较差的情况下,
李智宇周志祥
关键词:结肠肿瘤直肠肿瘤药物疗法综合疗法
肠癌术后饮食应注意什么?
2014年
肠癌患者由于病变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机体消耗大,体质弱,长时间进食状况不佳,术前约有60%~70%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而手术后由于胃肠动力受到干扰,手术创伤、应激,使能量消耗增加,分解代谢增强,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同时术后早期禁食、能量摄入减少等,使营养状况进一步下降。因此,肠癌术后饮食护理对患者早日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智宇
关键词:术后饮食免疫抑制状态癌患者胃肠动力手术创伤
射频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若干问题被引量:9
2016年
肝切除术仍是目前肝脏恶性肿瘤治疗的金标准,病变的完全切除可提供治愈机会。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样为肝切除术的最常见适应证,彻底切除这些病灶后患者可有30%-40%的5年生存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原发或者继发肝脏恶性肿瘤患者不适合行肝切除术,针对这类患者传统的全身化疗的疗效有限。因此,肿瘤消融方法的出现填补了不适合行肝切除术患者的治疗空白。
赵建军毕新宇赵宏周健国黄振李智宇张业繁李原韩玥蔡建强
关键词:射频消融恶性肿瘤患者肝脏恶性肿瘤结直肠癌肝转移肝切除术肝癌
治疗方式对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65--2007年收治的60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预后进行生存分析和COX风险因素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肿瘤发生于直肠者50例,发生于肛管者10例。53例行手术切除治疗。对行单纯手术的23例患者和术后辅助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的3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生存分析,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8,P〉0.05)。53例手术病例中,37例行Miles术,16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两种术式生存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4,P〉0.05)。风险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浸润深度为危险因素,治疗方式为保护因素。结论手术切除是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对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病变局限者,应首选局部扩大切除术;病变深度和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
李智宇蔡建强崔修铮邵永孚郑晓川
关键词:黑色素瘤肛管外科手术
GP96自体免疫治疗对于肝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项来自中国的单臂临床研究结果
张业繁毕新宇赵建军赵宏李智宇黄振蔡建强
胃肠道肿瘤样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本文旨在提高发生于胃肠道的肿瘤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本院近10年收治14例术前考虑为胃肠道肿瘤,术后病理证实为异位胰腺组织,对患者病史、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预后等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32~67岁。8例有上腹不适症状,6例体检偶然发现。10例发生于胃,3例发生于十二指肠,1例发生于空肠。术前影像学检查仅1例CT提示"异位胰腺",1例胃镜考虑"异位胰腺",其余均考虑为胃肠道间质瘤或恶性肿瘤。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8例行局部切除术,3例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2例行胃癌根治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随访均无复发或死亡。结论:肿瘤型异位胰腺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检查手段,易与其它肿瘤混淆。手术治疗是有效治疗手段,能明确诊断及避免其它并发症。
李智宇崔修铮王一澎张慧明
关键词:异位胰腺胃肠道外科手术
特殊病理类型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研究透明细胞型、巨细胞型、肉瘤样3类特殊细胞形态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 对1998年10月至2013年6月78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少见病理类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透明细胞型43例,男性33例,女性10例,年龄25~ 80岁,中位年龄56岁;巨细胞型19例,男性16例,女性3例,年龄38 ~ 66岁,中位年龄59岁;肉瘤样肝细胞癌16例,男性14例,女性2例;年龄46 ~ 70岁,中位年龄57岁.结果 透明细胞组多灶肿瘤发生率(4.7%)低于巨细胞组(4/19)和肉瘤样组(4/16)(χ^2=6.157,P=0.034).细胞学分级透明细胞组细胞分化程度较好,肉瘤样组细胞分化程度最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透明细胞组中位生存时间和1、3、5年生存率为45个月和92%、65%、45%,优于巨细胞组(13个月和55%、30%、0)和肉瘤样组(8个月和31%、0、0)(χ^2=4.473 ~26.981,P<0.05).肿瘤细胞组织学分级、TNM分期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4.038和1.354,P<0.05).结论 透明细胞型肝细胞癌恶性程度较低,预后相对较好.巨细胞型肝细胞癌和肉瘤样肝细胞癌是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的特殊病理亚型.
