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庆
- 作品数:27 被引量:46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学更多>>
- 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为了解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对某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厂进行一般劳动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检测,并对其危害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锅炉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及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率均为90%,危害程度级别最高为Ⅲ级(占50%);灰库2个粉尘检测岗位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短时间接触浓度全部超标,危害程度级别分别为Ⅰ级和Ⅳ级。燃料系统噪声超标率为54.5%,危害程度级别最高为Ⅲ级(占3%);汽机、锅炉、电气及电除尘系统噪声超标率为41.8%,危害程度级别最高为Ⅱ级(占11%)。提示,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工艺最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和噪声,其中粉尘危害较严重的系统是锅炉及灰库,噪声危害较严重的首先是燃料系统,其次是汽机、锅炉、电气及电除尘系统。
- 李奎荣余善法马良庆
-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职业病危害因素
- 内燃机车乘务员和轮轴工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观察被引量:2
- 1999年
- 本文作者对51名内燃机车乘务员和车辆维修车间的30名轮轴工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机车乘务员和轮轴工微核阳性检出率、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随着作业工龄的延长,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有接近显著(0.05<P<0.01)或显著(P<0.05)意义的增高。
- 吕玉民韩林马良庆
- 关键词:机车乘务员微核
- 火车司机职业紧张因素分析被引量:49
- 1998年
- 采用NIOSH的一般工作紧张问卷等量表对482名火车司机的职业紧张因素和紧张反应进行调查,发现工作危险、工作单调性、工作人际冲突,工作前景的未知性、定量负荷、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是火车机车司机的主要职业紧张因素。客车司机对人的责任、角色冲突、工作危险、抑郁症和药物使用得分明显比货车司机大(P<0.01),而货车司机工作满意感、角色模糊和工作前景的未知性得分则大于客车司机(P<0.01)。客车司机抑郁症、一般紧张感和负性情感等紧张反应的回归方程的预测力大于货车司机方程的预测力,而工作满意感方程的预测力则货车司机大于客车司机。提示火车司机工作中存在着多种职业紧张因素,客车司机的紧张度大于货车司机.
- 余善法马良庆崔明煊周连城高朋李振江李万松
- 关键词:火车司机
- 抑郁症状与职业紧张的关系被引量:65
- 2006年
- 目的探讨职业人群抑郁症状与职业紧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测评心理健康,使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测量职业紧张因素、个性特征、社会支持和应付策略,调查年龄、工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态等资料。使用χ2检验、协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肯定有抑郁症状者占40.2%。总平均分为21.74±8.99。河南地区肯定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3.8%、河北39.4%、北京23.4%。男性肯定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3.0%、女性为35.4%。低年龄组肯定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高年龄组。离婚、丧偶者等肯定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已婚和未婚者。初、高中(中专)学历者肯定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硕士以上者。多数职业人群抑郁症状发生率在30%以上。不同地区、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和职业组间肯定抑郁症状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肯定抑郁症状者物理环境、工作冲突、角色模糊、角色冲突技术利用、工作单调、心理负荷、对人负责、工作前景、工作危险、A型行为、工作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评分均明显高于无抑郁症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提升机会、参与程度、工作自主性、任务一致性、绩效反馈、友谊机会、速度控制、必需的技术、培训充分性、工作挑战性、自尊感、组织忠诚度、应付策略评分则明显低于无抑郁症状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15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可解释抑郁症状评分变异的33.1%。结论目前我国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职业紧张因素和个性特征等对心理健康存在着影响。
- 余善法姚三巧丁辉马良庆杨艳王智慧
- 关键词:抑郁症
- 职业紧张对心率、血压和唾液中钾离子浓度比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心率、血压和唾液中钾、钠离子浓度比的变化在乘务员职业紧张程度判定中的意义。方法在1 960名机车乘务员中,随机抽取54名,采用HEM-605型电子血压计以坐位测定心率和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测定时间分别为上班前0.5 h(休息0.5 h后)和班后0.5 h、1 h、1.5 h和2 h。采用岛津AA-670型原子吸收仪测定唾液中钾、钠离子浓度。结果班前与班中心率、血压和唾液中钾钠离子浓度比的测定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组内变异大于组间变异,因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但各项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与对紧张源的应激反应相一致。结论乘务员的职业紧张程度处于中等或偏下程度,机体能够成功应对。心率、血压扣唾液中钾钠离子浓度比可作为职业紧张程度的判断指标。
