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永潮
- 作品数:23 被引量:38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安塞油田石油地质评价
- 李文厚吴志宇赵虹郭艳琴王起琮戴亚权胡友州张宏民党永潮
- 该项目以静态描述和动态分析为基础,以动为主,动静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盆地形成机制,断裂系统和构造模式;从盆地整体和凹陷对比出发,在烃源岩性质、油气地球化学特征,油气源对比、生储盖特征和油气藏形成机制研究基础上划分含油气系...
- 关键词:
- 关键词:安塞油田含油气系统
- 一种非常规油气集输管道的清扫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常规油气集输管道的清扫装置,所述油气输送管通过起点法兰连接结构连接吹扫气进气管或水冲洗管,油气输送管末端依次连接热煨弯管、同心异径管和收球机构,所述收球机构的末端连接终点法兰连接结构,所述清管球在压...
- 钟建伟梁晓伟冯立勇马成龙党永潮赵晖岳渊洲张鑫闫娜贾志鹏李璇
- 鄂尔多斯盆地南梁西区长8油层组沉积体系研究
- 本次课题在参考区域地质资料以及较早的研究结论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作为指导,以野外地质剖面为依托,通过南梁西区周边探井、评价井及产建井约200余口井资料,结合南梁西区已建产区块各类井资料,...
- 党永潮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物源分析沉积相
- 低渗透储层原位条件下应力敏感性评价被引量:6
- 2016年
- 为探讨围压和孔隙压力对岩石渗透率的影响及岩石渗透率敏感性评价的新方法,选取松辽盆地3块低渗透储层岩样,采用岩石伺服三轴实验系统,分别做常规条件和原位条件下的应力敏感性评价,得到三方面结果。1)3块样品的渗透率随围压增大而降低,随着孔隙压力的增大而增大。2)原位条件下,物性越差的样品储层应力敏感性越强。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恒速压汞实验,解释了低渗透储层敏感性差异存在的机理。储层岩石喉道的大小和形态、黏土含量和类型、矿物胶结程度是决定渗透率敏感性差异的原因。3)塑性矿物含量和类型是决定渗透率敏感性差异的主要因素,即云母、黏土等塑性矿物含量越高,致密岩石储层渗透率应力敏感性越强。在实际工作中,评价岩石渗透率敏感性时一般只考虑围压单因素的影响,会对评价结果带来较大的人为误差,而岩样地层所处的孔隙压力等条件对渗透率影响不容忽视。为准确地认识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特征,制定更合理的生产压差,建议进行岩样渗透率敏感性评价时,恢复地下原位条件。
- 盛英帅胡清雄高辉师永民党永潮邵飞杜书恒方媛媛
- 关键词:渗透率应力敏感微观结构
- 安塞油田延长组储集层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6
- 2005年
- 通过研究区内大量岩心铸体薄片及物性等资料分析,对安塞油田延长组主要产油层组长2和长6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及孔隙类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的长2储层和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的长6储层均具矿物成熟度低而结构成熟度高的岩石学特点,但长2成分成熟度稍优于长6。长2孔隙类型为碳酸盐溶孔长石溶孔原生粒间孔组合,物性表现为中孔、低渗型;而长6孔隙类型为长石溶孔原生粒间孔浊沸石溶孔组合,物性特点为中孔、特低渗型。沉积环境、岩石成分及粒径、填隙物成分及含量、成岩作用等是影响物性的主要因素。
- 赵虹党犇党永潮姚韦萍
- 关键词: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延长组安塞油田
- 国家示范工程陆相湖盆夹层型页岩油高效开发技术被引量:1
- 2024年
- 鄂尔多斯盆地长7地层发育一套典型的内陆坳陷淡水湖盆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随着开发的深入,油藏进入稳产阶段,配套的油藏稳产技术政策和管理手段相对缺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针对庆城油田管理人员少的特点,通过数字化建设,实现了线上资料录取、管线泄漏监控、设备运行线上监控、异常工况报警等功能,形成了页岩油智能化管理模式;针对长7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开发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应用二氧化碳前置压裂、精准分段酸化等工艺以及实施单井、平台、油藏差异化管理,推动了地质工程一体化和差异化精细管理;针对长7页岩油单井产量高、气量大的特点,创新大平台布站模式,通过橇装化、集成化、数智化,探索“油气水综合利用、全系统资源共享、多功能高效集成、全过程智能管控”的页岩油大平台至联合站一级布站地面建设模式。通过上述技术的推广应用,庆城油田长7页岩油各项生产参数逐渐向好,页岩油水平井自然递减由16.6%下降至15.9%;地层供液能力充足,流饱比基本保持稳定(1.0~1.2);单井产量较2022年实现了大幅提升;完全成本降低至51.33美元/桶,已经实现规模效益开发。探索、攻关形成的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助推庆城页岩油实现规模效益开发,也对我国陆相页岩油规模效益开发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 党永潮梁晓伟梁晓伟张玉良柴小勇高赵伟蒋勇鹏焦众鑫
