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丽华

作品数:22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军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军事

主题

  • 9篇干预
  • 7篇护理
  • 6篇心理
  • 6篇护理干预
  • 4篇癫痫
  • 3篇氯氮
  • 3篇氯氮平
  • 3篇精神病
  • 3篇精神病患者
  • 3篇老年
  • 3篇老年痴呆
  • 3篇患者家属
  • 3篇家属
  • 3篇病患
  • 3篇痴呆
  • 2篇地震
  • 2篇心理创伤
  • 2篇心理状况
  • 2篇社会功能
  • 2篇生活质量

机构

  • 22篇佛山市第三人...
  • 1篇佛山市第二人...

作者

  • 22篇伍丽华
  • 7篇容倩华
  • 7篇黎雪松
  • 5篇赵长江
  • 5篇陈汝兰
  • 4篇杜韵华
  • 4篇胡耀祖
  • 3篇邓文
  • 3篇朱进才
  • 3篇杨宇
  • 3篇赵惜辉
  • 3篇江连娣
  • 3篇何玉球
  • 3篇郭华贵
  • 2篇林春洁
  • 2篇谭晓雪
  • 2篇苏保育
  • 2篇谢国军
  • 2篇陈光玲
  • 2篇陈文胜

传媒

  • 4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现代医院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大观周刊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2例精神病患者持续使用氯氮平10年后的现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持续使用氯氮平10年后精神病患者的病情、不良反应,探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减少复发的方法。方法:使用自拟使用氯氮平调查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Epworth嗜睡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 I)、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体重指数(BM I)以及检查白细胞、转氨酶(ALT)、催乳素(PRL)、空腹血糖(FBG)、血脂(TG)、心电图(EEG),进行横断面的研究。结果:氯氮平平均剂量(167.50±96.68)mg/d。合并其它抗精神病药32例(61.5%)。不良反应:乏力39例(75%),流涎43例(82.6%),EEG异常9例(17.3%),FBG异常18例(34.6),PRL异常22例(42.3%),ALT异常12例(23%),TG异常23例(44.2%)。白细胞异常8例(15.3%)。体重指数(BM I):体重减轻3例(5.8%),体重轻度增加11例(21.2%),体重中度增加16例(30.8%),体重重度增加9例(17.3%)。BPRS:平均(23.69±4.73)分。Epworth嗜睡量表:有嗜睡36例(69.2%)。GWB:平均(78.02±11.63)分。CG I:病情严重程度(SI)平均(1.76±0.58)分、疗效指数(E I)平均1.93±0.6。结论:对持续使用氯氮平维持剂量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联合使用某些中成药,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减少复发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胡耀祖赵惜辉黎雪松邓文容倩华伍丽华吴丽珍陈惠群
关键词:氯氮平精神病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与海洛因所致精神障碍脑部CT改变的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与海洛因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脑组织结构变化CT征象的差异。方法选择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和海洛因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20例(观察组)、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0例进行脑部CT检查,分析对比脑部CT影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双侧脑室前角宽度、第三脑室宽度、脑沟宽度及双侧裂池宽度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宽现象,脑白质密度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酒精组双侧脑室前角宽度低于海洛因组,第三脑室宽度、脑沟宽度及侧裂池宽度增宽高于海洛因组,脑白质密度减低比例低于海洛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过量使用酒精和海洛因对脑组织结构有明显的影响,酒精和海洛因对脑组织结构的影响有差异。
区汝飞郭华贵朱进才杨青云徐海涛陈文胜许伟杰伍丽华
关键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脑CT
52例精神病患者应用氯氮平10年后的生活质量现状调查
2006年
目的调查精神病患者应用氯氮平10年后的生活质量现状。方法以自拟调查表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来评定。结果52例患者平均住院(3.37±1.17)次;氯氮平剂量平均为(179.33±92.18)mg/d;用药时间平均为(138.0±24.9)mo;CGI中疗效指数平均为1.93±0.6;GWB平均为(78.02±11.63)分。结论持续使用氯氮平及联用中成药,可减轻氯氮平不良反应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胡耀祖邓文赵惜辉黎雪松伍丽华容倩华
关键词:精神病氯氮平生活质量
联用奥氯平治疗焦虑抑郁合病的对照研究
2004年
目的观察奥氮平治疗焦虑抑郁合病的效果。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观察时间8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为评定工具。HAMA、HA如于开始时及第2周末和第8周末时由本院心理评估师评定,CGI于结束时评定。两组原用药不变,治疗组加奥氮平5mg/日,对照组加舒必利O.4g/日。结果两组的HAMA和HAMD在第2周后差异明显,,】≤O.001,。第8周时CGI差异明显,P
胡耀祖容倩华伍丽华
关键词:奥氮平
