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浩宇

作品数:23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直翅目
  • 7篇昆虫
  • 5篇新种记述
  • 5篇蟋蟀
  • 3篇鞘翅目
  • 3篇蟋蟀科
  • 3篇蟋蟀总科
  • 3篇步甲
  • 2篇多样性
  • 2篇亚科
  • 2篇英文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湿地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动物
  • 2篇拟步甲科
  • 2篇区系
  • 2篇群落
  • 2篇种群
  • 2篇资源调查

机构

  • 22篇河北大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长江大学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廊坊市农林科...

作者

  • 22篇刘浩宇
  • 5篇石福明
  • 4篇任国栋
  • 2篇杨秀娟
  • 2篇王慧欣
  • 2篇巴义彬
  • 2篇杨玉霞
  • 2篇赵鑫
  • 1篇李耀发
  • 1篇党志红
  • 1篇杨丽坤
  • 1篇赵乐宏
  • 1篇牛一平
  • 1篇高占林
  • 1篇张锋
  • 1篇欧晓红
  • 1篇顾欣
  • 1篇王刚
  • 1篇安静杰
  • 1篇郭立英

传媒

  • 3篇动物分类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Entomo...
  • 2篇土壤科学
  • 2篇世界生态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湿地科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北省蟋蟀类昆虫调查与识别被引量:1
2017年
2012—2016年对河北省蟋蟀类昆虫进行了调查,并对河北大学昆虫标本室相关标本进行了初步鉴定,得到了蟋蟀识别检索表和地理分布信息。结果表明,河北省蟋蟀类昆虫目前已知3科4亚科9属16种(亚种)。
刘建民王继良王英刘浩宇
关键词:直翅目蟋蟀总科
中国蟋蟀科系统学初步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
蟋蟀科/(Gryllidae/)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总科/(Grylloidea/),迄今为止全世界已记载约3840种/(亚种/),隶属于24亚科542属,广泛分布于世...
刘浩宇
关键词:直翅目蟋蟀总科蟋蟀科系统学
文献传递
六足动物展厅
顾欣任国栋杨秀娟巴义彬刘浩宇
以建设为公众服务的精品科普资源为目标,集成和共享了国内外六足动物系统学研究的科技成果,创建了河北省唯一的以六足动物系统知识为主题的科普展厅。完成展览面积170M<'2>,展出内容分为昆虫的基本知识和昆虫分类两个部分。采用...
关键词:
大豆离体器官对点蜂缘蝽取食行为与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明确大豆茎、叶、花和荚对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取食趋性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和叶碟法,测定了点蜂缘蝽对大豆茎、叶、花和荚的趋性和取食选择率,并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评估大豆不同器官对点蜂缘蝽发育历期、繁殖力、存活率以及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Y型嗅觉仪测定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点蜂缘蝽成虫对大豆的茎、叶、花和荚均有明显趋性(叶:χ^(2)=11.21,P=0.001;茎:χ^(2)=4.50,P=0.03;花:χ^(2)=5.88,P=0.02;荚:χ^(2)=5.09,P=0.02),其中对叶的趋性最高,选择率为65.00%。比较对4种离体器官的趋性发现,点蜂缘蝽对叶的选择率显著高于茎(χ^(2)=4.38,P=0.04)和荚(χ^(2)=6.04,P=0.01)。叶碟法测定表明,点蜂缘蝽不同龄期若虫及成虫对大豆荚表现出强烈的取食偏好性,取食率为60.67%-72.67%,对茎、叶和花无明显取食偏好性,取食率均低于20.00%。点蜂缘蝽取食茎、叶、花和荚后,1龄若虫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均无显著差异(χ^(2)=2.01,P=0.57)。仅取食豆荚的点蜂缘蝽可以完成个体发育,取食茎、叶和花的点蜂缘蝽在2龄若虫期全部死亡。取食豆荚的点蜂缘蝽种群净增值率(R_(0))为55.802,内禀增长率(r)为0.077,周限增长率(λ)为1.081及平均世代周期(T)为52.40 d。【结论】点蜂缘蝽对大豆叶趋性最强,对豆荚取食偏好性最高,并且取食豆荚可以完成整个生活史。研究结果对指导田间点蜂缘蝽的虫情调查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田舸帆郭江龙安静杰党志红苏宗然李耀发刘浩宇高占林
关键词:取食行为生长发育种群参数