李智宇毕新宇杨琳赵建军赵宏黄振蔡建强郑晓川
关键词:肉瘤
肝脏增生性瘤样病变7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 探讨肝脏增生性瘤样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提高对肝脏良性占位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2例肝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增生性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6例,女性26例,年龄15~72岁,中位年龄49岁.34例患者术前有上腹不适、乏力、发热等症状.本组7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共切除78个病灶.13例行肝叶切除术,19例行肝段切除术,1例行左半肝切除术,39例行肝不规则切除术.结果 72例患者中,术后病理为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47例,肝腺瘤样增生3例,肝不典型增生结节3例,肝炎性假瘤3例,肝肉芽肿4例,肝硬化结节3例,肝炎结节6例,肝再生结节1例,肝淋巴组织增生2例.术后随访6~96个月,无一例死于原发病,1例3年后复发,未予特殊处理.结论 对于合并症状、不能完全排除恶性或有恶变倾向的病变,如肝腺瘤样增生、不典型增生结节、肝硬化再生结节等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其他良性病变如明确诊断可考虑保守治疗.
李智宇蔡建强毕新宇赵建军赵宏黄振郑晓川
关键词:增生肉芽肿肝切除术
中国肝细胞癌患者最佳分期系统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寻找适合于中国肝细胞癌患者最佳的分期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治疗的908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TNM分期第七版、BCLC分期、Tokyo分期、JIS分期、CUPI分期、CLIP分期以及Okuda分期对肝细胞癌术后生存情况的判断力.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应用赤池宏治信息准则(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来判断各分期系统对预后总的评估能力.结果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BCLC与JIS分期系统中各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第七版中Ⅰ、Ⅱ、Ⅲ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Ⅲ、Ⅳ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38);Tokyo评分0分与1分组(P=0.398),3分与4分组(P =0.29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CUPI分期只包含低危组和中危组,两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3×10-8);CLIP分期中2分组与3,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5及P=0.073);Okuda Ⅰ、Ⅱ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2).采用SAS软件计算各自的AIC值,结果显示TNM第七版具有最小的AIC值(3 719.39),其次为BCLC分期(3 724.38).结论 TNM第七版分期对于肝细胞癌的生存情况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是一种较适用于国人的肝细胞癌分期方法.
赵建军阎涛黄振毕新宇赵宏周健国李智宇李原李聪蔡建强
关键词:肿瘤分期预后
放疗通过缺乏氧诱导因子-1α及表皮因子生长受体相关通路抑制路易斯肺癌小鼠的肿瘤发展
2024年
目的:建立路易斯(Lewis)肺癌小鼠模型,并探究放疗对肿瘤的抑制效果以及对表皮因子生长受体/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EGFR/PI3K/Akt)及缺乏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IF-1α/VEGF)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共计24只无特定病原体级别的C57BL/6小鼠,通过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构建Lewis肺癌小鼠模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不进行放疗,实验组在接种后第14天开始进行6MV-X射线放疗。放疗结束后处死,解剖,计算抑瘤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检测EGFR/PI3K/Akt及HIF-1α/VEGF信号通路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的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放疗的抑瘤率为43.44%,实验组移植瘤体积和重量低于对照组(0.669±0.042比0.273±0.076,t=15.798,P<0.05;22.24±1.37比16.83±2.06,t=13.375,P<0.05),实验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5.22±0.64比38.76±5.19,t=22.218,P<0.05),实验组的组织微血管密度低于对照组(21.56±2.48比12.25±3.04,t=8.220,P<0.05),实验组的瘤组织中EGFR/PI3K/Akt及HIF-1α/VEGF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放疗可以显著抑制Lewis肺癌移植瘤增殖,促进其凋亡,并下调EGFR/PI3K/Akt及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表达。
陈飞李佳张鹏飞李智宇
关键词:肺癌血管增生放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