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向阳

作品数:16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乳腺
  • 13篇乳腺癌
  • 13篇腺癌
  • 9篇肿瘤
  • 7篇乳腺肿
  • 7篇乳腺肿瘤
  • 7篇腺肿瘤
  • 4篇术后
  • 3篇乳腺癌术
  • 3篇化疗
  • 2篇乳腺癌改良根...
  • 2篇乳腺癌改良根...
  • 2篇乳腺癌患者
  • 2篇乳腺癌术后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手术
  • 2篇前哨
  • 2篇前哨淋巴结
  • 2篇切除

机构

  • 16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山西省肿瘤研...
  • 1篇太原市中医医...
  • 1篇山西白求恩医...

作者

  • 16篇郭向阳
  • 8篇李炘正
  • 7篇梁帅
  • 6篇于磊
  • 6篇李嘉
  • 5篇薛登峰
  • 4篇曲隽渊
  • 3篇赵旭晔
  • 2篇许慧娟
  • 2篇李圻正
  • 2篇张华一
  • 1篇张国琛
  • 1篇杨瑞红
  • 1篇王春艳
  • 1篇张亚芬
  • 1篇郗彦凤
  • 1篇李亚玲
  • 1篇王福花
  • 1篇薛改琴
  • 1篇赵二保

传媒

  • 5篇肿瘤研究与临...
  • 4篇山西医药杂志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造影导丝定位与纳米碳染色示踪探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导丝定位、纳米碳染色示踪以及二者联合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探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59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分别行超声造影导丝定位、纳米碳染色示踪以及二者联合探测SLN,术后分别将各组的前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标本行病理诊断。结果病理诊断SLN转移者69例,未发现异常者90例。超声造影导丝定位探测SLN的灵敏度为100.0%(69/69),特异度为3.3%(3/90);纳米碳染色示踪探测SLN的灵敏度为98.6%(68/69),特异度为2.2%(2/90);二者联合探测SLN的灵敏度为98.6%(68/69),特异度为5.6%(5/90)。将三种方法诊断SLN数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超声造影导丝定位联合纳米碳染色探测SLN的诊断效能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31,P〈0.001)。结论超声造影导丝定位与纳米碳染色联合探测SLN安全可行,可为早期乳腺癌提供精准诊治,并保护医务人员免受辐射,有望成为探测乳腺癌SLN的优选方法。
赵旭晔王伟刚李亚玲梁帅赵楠刘爱玲郭向阳许慧娟李霞郗彦凤李圻正薛改琴
关键词:乳腺肿瘤前哨淋巴结
乳腺癌相关METTL3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相关工具,对甲基转移酶样(METTL3)基因及蛋白进行结构及功能方面的分析。方法利用NCBI、STRING、Protscale等数据库或软件对METTL3的结构、功能、理化性质、生物活性等做出预测分析。结果METTL3基因编码一种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该蛋白不具有信号肽结构及跨膜结构,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及胞质内。METTL3蛋白在人体内多种正常组织及器官中均有较为广泛的分布,主要参与核算甲基化及调节基因表达等生物学过程,同时也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迁袭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ETTL3具有特殊的三级结构,且拥有多个蛋白翻译后修饰位点。由METTL3突变所引起的肿瘤原发病例中,原发于乳房的病例所占比例较大。结论经系统地分析及预测,对METTL3基因有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郭向阳曲隽渊薛登峰梁帅李嘉刘慧娟于磊
关键词:甲基转移酶类乳腺肿瘤生物信息学
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蛋白质谱技术在乳腺癌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SELDI)蛋白质谱技术在乳腺癌诊断方面的应用。方法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及WCX2蛋白获得病理确诊的101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和45名健康人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用Biomarker Wizard和BPS软件分析差异蛋白,建立乳腺癌的分类树诊断模型,并对其进行盲法验证。结果乳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共有49个蛋白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其中3个蛋白质生物标志物(M/Z:5627、8124和2864)组建的诊断模型检测正确率为95%(139/146)。经盲法验证,其灵敏度为97%(98/101),特异度为91%(4l/45)。结论SELDI蛋白质谱技术可以有效的区分乳腺癌患者和健康人,其灵敏度和特异性高。SELDI—TOF—MS在乳腺癌的诊断及乳腺癌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分子的筛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许慧娟郭向阳张华一王春艳梁帅杨瑞红王福花吴玉梅郭素堂李圻正
关键词:乳腺肿瘤蛋白质组学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2009年
目的探讨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例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有关文献资料。结果该病例系右乳巨大纤维腺瘤术后复发就诊,术后病理示:右乳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免疫组化SMA(+),ALK-1(-),MCK(-),S-100(-)。结论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发病罕见,属于低度恶性肿瘤,不需要进行根治性手术。
赵二保于磊郭向阳
关键词:乳腺肿瘤肌组织
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资料150例,其中采用了超声刀手术组76例,常规电刀组74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区疼痛的发生率、淋巴瘘发生率、皮下异物感。结果采用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常规电刀组(P<0.05),术中出血量、疼痛发生率、淋巴瘘发生率、皮下异物感均少于常规电刀组(P<0.05)。结论超声刀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可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郭向阳李炘正薛登峰
关键词:乳腺肿瘤超声刀