白洋淀湿地蜻蜓种群动态及多样性
2024年
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雄安新区内,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选取了7个具有代表性区域,每月调查蜻蜓目昆虫2次。通过物种鉴定和统计,对蜻蜓多度和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蜻蜓目昆虫共计6科17属21种,其中蜻科物种数最多,占种总数的52.38%,蟌科次之,占种总数的23.81%,物种较以往的调查结果增加4种;长叶异痣蟌(Ischnura elegans)为极优势物种,优势物种有4种,分别为东亚异痣蟌(Ischnura asiatica)、七条尾蟌(Paracercion plagiosum)、红蜻(Crocothemis servilia)和黑丽翅蜻(Rhyothemis fuliginosa);在调查中共记录蜻蜓成虫2724头,在6月蜻蜓丰富度和多度最高,7月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种间随机相遇率比较,白洋淀每月蜻蜓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区分度明显,更适宜评价白洋淀湿地蜻蜓目种群动态。
李云涛葛杰冯丹丹杨玉霞刘浩宇
关键词:蜻蜓目种群动态
中国蟋蟀次目昆虫物种组成及区系分析(直翅目:螽亚目)
2022年
为了探究中国蟋蟀次目昆虫物种多样性及其区系特点,本文对中国已知蟋蟀次目昆虫2总科6科16亚科106属410种(亚种)进行了区系分析。结果发现:1) 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属级水平区系型有6型19式,主要为中国–日本界 + 东洋界(47.17%),其次为中国–日本界 + 古北界 + 东洋成分(13.21%),种级水平6型20式,主要为中国–日本界 + 东洋界成分(46.83%),其次为中国–日本界成分(22.93%);2) 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属级水平有7型22式,主要为华南区成分(30.19%),其次为华中区–华南区成分(19.81%),种级水平有6型35式,主要为华南区成分(44.88%),其次为华中区–华南区成分(13.90%);3) 中国特有蟋蟀18属261种,主要分布在华南区(142种)和华中区(46种);4) 恢复了4种蟋蟀的分类地位。
赵鑫刘浩宇
关键词:物种组成区系
白洋淀湿地秋季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2021年
为探究白洋淀湿地秋季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时空分布规律,2019年9、10和11月对白洋淀湿地6类土壤进行了调查。结果分离土壤动物3862只,隶属于4门11纲48类群,优势类群为线虫和菌甲螨科;其中9月土壤动物数量最少,类群最多;10月土壤动物数量最多,类群最少;11月与10月情况近似。在不同土层中,表层的动物数量和类群均为最高,第2~5层数量近似,而类群多样性逐渐降低。研究结果表明,白洋淀湿地土壤动物群落在9至10月间出现明显变化,第4~5层类群多样性明显降低。
高思佳赵鑫刘浩宇
关键词:白洋淀湿地秋季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青藏高原拟步甲区系与地理分布(鞘翅目:拟步甲总科)
青藏高原环境条件特殊,生物区系和适应性独特,是研究生物物种形成、分化和适应进化的天堂。作者在研究河北大学馆藏标本和多次实地考察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该地区拟步甲的区系组成、分布格局和物种多样性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总...
刘浩宇
关键词:青藏高原生物区系
文献传递
小五台山昆虫多样性与资源保护
任国栋郭书彬张锋于海东李成生巴义彬杨秀娟刘浩宇牛一平杨丽坤王美萍
项目以进化生物学和动物分类学原理与方法为指导,结合生物地理学、生态学等科学方法开展项目内容。经过项目组成员及全国26所科研院所近200位学者与下,历时5年,高质量地完成了项目合作协议书的各项指标。项目执行期间首次从地质历...
关键词:
关键词:昆虫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
中国齿琵甲属昆虫及一新种记述(鞘翅目,拟步甲科,琵甲族)(英文)被引量:2
2009年
对中国齿琵甲属Itagonia Reitter昆虫进行了整理,并记述中国西藏齿琵甲属1新种:巴宿齿琵甲I.baxoicasp.nov.。列出了该属中国已知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巴宿齿琵甲,新种Itagonia baxoica sp.nov.(图11~28)新种与察隅齿琵甲Itagonia zayica Shi & Ren相似,区别于后者的主要特征为:前胸背板背面明显隆起,侧缘后部两侧几乎平行;阳茎基侧突侧缘向端部均匀变窄;后足胫节下弯;雌性后足内端距端部不扩展,两侧缘平行。正模♂,西藏巴宿县吉达乡,海拔4200m,2008-07-14,任国栋采。副模:23♂♂,14♀♀,记录同正模。词源:种名取自模式标本产地名。
刘浩宇任国栋
关键词:鞘翅目拟步甲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