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宇
- 作品数:5 被引量:58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性关节炎诊断性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 2012年
-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普遍流行的慢性肌肉骨骼性疾病,影响大约40%的70岁以上的老年人[1]。它被认为是一种缓慢进展性疾病,逐渐改变受累关节周围所有的组织。OA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最终表现为运动功能丧失。其病理改变为关节软骨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和囊变、骨赘形成和滑膜炎症,其中软骨破坏是OA的起始和最重要的事件。直到现在,在标准X线片上测量关节间隙宽度所得的测量值仍是诊断OA的“金标准”[2]。但这个诊断参数敏感性及精确性均较差,不能先于结构改变检测到早期代谢的变化。MRI及关节镜检查比较昂贵,对软骨微小改变亦不敏感,不能作为常规检查。OA相关生物学标记物的改变早于影像学改变,因此寻找敏感、特异的生物标记物对OA的早期诊断、病情及疗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 李明宇王文波
- 关键词:生物标记物骨性关节炎诊断性关节软骨破坏生物学标记物影像学改变
- Ⅱ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对骨性关节炎早期诊断价值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骨性关节炎(OA)模型,研究大鼠血清和关节液中Ⅱ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ⅡCP)水平变化,探讨体液PⅡCP对早期OA的诊断价值。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OA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用改良Hulth法诱导大鼠膝关节OA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5周,每周每组抽取6只大鼠取关节液、血清及关节标本,用ELISA检测体液PⅡCP水平,关节软骨行大体观察评分和组织病理学评分。所得数据用方差分析比较各时间点两组间的差异性,比较PⅡCP水平和软骨评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线性回归分析来检验体液PⅡC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OA模型组在术后第1周软骨组织学表现接近假手术组,从第2周开始逐渐出现明显的OA病理学改变,假手术组软骨组织学无明显改变。OA模型组体液PⅡCP水平从术后第1周开始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并随时间推移差异性逐渐增大;假手术组体液PⅡCP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血清与关节液PⅡCP水平具有良好相关性。结论大鼠OA模型中,血清和关节液PⅡCP水平在软骨出现明显病理变化之前就已经升高,PⅡCP水平与OA病理变化相符合,关节液和血清PⅡCP水平可作为OA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 李明宇安宇侯利民
-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软骨
- 骨性关节炎病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0
- 2016年
- 骨性关节炎是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最常见关节疾病之一,是一种以骨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周围骨质增生为特点的慢性关节疾病,又被称为退行性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常累及全身骨关节中的脊柱、髋关节和膝关节等负重较大的关节,导致受累关节僵硬、变形,从而使关节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见症状为受累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休息后缓解及晨起关节僵硬感。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重,导致其发病率连年增加。但由于其病因及病机复杂多样,目前医学界还没有确切的结论,导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就近几年来文献中提及的骨性关节炎病因及病机做一综述,有利于我们继续探索,早日认清这种疾病,治愈这种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尹志强潘惟丽金昊李明宇王文波
-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病因发病机制
- 肩袖撕裂治疗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肩袖撕裂的治疗方法有多种,目前临床上尚未形成统一标准。非手术治疗可缓解症状。关节清理术、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术及部分修复术适用于年龄较大且对功能要求较低的患者,较年轻且有症状患者应接受完全修复术;完全修复术中单双排锚钉固定技术之间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线桥缝合技术具有生物力学优势,可减少再撕裂发生率;应用组织替代物可进行完全修复,但缺乏长期结论性数据。肌腱转位术适用于有高功能需求的巨大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患者。半肩关节置换术与反置式全肩关节置换术适用于巨大肩袖撕裂导致关节炎改变患者,但后者存在较多并发症发生风险。肩关节融合术很少采用。
- 李明宇杨国夫
- 关键词:肩袖撕裂肌腱转位人工肩关节置换
- 致炎细胞因子在骨性关节炎病理生理中的作用被引量:21
- 2014年
- 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退行性病变,表现为关节软骨破坏,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并伴有不同程度滑膜炎症,其病因学和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研究表明致炎细胞因子在骨性关节炎病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综述讨论目前关于致炎细胞因子在OA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机制以及抗致炎细胞因子在治疗OA中的新进展。
- 张洪亮王文波李明宇李进取史雪峰
-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细胞因子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