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庆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学位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电池
  • 3篇锌离子
  • 3篇离子
  • 2篇电镀
  • 2篇电镀锌
  • 2篇镀锌
  • 2篇铝离子
  • 2篇铝盐
  • 2篇教育
  • 2篇课后
  • 2篇放电
  • 2篇放电过程
  • 1篇底流
  • 1篇电解液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行政
  • 1篇氧化物
  • 1篇义务
  • 1篇义务教育
  • 1篇义务教育课程

机构

  • 1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李国庆
  • 2篇孙旭东
  • 2篇李娜
  • 1篇于伟

传媒

  • 1篇现代教育管理
  • 1篇吉林省社会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8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权力行政到分类治理:我国中小学“课后班”管理新向度被引量:2
2017年
近年来,中小学"课后班"发展迅猛,一方面满足了中小学生对教育多元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导致学校"减负"与课外"増负"的背离。中小学"课后班"管理失范主要由于政府、学校、课后班、家庭四种不同的制度逻辑冲突而引发的。规范管理中小学"课后班",需要打破原有的单一政府行政督导模式,根据教育培训目的、市场需求指向进行分类管理,发挥其学校教育的补充效益。
李国庆于伟
关键词:权力行政制度逻辑
双阳离子电解液对锌二氧化锰电池性能的影响探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源衰歇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和循环寿命长等方面的优势,在储能电池中处于核心地位而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然而锂资源储量有限、有机电解液易燃等问题,不能满足...
李国庆
教育责任的协同分担:中小学生“课后班”问题研究
中小学生的“课后班”是指中小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外,以提高课业成绩、发展兴趣特长等为目的,以私人缴费的方式购买的正规学校教学以外的课程资源和参加的多种形式的补充性教育活动。可以说我国的课后班性质的教育形式从上世纪八九十年...
李国庆
关键词:教育责任
文献传递
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在新世纪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三农'问题将是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全国人民能否共同步入小康以至富裕社会的核心问题.目前中国的农村教育十分落后,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条件和质量严重滞后于城市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严重...
李国庆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课程
文献传递
类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庞磁电阻效应研究
该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所有样品,系统地研究了A位三元掺杂的AMnO<,3>类钙钛矿结构Mn基庞磁电阻材料的磁性、导电性与磁电阻效应。实验中发现了若干新现象,提出了关于庞磁电阻效应机制的进一步见解,丰富了对庞磁电阻效应的认识...
李国庆
关键词:庞磁电阻效应类钙钛矿结构氧化物自旋玻璃态
关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内分泌系统节律的动力学模型
李国庆
一种提高锌离子电池电压方法
本发明涉及锌离子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锌离子电池电压方法。该锌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介于正负极之间的隔膜和电解液组成,正极采用的活性物质为锰基氧化物、钒基氧化物、普鲁士蓝类中的任一种;电解液由可溶性锌盐、铝盐和去离子水...
李娜李国庆刘天罡孙旭东
文献传递
离子束混合法制备磁阻合金薄膜的研究
该文采用先进的离子束混合技术制备了Fe-NI-Nd、Fe-Ni-Y和Fe-Ni-Co磁阻合金薄膜.在Ni的百分含量为73、85、94的Fe/Ni多层膜或合金膜中,注入能量为60keV各种不同剂量的Nd<'+>Y<'+>和...
李国庆
一种提高锌离子电池电压方法
本发明涉及锌离子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锌离子电池电压方法。该锌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介于正负极之间的隔膜和电解液组成,正极采用的活性物质为锰基氧化物、钒基氧化物、普鲁士蓝类中的任一种;电解液由可溶性锌盐、铝盐和去离子水...
李娜李国庆刘天罡孙旭东
文献传递
秦汉时期家族规范中的赏罚问题研究
2014年
本文以家训中的赏罚观念为切入点,追溯秦汉时期家族规范与国家规范之关系,明晰秦汉时期家族规范的特点,指出其目的指向家族生存,多为长辈对后世的训诂,属于劝导型规范;其内容承继先秦家法族规,但赏罚体系欠完备;其拟定与训导形式自由、散在,主要依靠口传身授、家族惯习传承。反观当下,应当倡导家庭教育理念对传统礼文化的合理吸收与继承,以礼治家,以礼成仁,使得当今的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力支撑。
李国庆
关键词:秦汉时期赏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