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霞
- 作品数:12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mRNA选择性剪切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4年
- mRNA选择性剪切(alternative splicing)是生物体基因转录调控的基本方式之一,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基因的选择性剪切现象被揭示。在植物发育的不同阶段及其应对外界逆境胁迫的过程中,许多基因发生了选择性剪切,产生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特定蛋白质来完成不同的发育过程和形成不同应答因子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本文从种子发育、器官形态发育、开花时间、生物钟调控、环境胁迫等方面综述选择性剪切在植物发育中的研究进展。
- 曲瑞莲吴春霞冯献忠
- 关键词:植物发育逆境胁迫
-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黑花生种皮中花色苷含量被引量:9
- 2011年
- 黑花生花色苷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建立一个快速检测花生花色苷的方法,以黑花生和普通花生的种皮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黑花生和普通花生种皮中花色苷的含量和主要成分。研究表明,黑花生种皮中花色苷的总含量为1.16mg/g鲜重。在高效液相测定过程中,其主要成分在保留时间10.283min和11.217min处有2个高吸收峰,它们的含量占总花色苷含量的98.3%。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推断二者分别为矢车菊素-3-槐二糖、矢车菊素-3-接骨木二糖,其含量分别比普通花生高810倍和580倍。
- 黄荣峰杨素欣吴春霞韩立英王洪峰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花色苷
- 藜麦山引2号和藜麦新引2号的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藜麦山引2号和藜麦新引2号的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一组藜麦山引2号和藜麦新引2号SSR分子标记包括9个位点所对应的正向和反向引物,其开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网站获取藜麦基因组序列,...
- 吴春霞杨光张慧李圆圆
- 文献传递
- UV-C辐射对拟南芥基因组完整性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究UV-C辐射对基因组完整性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CTAB法提取拟南芥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组DNA的完整性。用TCA/丙酮法提取叶片总蛋白,通过SDS-PAGE凝胶检测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拟南芥基因组DNA随UV-C辐射时间的延长断裂明显增强、并诱导产生1条分子量约为66 kDa的蛋白条带。[结论]UV-C辐射可以引起拟南芥基因组DNA的断裂,对蛋白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谢全喜吴春霞
- 关键词:基因组DNA蛋白表达拟南芥
-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7
- 2009年
- 综述了植物愈伤组织诱导以及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因素。
- 吴春霞
- 关键词:悬浮细胞愈伤组织
- 低浓度CO<sub>2</sub>对植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 2016年
-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碳源。低浓度CO2能够降低植物的碳固定速率,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由于C3与C4植物光合途径存在差异,所以对外界低CO2环境的应答反应不同。此外,生长环境中的其他因子如水分、温度、氮等也与低浓度CO2相互作用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进程。本文从生物量及其分配、生长发育周期、气孔及光合系统,以及低CO2与其他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等方面综述了低浓度CO2对植物的影响。
- 孙玉楼顾爱红宗梦琦吴春霞
- 关键词:生物量生长发育光合作用
- 盐芥TOR基因的克隆及对盐芥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雷帕霉素靶蛋白(TOR)在调节动植物的生长及新陈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植物中TOR的作用,对盐芥TOR基因进行克隆,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盐芥TOR基因的cDNA全长及基因组全长,构建了ThTOR基因沉默植物表达载体并成功获得盐芥ThTOR基因沉默的转基因株系.结果表明:ThTOR cDNA全长为7836bp,编码2479个氨基酸,蛋白序列与拟南芥同源性高达97.5%,基因组全长19162bp;盐芥ThTOR基因沉默的转基因株系具有生长缓慢、花及种子的发育受阻的明显表型.
- 王臻吴春霞扈玉婷张慧赵彦修
- 关键词:TOR盐芥克隆RNA干扰
- 植物MYB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09年
- 结合MYB基因编码产物的结构特征,综述了MYB蛋白与DNA相互作用的多样性,植物MYB基因的功能以及MYB蛋白DNA结合结构域的进化。
- 吴春霞
- 关键词:MYB基因转录因子
- 大豆KNOX基因家族的结构和表达分析被引量:15
- 2012年
- KNOX基因家族编码同源异型盒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大豆(Glycinemax)KNOX家族基因进行鉴定和分类,并分析其基因结构、蛋白同源结构域特征以及基因表达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大豆中的27个GmKNOX基因可以分为GmKNOXI和GmKNOXII两个亚类,其中GmKNOXI类可分为3个主要的进化支,GmKNOXII类分为2个主要的进化支;26个GmKNOX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16条染色体上,GmKNOX27尚无法定位。不同组织表达谱的分析表明:GmKNOXI类基因表达部位比较集中,以茎顶端分生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而GmKNOXII类基因的表达特异性较GmKNOXI类低,表达部位更广泛。
- 李方正杨素欣吴春霞魏海超曲瑞莲冯献忠
- 关键词:基因家族大豆同源结构域生长发育过程顶端分生组织
- 藜麦山引2号和藜麦新引2号的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藜麦山引2号和藜麦新引2号的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一组藜麦山引2号和藜麦新引2号SSR分子标记包括9个位点所对应的正向和反向引物,其开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网站获取藜麦基因组序列,...
- 吴春霞杨光张慧李圆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