血清外泌体SUMO1P3和MALAT1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外泌体小泛素样修饰子1伪基因3(SUMO1P3)和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至2020年行手术切除的224例TN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期内复发及转移情况分为非复发转移组和复发转移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术前血清外泌体SUMO1P3和MALAT1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UMO1P3和MALAT1对TNBC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TNBC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结果共72例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224例TNBC患者SUMO1P3和MALAT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06±0.68和2.75±0.66,其中复发转移组SUMO1P3和MALAT1相对表达量为3.44±0.67和3.46±0.80,均显著高于非复发转移组的2.88±0.61和2.33±0.48(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外泌体SUMO1P3和MALAT1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0.842(95%CI:0.787~0.887),特异度为0.790,灵敏度为0.806,且两指标联合预测的效能优于SUMO1P3和MALAT1单独预测(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SUMO1P3(OR=4.463,95%CI:2.125~9.372)和MALAT1(OR=9.103,95%CI:4.462~18.573)表达是影响TNBC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血清外泌体SUMO1P3和MALAT1与TNB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两指标联合检测对TNBC术后复发或转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郭向阳苗立峰张国琛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外泌体复发
乳腺癌手术切口的合理选择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不同切口选择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诊治的383例乳腺癌,一组采用纵切口实施改良根治术,另一组采用横切口实施改良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 148例取横梭形切口患者术后基本Ⅰ期愈合,皮瓣轻度坏死3例;135例取纵梭形切口患者术后切口Ⅰ期愈合104例,皮瓣坏死21例。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横梭形切口皮瓣坏死率低于纵梭形切口,且横梭形切口患者满意度及生存质量较纵梭形切口明显提高,远期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
李炘正张华一郭向阳
关键词:乳腺肿瘤
全文增补中
注射用紫杉醇每周方案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不良反应被引量:4
2013年
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对16例乳腺癌术后接受注射用紫杉醇每周方案辅助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和入选标准:我科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间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术的患者16例;均为女性;
郭向阳张亚芬李炘正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每周方案注射用术后化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95例乳腺癌术后发生下肢DVT的女性患者(试验组),以2019年1月至5月诊治的85例乳腺癌术后未发生下肢DVT的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D-二聚体(D-D)水平,探讨影响乳腺癌术后患者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结果试验组体质量[(69.05±6.49)kg比(61.75±6.62)kg]、体质量指数(BMI)[(29.89±1.78)kg/m2比(24.23±1.33)kg/m2]及年龄[(51.57±5.93)岁比(45.44±5.21)岁]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TC水平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术后10 d的D-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66.25 kg(OR=1.507,95%CI 1.101~2.122,P=0.021)、BMI>25.43 kg/m2(OR=1.518,95%CI 1.067~2.123,P=0.017)、TG≥1.8 mmol/L(OR=1.324,95%CI 1.077~2.139,P=0.045)、术后D-D>5.0 mg/L(OR=1.525,95%CI 1.110~2.231,P=0.027)、手术时长≥2 h(OR=1.470,95%CI 1.017~2.122,P=0.033)是乳腺癌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易发生下肢DVT,对于体质量大、BMI高、血脂高、D-D高及手术时长≥2 h的患者,术后应提早预防,一旦出现下肢肿胀的状况,应及早治疗。
于磊李炘正郭向阳
关键词:乳腺肿瘤深静脉血栓脂代谢障碍D-二聚体
乳腺癌术前肿物切除活检对亚甲蓝腋窝前哨淋巴结染色成功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肿物切除活检对亚甲蓝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染色成功率有无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接受SLNB的cT1~2N0M0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共174例,其中术前行肿物空芯针穿刺活检98例,术前行肿物切除活检76例。比较2组患者行亚甲蓝SLNB的检出率有无差异,以及分析肿物切除活检组中SLNB检出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组成功发现前哨淋巴结的有91例,染色成功率为93%,每例患者平均检出(4.2±0.9)枚,肿物切除活检组成功发现前哨淋巴结的有68例,染色成功率为89%,每例患者平均检出(3.9±1.0)枚,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体质量指数、是否伴有脉管癌栓可能与乳腺肿物切除活检后的乳腺癌患者SLNB检出率有关(P=0.012,P=0.034)。结论术前肿物切除活检对乳腺癌患者行亚甲蓝SLNB检出率并无显著影响,但对于体质量指数偏大、有脉管癌栓的患者应该慎重。
郭向阳曲隽渊薛登峰梁帅李嘉刘慧娟于磊赵旭晔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