- 马良庆余善法
- 关键词:乘务员心率血压
- 职业紧张对睾酮和催乳素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职业紧张对性激素睾酮和催乳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 93名铁路货运调度员进行调查 ,使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测试职业紧张因素、个性特征和心理性紧张反应评分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血清中睾酮浓度 ,采用酶联免疫法分析血清中催乳素浓度。结果 方差分析显示 ,不同心理卫生、工作满意感、抑郁症和每日紧张感评分组间血清中催乳素浓度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 ,而其他紧张反应、职业紧张因素和个性特征评分组间血清中催乳素浓度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 >0 0 5 )。各职业紧张因素、紧张反应和个性特征评分组间血清中睾酮浓度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 >0 0 5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血清催乳素浓度与心理卫生、抑郁症和每日紧张感评分呈显著正相关 ,与工作满意感评分呈显著负相关。血清中睾酮浓度与生活态度和外控性评分间呈显著负相关。年龄与血清中睾酮和催乳素浓度之间相关系数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婚姻状态与血清中睾酮浓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文化程度与血清中催乳素浓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组织忠诚度、文化程度、心理卫生、应付策略和工作困难评分是血清催乳素浓度的预测因子 ,而自尊感和生活态度是血清睾酮浓度的预测因子。
- 余善法姜开友马良庆杨艳李奎荣
- 关键词:睾酮催乳素血清
- 机车司机职业紧张与行车安全的关系被引量:10
- 1999年
- 目的:探讨机车司机职业紧张与行车事故、安全措施以及对行车安全规定和单位管理制度的态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一般工作紧张问卷对1116名男性机车司机工作中的职业紧张因素、紧张结局、行车事故及安全措施进行调查。结果:发生事故司机紧张反应多于未发生事故者,经常采取紧急制动的司机紧张因素和紧张反应评分高于较少采取紧急制动者,能自觉遵守行车安全规定和单位的管理制度者多数紧张因素和紧张结局评分显著性地低于认为这些措施没有必要和对自己限制太严者。结论:提示对安全措施和管理制度采取不同的态度对机车司机所经历的紧张有很大的影响。
- 张锐余善法马良庆
- 关键词:火车司机行车安全行车事故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2006年
- 目的探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的评价内容和方法。方法依据评价规范,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归纳总结。结果评价内容全面,结论客观科学。结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是一项包括前期准备、现场工作、实验室分析与资料处理和综合评价的多环节有机统一的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有同等的重要性。
- 马良庆余善法程广超马军营
- 关键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印刷工甲醇中毒1例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通过对1例印刷工罹患甲醇中毒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在部分印刷行业的企业中,由于工业酒精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甲醇,工人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条件下使用,极易造成甲醇经皮和呼吸系统的大量吸收,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和视力减退等症状,引起职业性甲醇中毒的发生。
- 马良庆陈玉浩马军营
- 关键词:印刷工甲醇中毒
- 职业紧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被引量:3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工作需求和工作控制水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工作需求与控制间的交互作用效应。方法 采用修订的工作需求 -控制量表和职业紧张反应测量工具对 93名男性铁路货运编组站调度员进行测试 ,应用单应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统计方法———Kruskal WallisH法和Modian法、逐步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非参数统计结果表明 ,决定自由度各组间心理卫生评分差异有显著性 (平均秩次 5 5 .5 7,47.95 ,48.42 ,33 .5 0 ,P <0 .0 5 ) ,工作时间需求各组间心理卫生评分 (37.45 ,40 .0 1,5 8.35 )、抑郁症评分 (36 .45 ,42 .2 5 ,5 3.6 1)、每日紧张感评分 (33 .0 0 ,44 .96 ,5 6 .12 )、工作满意感评分 (5 3 .18,46 .91,32 .43)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工作时间需求和决定自由度对身心抱怨 (R2 =0 .2 4)、焦虑症 (R2 =0 .2 6 )和白天疲劳 (R2 =0 .2 8)三个应变量存在着有明显意义的交互作用 (P <0 .0 5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工作时间需求和工作负荷需求对应变量的决定系数 (R2 )大多大于 0 .0 5 ,且工作时间需求的决定系数 (R2 )大于工作负荷需求。工作时间需求和决定自由度的乘积变量进入了身心抱怨、焦虑和白天疲劳评分的预测方程 ,且乘积变量的决定系数 (R2 )
- 余善法张锐马良庆谷桂珍杨艳李奎荣
- 关键词: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