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生
- 作品数:48 被引量:372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专项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大别造山带天柱山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24
- 2005年
- 大别-苏鲁造山带中生代岩浆岩的物质来源和成因机制,是大陆碰撞造山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大别造山带天柱山燕山期中酸性岩进行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以及放射成因同位素、单矿物氧同位素分析,指示这些碰撞后岩浆岩是俯冲陆壳物质再循环的产物。研究发现,这些中酸性岩表现出明显的轻稀土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和Ti负异常以及Pb正异常。它们都具有较高的Sr同位素初始比值(0.7062-0.7083)和较低的εNd(t)值(-17.1--19.7),与北大别杂岩的变化范围一致。单矿物氧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大(石英:7.48-9.16‰,钾长石:3.76-7.80‰,斜长石:2.06- 6.96‰,锆石:4.16-5.83‰),大多数样品锆石具有与正常地慢锆石(5.3±0.3‰)一致的δ18O值。大多数样品的石英-锆石之间达到并保存了岩浆结晶时的氧同位素平衡分馏,而其它矿物(如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和角闪石)与锆石之间大多表现为明显的氧同位素不平衡分馏,表明它们受到了岩浆期后亚固相水-岩相互作用的扰动。元素、Sr-Nd同位素和锆石氧同位素特征表明,大别山中生代中性岩可能是由加厚的扬子板块基性下地壳脱水部分熔融并经结晶分异形成的,花岗岩是由化学组成类似于北大别TTG片麻岩的中性下地壳脱水部分熔融形成的。
- 徐小军赵子福郑永飞魏春生
- 关键词:中酸性岩氧同位素
- 不透明矿物所含单个低盐度流体包裹体液相组分SAM/AES实验研究:Ⅰ.原理与方法
- 1996年
- 针对与矿石矿物共存透明脉石矿物所含流体包裹体并不完全代表成矿流体,红外显微技术及EPMA、SEM等常规表面分析手段无法满足不透明矿石矿物所含单个低盐度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实际困难,本文首次成功地应用具同步扫描成象功能、电子束斑空间分辨率较高、信噪比较好的PHI595SAM/AES这一当代高灵敏表面分析技术,按单矿物分选→二次去离子水反复超声清洗→外真空热爆→在金属铟片上压制成样的实验流程对新疆阿尔泰多拉纳萨依金矿床含金黄铁矿所含单个低盐度流体包裹体的液相组成进行了静态定点分析,实验取得了满意结果。
- 魏春生张国平林清英张燕征
- 关键词:不透明矿物液包体金矿床
- 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被引量:51
- 1997年
- 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为后生热液矿床。赋矿层位多,但一般不受主岩沉积相(变)控制。成矿温度并不一定象传统上认为的那样低。铅同位素组成可差异性较大(如J型铅),也可很均一,脉石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的δ13C和δ18O明显低于主岩,而87Sr/86 Sr值则相反。古老基底为其成矿金属十分重要的来源,硫主要来源于海相蒸发岩。蒸发岩硫酸盐中的硫可由基底中的Fe2+还原为还原态硫,成矿金属主要以硫氢配合物形式迁移,成矿流体的驱动力为构造应力(如由造山引起)和重力,近年其成矿年代方面的研究也取得重大突破。
- 周朝宪魏春生叶造军
- 关键词:铅锌矿床成矿热液岩浆活动
- 离子探针的最新进展及其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2年
- 离子探针(或称二次离子质谱)是应用质谱研究一次离子束轰击样品表面产生的二次离子质量特征的大型分析仪器。早期离子探针受质量分辨率不高、高真空进样系统技术不过关、一次离子束束斑较大且种类有限,以及一次离子束轰击电不良导体(如最常见的各种硅酸盐矿物)表面产生的严重荷电等诸因素的限制,只能对金属、半导体和合金材料做小区域(>100μm)元素丰度分析。当时它唯一的优势是能进行深度剖面研究。因而这一技术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极其有限。 1.现代离子探针主要功能的改进及其独特的优势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离子探针性能的要求愈来愈高,加之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离子探针的功能不断增强。
- 魏春生张国平
- 关键词:离子探针
- 无机组分在油气生成过程中可能具有的潜在作用──地球化学研究带来的某些新启示
- 1996年
- 无机组分在油气生成过程中可能具有的潜在作用──地球化学研究带来的某些新启示魏春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矿物表面吸附,无机催化-抑制作用,海底热液活动,稀有气体地球科学的深入研究表明地球各圈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密不可分...
