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土壤
  • 1篇蒸发
  • 1篇蒸发力
  • 1篇蒸散
  • 1篇水分
  • 1篇田块
  • 1篇土壤表层
  • 1篇土壤含水量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中子
  • 1篇绿洲
  • 1篇计算法
  • 1篇计算方法
  • 1篇观测场
  • 1篇含水量
  • 1篇黑河实验
  • 1篇黑河实验区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王尧奇
  • 3篇高洪春
  • 3篇吴敬之
  • 2篇刘巍
  • 2篇邱传涛
  • 2篇韦志刚

传媒

  • 3篇高原气象

年份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河西地区黑河流域绿洲蒸发力特征及其计算方法被引量:9
1994年
在河西地区黑河流域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研究中,我们在不同下垫面上进行了蒸发力的测量。发现绿洲内蒸发力仅是戈壁的44%—56%。绿洲内蒸发力并不比湿润地区有显著增大。夜间蒸发力所占比重较大是一普遍现象。用彭曼原式和修正式计算干旱地区的蒸发力,个别月份误差较大。
吴敬之王尧奇高洪春
关键词:绿洲蒸发力计算法黑河实验区
土壤含水量重复测定次数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根据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性的程度,在测量精度为10%和置信概率为0.90的要求下,利用数理统计学方法确定了土壤含水量所需重复测定次数。张掖试验点80cm以上为5次,90和100cm各为8和10次。临泽试验点5,70,80cm分别需测定12,13和14次,其余各层小于7次。如测量精度为15%和置信概率为0.90,则所需测定次数,张掖不大于6次,临泽不大于8次。
王尧奇吴敬之韦志刚刘巍高洪春邱传涛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
中子土壤水分仪田间标定结果被引量:1
1993年
中子土壤水分仪必须在观测现场重新标定方能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1988年在张掖曾作过一次标定,由于当时观测场地受蒸散器施工影响,标定是在观测场周围邻近田块进行的,目的主要在于检验仪器性能。结果表明国产LNW-50A型中子土壤水分仪性能良好,它的最大缺陷是不能准确测量0-30cm土壤表层的含水量。
刘巍王尧奇韦志刚吴敬之高洪春邱传涛
关键词:土壤水分田块土壤表层蒸散观测场中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