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亚萍
- 作品数:34 被引量:14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葡萄产业地方标准现状统计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地方标准的发布有利于将现有高效优质丰产的栽培技术等葡萄产业链中多个环节以标准化的形式进行推广。本文对我国葡萄产业标准化现状进行统计发现,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共328项,其中地方标准298项。对不同省份地方标准的数量进行着重分析,发现新疆地方标准数量最多。对近30年发布标准规律进行分析,发现从1990年第一项地方标准制定以来,不同类型地方标准中方法标准发布的数量最多,有201项;鲜食和酿酒葡萄相关的标准分别有110项和71项;参与起草地方标准最多的单位为各地农业科学院,其中新疆农业科学院参与起草了14项标准。最后,本文对这298项地方标准有关情况进行介绍,总结当前我国葡萄产业地方标准的特点,以期推进我国葡萄产业标准化进程和高质量发展。
- 金欢淳管乐亓桂梅卢亚萍房经贵
- 关键词:葡萄产业农业标准化
- EGCG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及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EGCG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初步揭示其抑藻机制,为高效环保型抑藻剂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茶叶中组分最高的一种儿茶素,对铜绿微囊藻具有高效而持续的抑制作用。分别用8、12和16 mg·L-1的EGCG处理对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培养液,测定藻细胞的生长状态和生理生化活性。[结果]EGCG处理后藻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光合作用效率下降;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抗坏血酸能缓解氧化胁迫。电镜观测结果显示:EGCG处理导致藻细胞内类囊体结构遭到破坏,细胞皱缩变形;藻细胞培养液中的藻毒素含量在处理前后没有显著变化,细胞内藻毒素含量显著下降。[结论]EGCG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繁殖造成很强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抑藻剂。
- 吴颖川邹琳汪瑾张小倩卢亚萍
-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EGCG抑藻
- 位置非特异性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脂肪酶基因的表达
- 脂肪酶(Lipase, EC3.1.1.3)是一类重要的甘油酯键水解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可以在油水界面上催化脂类物质分解、合成和酯交换等反应,是最早研究的酶类之一。微生物脂肪酶具有种类多、比动植物脂肪酶具...
- 卢亚萍
- 关键词:脂肪酶酶学特性
- 文献传递
-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构建及应用被引量:5
- 2021年
- 为了克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周期长、学校缺乏相关的场地和设备等局限,利用Visual Studio、Unity 3D软件构建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该平台生动逼真地展示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整个流程。学生通过该软件平台,既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又可以学习和锻炼课堂所没有的实践操作。该软件平台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使得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交互操作,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 卢亚萍鲁燕舞崔瑾包浩然陈军成丹
- 关键词:食用菌实验教学
- 以提升研究生核心能力为导向的大型仪器平台工作优化
- 2024年
- 大型仪器是高校的重要资源,也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支撑,平台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从而培养研究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完善的实验技能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因此,仪器的管理运行、技术推进、教学辅助和科研助力是大型仪器平台的重要任务。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平台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互动培训等方面强化教学,同时从技术指导、资源积累、科研融合等角度助力科研,促进了学生能力提升和科研进步。大型仪器平台的工作优化对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 卢亚萍汪瑾钱猛何琳燕
- 关键词:大型仪器研究生培养
- 几种植物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及抑藻特性被引量:10
- 2014年
- 以几种常见农作物材料(包括大麦秆、小麦秆、水稻秆、大豆杆、大豆荚、油菜杆和玉米秆)及茶叶为材料,检测它们在灭菌前、后的抑藻效果以及抑藻特性。结果表明:大麦秆、水稻秆、大豆杆、大豆荚和茶叶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但灭菌后大麦秆、水稻秆、大豆杆和大豆荚的抑藻效果大大降低,均低于50%。茶叶浸提液在灭菌前、后的抑藻效果一样,而且低浓度的茶叶具有持续、良好的抑藻效果。不同品种的茶叶均具有良好的抑藻效果,对于初始浓度为106mL-1的铜绿微囊藻培养液,6种绿茶的抑藻效果都接近100%,红茶的抑藻效果低于绿茶。放置2年的陈旧茶叶也具有很好的抑藻效果,12 d时0.1 g·L-1茶叶浸提液的抑藻率为43%,0.2 g·L-1茶叶浸提液的抑藻率为92%,质量浓度大于0.4 g·L-1浸提液的抑藻率接近100%。这表明茶叶浸提液对微囊藻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其他蓝藻和绿藻。结论:富含多酚的茶叶浸提液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有害蓝藻抑制剂。
- 汪瑾杜明勇于玉凤卢亚萍
-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茶叶浸提液秸秆抑藻
- 一种提高淀粉液化芽孢杆菌fengycin产量的启动子置换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淀粉液化芽孢杆菌fengycin产量的启动子置换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是通过PCR方法从淀粉液化芽孢杆菌ES-2菌株基因组中扩增得到450bp的同源序列,从质粒pHB201上扩增启动子P<Sub>59...