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研究及护理干预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择老年痴呆患者家属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不作干预,只作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进行持续、有效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支持、社会支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痴呆患者家属有关老年痴呆病防治知识,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提高家属照料患者的技能及生活满意度,并提高老年痴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减轻、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老年痴呆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陈光玲陈汝兰苏保育杨宇林春洁梁顺甜伍丽华朱翠杏
关键词:老年痴呆家属心理状况护理干预
佛山市女性离婚原因调查及问题分析与对策
2016年
目的,探讨离婚女性,并针对离婚原因,试图寻找离婚问题与解决离婚问题对策;方法 对心理门诊咨询案例与基层法院离婚案例调研、统计与分析;结果 离婚女性个性特点较为突出,存在相互“不了解”现象,且离婚婚龄平均为7年6个月。结论 原始家庭婚姻关系、婆媳关系并非离婚的主要因素,调整个性特征与保持良好情绪更为重要;干预对策 心理干预效果良好,用积极心态、优秀信念,管理不良情绪,倡导静心、自检与接纳三原则等,有良好效果。
李晓玲赵长江黎雪松谭晓雪伍丽华
关键词:女性离婚干预对策
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训练效果观察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0例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进行12~14周的认知功能训练。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自身前后对照观察。结果训练4~6周后本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有一定的进步,但MMSE分数与ADL分数改善不明显;训练12~14周后认知功能明显进步,2个量表分数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早期、有计划、持续地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和生活自理干预,能延缓老年痴呆患者各器官功能的衰退,改善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梁月冰黎雪松邓瑞娟陈志锐伍丽华容倩华
关键词:老年痴呆生活自理能力
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社会支持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痴呆患者家属60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不进行干预,研究组进行持续、有效的护理干预。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属进行测评分析,了解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社会支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较低,加强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心理指导,并提供足够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陈光玲林春洁朱翠杏梁顺甜伍丽华杨宇陈汝兰苏保育
关键词:老年痴呆家属护理干预社会支持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发育迟缓合并行为障碍患者负面情绪及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发育迟缓合并行为障碍患者负面情绪及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44例精神发育迟缓合并行为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评分。结果干预前,观察组的SAS、SDS、SDSS评分分别为(57.66±6.82)、(56.25±7.15)、(15.89±2.14)分,对照组的SAS、SDS、SDSS评分分别为(57.23±7.04)、(56.64±7.22)、(16.02±2.0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SDSS评分分别为(38.48±5.29)、(37.36±6.12)、(7.54±2.31)分,低于对照组的(43.26±5.06)、(41.28±6.45)、(12.16±2.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SDSS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依从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精神发育迟缓合并行为障碍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控制其负面行为,提高护理依存性,可为该类患者提供新的临床诊治护理方式。
伍丽华张杏莲曾海燕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缓负面情绪护理
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和电话随访;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由课题组成员至少每月上门进行家庭干预1次,实施6个月。于干预前后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定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SDSS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1),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两组GQOLI-74评定问卷中除物质生活无显著性差异(p>0.05),躯体功能、心理、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总体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照组(p<0.01)。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黎丽华陈汝兰黄慈芬郭华贵朱进才何玉球江连娣张详霞梁仕栋伍丽华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护理干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