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书林
- 作品数:4 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辽河口湿地土壤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研究被引量:15
- 2011年
- 于2008年10月、2009年5月和8月采集辽河口湿地31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GC-FID技术定量分析其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含量.结果表明,PAHs总量分布范围为293.4~1 936.9 ng.g-1,平均值为851.5 ng.g-1,其中油井区苇田PAHs含量最高(1 717.5 ng.g-1),滩涂区最低(614.6 ng.g-1).2008年10月PAHs总量和中高环组分比重均高于2009年5月和8月.应用不同环数的相对丰度和比值法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燃烧是2008年10月的主要来源,石油污染和燃烧源的混合来源为2009年5月和8月的主要来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法显示交通污染和燃煤混合来源为2008年10月PAHs的主要来源,贡献率为45.5%;石油和交通混合污染是2009年5月和8月PAHs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75.2%和42.2%.
- 廖书林郎印海王延松
- 关键词:辽河口湿地多环芳烃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
- 辽河口湿地表层土壤中PAHs的源解析研究被引量:22
- 2011年
- 分别于2008年10月,2009年5月和8月采集31个辽河口湿地表层土壤样品,利用GC-FID技术定量分析其中多环芳烃(PAH)含量.结果表明,PAHs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分布特征,10月份的PAHs平均含量为1001.9ng/g,高于5月(877.1ng/g)和8月(675.4ng/g).应用比值法识别土壤PAHs主要来源,结果显示,2008年10月主要源于燃烧源,并表现出油类、生物质和煤的燃烧为主要来源的特征;2009年5月和8月均表现出石油源和燃烧源的混合源.正定矩阵因子模型解析结果表明,燃煤、交通燃油和生物质燃烧在2008年10月的贡献率最高,分别为26%、21%和20%.石油与交通污染、石油污染和生物质燃烧是2009年5月最重要的3种污染源,贡献率依次为33%、24%和17%.2009年8月以石油污染和交通污染与生物质燃烧混合源的贡献率最高,贡献率分别为37%和19%.
- 廖书林郎印海王延松吕久俊
- 关键词:辽河口湿地多环芳烃源解析
- 辽河口湿地土壤多环芳烃的分布与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1
- 2011年
- 2008年10月,2009年5月和8月分别对辽河口湿地土壤进行分层取样,利用GC-FID技术定量分析PAH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站位表层土壤中PAHs总量变化范围为268.7—2853.8 n.gg-1,平均值为1241.9ng.g-1.2008年10月份土壤PAHs以高环为主,2009年5月和8月均是以低环为主.PAHs含量与pH和盐度相关性很低,理论上可视为无相关性,与有机质的相关性在不同土壤深度差异较大,与油类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时间变化较大.生态风险评价显示,2008年10月滩涂区域的L3站位、普通苇田区的L4、L5、L6站位和2009年5月滩涂区域的L2、L3站位存在对生物的潜在危害,其余站位生态风险均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8月所有站位的生态风险均处于较低水平.
- 廖书林郎印海王延松
- 关键词:辽河口湿地多环芳烃生态风险评价
- 辽河口湿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 对辽河口湿地表层土壤中16种PAHs的含量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湿地非退化区和退化区中PAHs的分布特征。通过比值法定性解析了辽河口湿地表层土壤PAHs来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和因子分析/...
- 廖书林
- 关键词:辽河口湿地污染源解析多元线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