- 陆兆新孙会刚别小妹吕凤霞乌云达来卢亚萍王煜曹林
- 文献传递
- 江苏省六种鸟类新纪录
- 2024年
- 报道6种江苏省鸟类分布新纪录,分别为蓝鹀(Emberiza siemsseni)、岩燕(Ptyono⁃progne rupestris)、斑尾鹃鸠(Macropygia unchall)、穗䳭(Oenanthe oenanthe)、褐胸鹟(Muscicapa muttui)以及长尾山椒鸟(Pericrocotus ethologus)。考虑原有分布区、记录时间和居留型,推测蓝鹀和褐胸鹟为江苏罕见旅鸟,岩燕、斑尾鹃鸠、穗䳭和长尾山椒鸟为江苏迷鸟,并对近年来因分布区北扩而出现在江苏南部的鸟类进行讨论。观测记录为研究上述鸟类的分布现状和扩散规律提供基础数据。
- 叶琳高国富周敏军钱庆其陈成苏圣博卢亚萍王永祥张曼玲郑炜包浩然
- 关键词:鸟类新纪录红外相机分布区
- 生命科学大四学生综合性实验课程体系的实践被引量:1
- 2015年
- 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四学生必修课程——综合性实验三大模块,即植物学大实验、微生物大实验、生物大分子分离和鉴定的方式内容以及考核方式。通过系列实验的锻炼,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实验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汪瑾卢亚萍芮琪
-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
- 水华初期蓝藻颗粒有机物在不同菌群作用下分解释放营养盐的过程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蓝藻水华为富营养化湖泊制造了大量有机物,这些藻源有机物的分解影响了水体中的营养盐循环。通过室内模拟附生细菌(A),附生细菌与游离细菌(AF),及附生细菌与底泥细菌(AS)三个实验组作用下蓝藻颗粒有机物(POM)在黑暗条件下长期(132天)分解过程,监测颗粒态有机碳(POC)、氮(PON)、磷(POP)、硝酸盐(NO_3~–)、磷酸盐(PO_4^(3–))、溶解性有机碳(DOC)等浓度的变化,揭示蓝藻颗粒有机物的分解和营养盐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降解过程中,叶绿素a(Chla)浓度在培养第28天时降低至最低水平,在三个实验组中Chla分解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大,平均分解速率为:(0.15±0.06)mg/(L·d)。而POC,PON,POP的分解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快速分解大都在28天以内,而后为缓慢降解,且分解速率明显低于Chla,平均分解速率分别为(0.03±0.03)mg/(L·d),(0.04±0.05)mg/(L·d),(0.03±0.02)mg/(L·d),且呈现随着时间变化而降低的趋势。三者之间及其在三个实验组之间的分解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A、AF、AS三个实验组中,POC的最大分解量分别为82.30%、81.90%、63.14%;PON的最大分解量分别为92.85%、91.68%、73.27%;POP的最大分解量分别为93.50%、91.25%、70.11%,表明了POC的转化量小于PON和POP,AS实验组中POM的分解量最低,说明了底泥微生物对藻源有机物具有较低的分解量。此外,随着藻源有机物的降解,水体中NO_3~–、PO_4^(3–)、DOC的最大值出现在Chla完全降解之后,分别是初始值的2.36倍、2.13倍、2.64倍,说明了藻源颗粒有机物的分解将显著增加水体中的营养盐。
- 黄亚新张小倩张小倩孔繁翔孔繁翔卢亚萍
- 关键词:蓝藻水华营养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