- 魏春生
- 关键词:海底热液活动稀有气体
- 俯冲扬子板块再循环:大别山中生代基性-超基性岩锆石U-Pb年龄、元素和C-O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 板块俯冲物质再循环的岩浆岩表现形式及其鉴定是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俯冲大洋板块的物质再循环一般表现为洋岛玄武岩、埃达克岩和岛弧安山岩,而对深俯冲大陆板块物质再循环的表现形式则知之甚少,为当前国际研究的前沿领域。我...
- 赵子福郑永飞魏春生吴元保
- 关键词:扬子板块中生代基性-超基性岩中生代岩浆岩再循环
- 文献传递
- 当代地球化学研究的某些新进展(Ⅲ)
- 1995年
- 当代地球化学研究的某些新进展(Ⅲ)魏春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全球变化,自然因素,人为因素1碳循环与全球空化(1)Melillo等(1993)的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的确与温室气体的净排放量有关,且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热...
- 魏春生
- 关键词:全球变化自然因素
- 俄歇电子谱学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8年
- 俄歇电子谱(AES)在研究nm厚度表面层物质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有广泛用途。AES可以观察到高放大倍率的表面组构和形貌,其极端表面灵敏度、极好的侧向分辨率使它能够在μm尺度上对矿物表面不同的晶畴进行化学分析,证明在矿物单个表面上存在侧向不均一性。AES不仅在扫描模式下可检测痕量的二次相,也可用来分析直径在μm尺度的几个nm厚度的产物,同样AES在测定热爆低盐度流体包裹体极薄的盐膜时也显示出独特的能力。AES最有潜力的地质应用是可以在侧向分辨率为μm级时得到nm尺度上的深度剖面。用AES得到的深度剖面对于研究化学风化作用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直接提供了反应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俄歇谱结合XPS研究提供对矿物流体界面输运机制的研究方法和矿物流体之间的反应机制。
- 李一良魏春生郑永飞
- 关键词:地球化学
- 大别造山带天柱山中生代中酸性岩成因的REE配分定量模拟
- 2005年
- 大量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大别山中生代中酸性岩为俯冲扬子陆壳再循环的产物.REE配分的定量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基性下地壳相似的北大别基性闪长质片麻岩部分熔融并经过结晶分异能够形成与天柱山中性岩类似的稀土元素组成,而与中性地壳相似的北大别中性灰色片麻岩部分熔融能够形成与天柱山花岗岩类似的稀土元素组成.残留相微量元素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大别山现今出露的中基性麻粒岩不是部分熔融后形成的残留体.早白垩世地幔超柱事件热扰动所引起的加厚地壳部分熔融后的残留体可能由于比重较大而拆离进入地幔,从而发生去山根作用和造山带的大面积隆起.
- 徐小军赵子福郑永飞魏春生
- 关键词:中酸性岩中生代稀土元素模拟计算大别造山带
- 苏州A型花岗岩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15
- 1999年
- 对苏州A型花岗岩氢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全岩δ18O值为+3.5‰~+9.2‰,全岩δD值在-81‰~-59‰之间变化。主要造岩矿物对保持氧同位素平衡分馏的样品,其D亏损主要受单阶段岩浆去气机理的制约。部分全岩样品表现出不同程度D-18O同步亏损,这种亏损要受岩浆期后固相线下与外来渗透大气降水之间进行同位素交换机理的制约。石英δ18O值基本正常,石英与碱性长石之间氧同位素不平衡分馏特征表明,苏州A型花岗岩整体上起源于亏损18O源区物质通过地球动力学再循环产生低δ18O岩浆的可能性不大。根据氢氧同位素实测值和理论模型计算结果,推测苏州A型花岗岩浆δD和δ18O初始值分别为-50±5‰和7.5±1.0‰,这排除了岩浆起源于曾经历过化学风化循环的地壳上部岩石的可能性。
- 魏春生郑永飞赵子福
-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A型花岗岩同位素花岗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