-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储层改造
- W地区长8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探究W地区长8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区内下一步勘探开发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岩心、测井、铸体薄片以及压汞等相关资料分析,展开鄂尔多斯盆地w地区长8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W地区长8储集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低;储层孔隙类型多样,以长石溶孔、粒间孔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物性特征为典型的特低孔超低渗储层;储层性质明显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储集物性明显优于其它微相;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使储集原生孔隙减少、渗透率降低,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是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改善了目的层段砂岩的储层物性。
- 王双龙朱玉双党永潮张龙
- 关键词:储层特征沉积相成岩作用长8储层鄂尔多斯盆地
- 安塞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特征被引量:36
- 2004年
- 根据野外露头、岩芯、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晚三叠世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结果表明,长6油层组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及前缘席状砂构成其主要微相,缺少河口坝微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为储集层骨架砂体。同时对长6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油气的聚集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长6油层组良好的储集层,是研究区油气开发的方向。
- 党犇赵虹李文厚杨晓奇党永潮
- 关键词:沉积微相延长组安塞油田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开发
- 应用测井响应评价致密油储层成岩相: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储层为例被引量:5
- 2017年
- 运用常规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实验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识别出成岩相类型,建立了测井响应成岩相划分标准,采用"优势相"法预测了成岩相平面展布。研究表明,该区长7致密油储层发育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压实作用挤占原生孔隙,使储层物性整体变差,胶结作用对物性具有双重影响,溶蚀作用产生次生孔隙,有利于改善储层物性。研究区可划分出强溶蚀溶蚀孔相、弱胶结剩余粒间孔相、黏土矿物胶结晶间孔相、碳酸盐胶结相和强压实相5类成岩相,强溶蚀溶蚀孔相及弱胶结剩余粒间孔相多发育在浊积水道中部,且发育广泛,多发育优质储层;黏土矿物胶结晶间孔相、碳酸盐胶结相和强压实相多发育在浊积水道侧翼或浊积水道间,物性较差,多发育差储层或非储层。
- 张浩陈刚陈刚党永潮党永潮邵飞李莉贾然
- 关键词:成岩作用成岩相鄂尔多斯盆地
- 安塞油田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及其与油气富集关系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深入探究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为侏罗系油田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野外露头及岩心的详细观察和描述,结合大量测井曲线和测试分析资料,采用印模法对古地貌进行刻画。结果古河谷和河谷平原为研究区前侏罗纪主要的地貌单元,其中河谷平原可进一步分为谷坡及河漫台地;在古河谷和古坡之间形成了许多坡咀。结论古地貌控制着侏罗纪早期沉积相及砂体的发育和分布;古河谷的北缘及次级古河谷的谷坡是侏罗系油藏分布的主要位置;今后在勘探中应该重视次级古河谷谷坡的研究,开展老井复查,以期发现新的油气增长点。
- 赵虹党犇郑小杰靳文奇刘新菊党永潮
- 关键词:古河谷古地貌安塞油田鄂尔多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