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学明
- 作品数:135 被引量:210H指数:7
- 供职机构:青岛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水对镍系催化丁二烯聚合的影响被引量:2
- 1996年
- 研究了Ni(naph)2-Al(i-Bu)3-(n-C8H17OH-BF3OEt2)和Ni(naph)2-Al(i-Bu)3-BF3OEt2两种体系催化的丁二烯聚合中微量水的作用规律,测定了这些体系的动力学参数。研究发现,水加在丁二烯中比直接加在溶剂油中好;两种聚合体系都存在含水量的临界值范围,H2O/Al(i-Bu)3摩尔比约在0.3—2.3范围内调节含水量,体系较稳定;丁二烯中有水时,用加氢汽油稀释的BF3OEt2单独加入与Al(i-Bu)3-Ni(naph)2陈化液和BF3OEt2同时加入相比。
- 朱宏仲崇祺陈滇宝唐学明
- 关键词:镍系催化剂丁二烯聚合正辛醇
- 充油顺丁橡胶/天然橡胶并用胶的基本性能被引量:1
- 1993年
- 比较了自制镍系充油顺丁橡胶(BR9175)/1^#标准天然橡胶(NR)并用胶与顺丁橡胶(BR9000)/NR并用胶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前一种并用胶既可缩短混炼时间,又可降低动力消耗,加工性能良好,且生产成本低,综合物理机械性能与后一种接近。
- 翁玉凤范汝良徐志和仲崇祺唐学明
- 关键词:顺丁橡胶天然橡胶机械性能
- 钛系1,2-聚丁二烯橡胶的性能被引量:3
- 1989年
- 考察了钛系 1,2-聚丁二烯生胶、混炼胶、硫化胶及其与顺丁橡胶(BR)、天然橡胶(NR)并用胶的性能。其生胶塑炼降解明显,凝胶在塑炼过程中很快分解消失。硫化胶的力学性能类似于 BR,但抗湿滑性能突出,生热特别低,耐热氧、臭氧老化性能良好。与BR、NR并用后,可改善其加工、挤出行为和耐低温性能。
- 黄宝琛韩杰金守钢王淑兰唐学明
- 关键词:钛催化剂聚丁二烯橡胶
- MoCl_4—(i—Bu)_2AlOAr体系引发丁二烯聚合的研究
- 1987年
- 由MoCl_4为主催化剂,(i-Bu)_3Al与酚类反应的产物(i-Bu)_2AlOAr为助催化剂所组成的催化体系,在加氢汽油中进行丁二烯聚合,考察了酚类的结构对聚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带有推电子基团的酚类可以提高丁二烯聚合的速度,其顺序为双酚A>间甲酚>β-萘酚>苯酚>对氯酚。测定了丁二烯聚合的总活化能Ea,催化剂利用率α,活性中心浓度[P],以及活性中心的平均寿期L。
- 杨玉伟李大伟王淑兰唐学明
- 关键词:聚丁二烯
- 磁化率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MoO_2Cl_2-Al(i-Bu)_2OPhCH_3体系合成1,2-聚丁二烯的催化性质
- 1991年
- MoO_2Cl_2-Al(i-Bu)_2OPhCH_3体系的磁化率和紫外-可见光谱测定结果表明,Al-Mo两组份—接触立刻发生化学反应。Al/Mo(mol比)=0.23时,体系磁化率达到极大值,是Mo(V)存在的标志。其光谱吸收带分别是742nm和335nm。Al/Mo>1时,Mo(V)的光谱吸收带渐渐消失。Al/Mo≥2时,体系在室温下就显催化活性。
- 刘亦凡梁玉华黄华陈滇宝唐学明
- 关键词:聚丁二烯紫外光谱
- 高乙烯基聚丁二烯硫化胶的臭氧老化特性被引量:2
- 1991年
- 采用静态拉伸臭氧老化法,对高乙烯基聚丁二烯(HVPB)硫化胶的臭氧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NR,SBR,BR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HVPB的初裂时间较长(87min),而断裂时间却最短(1276min);其拉伸强度老化系数和定伸应力老化系数的衰减均比NR,SBR,BR要快;HVPB臭氧老化断裂时间及裂纹形状随试样的伸长呈不规则的变化,HVPB在不同伸长率下的断裂时间均比BR和SBR的短;HVPB的耐臭氧性随其充油量的增加而提高。
- 张萍郭文兵杨清芝唐学明
- 关键词:高乙烯基聚丁二烯顺丁橡胶
- 钼系催化剂合成1,2—聚丁二烯概述被引量:1
- 1989年
- 本文论述了钼系催化剂合成1,2—聚丁二烯的特点,总结了各种取代基对催化活性的影响,评述了提高钼系催化剂活性的方法,并对钼系催化剂合成的1,2—聚丁二烯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 冯莺杨玉伟唐学明
- 关键词:聚丁二烯催化剂合成钼系主催化剂活性中心聚合活性
- 钼系1,2-聚丁二烯的粘度常数K,α订定
- 1993年
- 采用逐步沉淀分级法对钼系1,2-聚丁二烯(1,2-PB)试样进行了分级,用小角激光光散射法和粘度法分别测定了各级分的(?)_w和[η],以四氢呋喃和甲苯为溶剂订定了1,2-PB在Mark-Howwink方程中的粘度常数K,α值及第二位力系数A_2。用本实验所得K,α值计算出的各级分的(?)_w与实测值大致相等。
- 周丽玲金春山彭曦罗雪萍唐学明
- 关键词:聚丁二烯粘度钼
- 合成1,2-聚丁二烯新催化体系的研究被引量:2
- 1990年
- 以Al(i-Bu)_2OPh为助催化剂,研究了C_2—C_(16)醇与WCl_6的反应产物WCl_4OR为催化剂合成1,2-聚丁二烯的活性。其中R为—C_(16)H_(21)者活性最高,—C_6H_(11)和—C_6H_(10)最低,但R对分子量分布影响较小。加料方式应为Bd+W(或Al)+Al(或W)。聚合温度低于30℃无催化活性;提高温度和单体浓度可增加催化活性,但温度增加,使[η]下降,分子量分布变宽,而提高单体浓度却使[η]上升。所得1,2-聚丁二烯中,1,2-链节含量在80%左右,其中全同立构含量达60%以上。
- 仲崇祺刘卫东唐学明
- 关键词:聚丁二烯均聚催化剂活性
- 充油量对钛系1,2-聚丁二烯橡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1989年
- 用三线馏出油为填充油,考察了充油量对两种不同分子量的钛系 1,2-聚丁二烯橡胶(Ti胶)加工和使用性能的影响。与未充油 Ti胶相比,充油 Ti胶的加工挤出性能显著改善,硫化速度加快,其力学性能下降不多,耐热氧、耐臭氧和抗湿滑性能优越。充油20份可以改善Ti 胶的耐低温性能。对于分子量较高的 Ti胶,充油效果更为明显,充油量可高达 60份,而对其物理机械性能影响不大。
- 黄宝琛韩杰金守钢唐学明
- 关键词:聚丁二烯橡胶充油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