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莲
- 作品数:15 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外语教育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接受美学对多模态语篇研究的指导及启示
- 2012年
- 尝试从接受美学这一新的视角来研究多模态语篇,期望为多模态语篇研究拓展新的视域。通过分析得出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读者中心地位、文本未定性和期待视野对多模态语篇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作用,并对多模态语篇的设计、读者的多模态识读能力的提高和多模态语篇的理解都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 陈金莲
- 关键词:接受美学多模态语篇
- 试析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在外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被引量:8
- 2005年
- 陈金莲张彬
- 关键词:语篇衔接语篇连贯外语听力教学
- 多模态语篇的接受美学特征及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
- 2014年
- 从接受美学视角出发分析多模态语篇的接受美学特征与多元识读的内在关系,认为以接受美学理论指导的多模态语篇阅读有助于读者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探讨通过培养读者的创造性思维阅读能力、读者期待视野阅读能力和读者审美取向阅读能力三种途径来提高读者的多元识读能力。
- 陈金莲杨劲松
- 关键词:接受美学多模态语篇多元识读能力
- 翻译教学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融通被引量:2
- 2011年
- 阅读理解是翻译的前提和基础,翻译可以促进阅读理解的加深。提出融翻译教学于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以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需要。
- 陈金莲
-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翻译教学
- 多模态语篇的接受美学价值取向
- 2013年
- 以接受美学的新视角来研究多模态语篇。从读者中心地位、期待视野、文本未定性和审美接受等角度对多模态语篇识读做了分析,重点探讨主体价值取向、融合价值取向、多元价值取向和审美价值取向在多模态语篇识读中的作用。
- 陈金莲
- 关键词:接受美学多模态语篇
- 以行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初探被引量:1
- 2014年
-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总趋势。该文针对传统分级教学的弊端,提出以行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并提出采用科学合理的班级分级方式,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课堂分级与网络分级的有机结合和建立立体化评价体系等方式确保分级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 陈金莲杨劲松
-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
- 从接受美学审视文学翻译策略取向被引量:3
- 2012年
-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学翻译策略选择的不同取向,认为文学翻译不是简单的归化为主或异化为主的问题,而是根据读者的文化接受程度不同可划分为四个取向阶段:归化为主、少量异化为辅阶段,归化为主、大量异化为辅阶段,异化为主、大量归化为辅阶段和异化为主、少量归化为辅阶段。
- 陈金莲杨劲松
- 关键词:接受美学文学翻译翻译策略归化异化
- 接受美学视野下汉语成语英译策略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读者反映视角来探讨读者视野与文本视野在翻译中的关系,并从读者的可接受性程度来研究汉语成语翻译的策略选择,力求在读者可理解的前提下,实现读者视野与文本视野的最大融合,最大限度地解决汉语成语翻译中有关文化障碍问题。
- 陈金莲
- 关键词:成语翻译接受美学翻译策略
- 2001年以来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综述被引量:29
- 2015年
- 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它肇始于中国,发轫于2001年。生态翻译学填补了译学"生态维度"的系统研究空缺,促进了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本文分两个阶段回顾了2001年以来中国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状况,就其发展历程、研究队伍、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纵向总结研究;就存在的问题或缺陷进行了剖析;对生态翻译学的未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指出未来生态翻译学研究要加强理论研究的系统性、拓展应用研究的深度、完善研究方法和壮大研究队伍,培养领军人物;期望能够对当前和未来的生态翻译学研究提供参考。
- 陈金莲
-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理论外语教学
- 从接受美学视角探析汉语成语翻译被引量:5
- 2011年
- 成语是汉语语言的核心和精华之一,成语翻译对推广汉语发展至关重要,而成语翻译又是汉语翻译的难点。从接受美学中有关读者、语境、文化和思维等角度探讨汉语成语翻译,意在为汉语成语翻译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 陈金莲杨劲松
- 关键词:汉语成语接受美学语境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