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先荣
作品数:
5
被引量:24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郑颂国
上海医科大学
丰有吉
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
朱伟萍
上海医科大学
张惜阴
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
曹斌融
上海医科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5篇
肿瘤
4篇
激素
3篇
上皮
3篇
上皮性
3篇
上皮性癌
3篇
卵巢
3篇
卵巢上皮
3篇
卵巢上皮性
3篇
卵巢上皮性癌
3篇
卵巢肿瘤
2篇
细胞
2篇
雌激素
1篇
蛋白
1篇
性激素
1篇
性激素类
1篇
抑制基因
1篇
有丝分裂
1篇
有丝分裂指数
1篇
原发性
1篇
原发性输卵管...
机构
5篇
上海医科大学
1篇
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5篇
周先荣
4篇
郑颂国
3篇
朱伟萍
3篇
丰有吉
2篇
张惜阴
2篇
曹斌融
1篇
许良中
1篇
戴建瑜
1篇
周先荣
1篇
朱慧庭
1篇
郑颂国
1篇
葛柏青
1篇
陆朱娣
1篇
李勤
1篇
钱鸣
传媒
2篇
上海医学
1篇
现代妇产科进...
1篇
中华妇产科杂...
1篇
新药与临床
年份
1篇
1997
3篇
1996
1篇
1995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雌激素对卵巢上皮性癌AO细胞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1
1995年
雌激素对卵巢上皮性癌AO细胞作用的探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戴建瑜,丰有吉,朱慧庭,周先荣,郑颂国,朱伟萍目前,对卵巢癌的病固尚未明,但是很多研究结果表明,肽类激素和生长因子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1]。其中对雌激素能否促进卵巢癌细胞的生长...
戴建瑜
丰有吉
朱慧庭
周先荣
郑颂国
朱伟萍
关键词:
雌激素
卵巢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促性腺激素对人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的增殖作用
被引量:10
1996年
目的:了解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对人卵巢上皮性癌AO细胞的作用。方法:用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方法和细胞核分裂相计数,检测与FSH、LH(最终浓度分别为2U/L、2.5U/L,各3份样本)共同培育48小时后的人卵巢上皮性癌AO细胞。结果:FSH可促进癌细胞增殖,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增加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光镜下可见,与FSH与LH共同培育后癌细胞分裂相增加(分别增加35%及16%)。结论:FSH、LH可促进卵巢上皮性癌AO细胞的增殖,其中以FSH作用较强。在卵巢上皮性癌发展过程中,促性腺激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丰有吉
张惜阴
葛柏青
陆朱娣
郑颂国
陆朱娣
郑颂国
郑颂国
关键词:
促性腺素类
卵巢肿瘤
病理学
丙氨瑞林治疗子宫内膜癌病人的性激素及有丝分裂指数的变化
被引量:10
1996年
目的:观察丙氨瑞林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对诊刮确诊的17例子宫内膜癌病人,予丙氨瑞林700μg,im,qd×7d,用药前后作性激素测定及组织学检查。结果:绝经妇女用药后血中FSH和LH下降(P<0.01和<0.05),雌二醇、孕酮及睾丸酮变化不明显。其中13例内膜样腺癌用药后有丝分裂指数明显下降(P<0.01),有丝分裂指数变化与癌周内膜之反应有关。呈增生反应癌周内膜癌组织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值明显高于呈萎缩状态癌周内膜。结论:丙氨瑞林治疗子宫内膜癌后能降低FSH和LH水平,对子宫内膜癌尤其是雌激素依赖性内膜癌有一定疗效。
张玉泉
曹斌融
周先荣
张惜阴
关键词:
丙氨瑞林
子宫内膜肿瘤
性激素类
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卵巢上皮性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
1996年
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卵巢上皮性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钱鸣,丰有吉,许良中,郑颂国,朱伟萍,周先荣基因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使人们对细胞恶变的机理有了新的认识。许多证据表明,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或丢失,与肿瘤的发...
钱鸣
丰有吉
许良中
郑颂国
朱伟萍
周先荣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转移抑制基因
肿瘤转移
20例原发性输卵管癌组织中ER、PR与p^(5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1997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输卵管腺癌的ER、PR及p53蛋白的表达,研究其与该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材料选自20份原发性输卵管腺癌及10份正常输卵管组织的存档石蜡包埋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在20份原发性输卵管癌标本中,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和15%,稍高于正常输卵管组的10%,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p53蛋白在癌症组的阳性表达率为40%,对照组则无1例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p53蛋白在晚期、分化差及预后不良的输卵管癌病例中的表达呈上升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输卵管炎症的存在与p53蛋白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原发性输卵管癌中,ER、PR有一定程度的表达,但均较低;p53基因的突变可能参与了该肿瘤的发生,并可作为综合判断其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李勤
曹斌融
周先荣
郑颂国
关键词:
输卵管肿瘤
受体
雌激素
孕激素
P53蛋白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