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小蕾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预后
  • 3篇预后研究
  • 3篇综合征
  • 3篇窘迫综合征
  • 3篇呼吸窘迫
  • 3篇呼吸窘迫综合...
  • 3篇急性呼吸
  • 3篇急性呼吸窘迫
  • 3篇急性呼吸窘迫...
  • 2篇气道
  • 2篇危重
  • 2篇病死率
  • 1篇导管
  • 1篇多发性肌炎
  • 1篇胸肺
  • 1篇胸肺顺应性
  • 1篇血浆
  • 1篇血浆肾素
  • 1篇血浆肾素活性
  • 1篇炎症

机构

  • 8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0篇郑小蕾
  • 5篇林锡芳
  • 4篇王丹
  • 4篇马继红
  • 2篇王雪芬
  • 1篇孙益兰
  • 1篇余方友
  • 1篇林碎钗
  • 1篇潘景业
  • 1篇夏炎火
  • 1篇戴震宇
  • 1篇吴彩霞

传媒

  • 2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护理与康复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柏林定义及预后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采用柏林定义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预后相关因素研究,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符合ARDS柏林定义的患者139例,根据不同预后,分为死亡组(83例)和存活组(56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根据预后不同,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归分析,并建立预后模型。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在年龄、既往史、APACHEU评分、住院日、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吸入气中氧浓度分数(FiO2)、氧合指数、实验室指标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RDS的病死率随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数目、脓毒症严重程度及肺外器官衰竭数目的增多而增加;氧合指数、有创检查和治疗(3项)、肺外器官衰竭数目(3个)是ARDS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由此构建的预后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5%CI:0.87~0.96),最佳诊断值为.1.37,灵敏度为71.10%,特异度为94.60%。结论氧合指数、有创检查和治疗(3项)、肺外器官衰竭数目(3个)是ARDS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
郑小蕾雷步怀林锡芳王丹马继红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预后
炎症性肌病合并的肺间质病变
2009年
肺间质病变是炎症性肌病(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常见且严重的合并症,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炎症性肌病合并的肺间质病变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表现、影像学改变及药物治疗、预后进行综述。
郑小蕾王雪芬孙益兰
关键词:肺间质病变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凝血酶原活动度与危重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与危重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重症医学科救治的100例危重病患者,根据不同预后,分为死亡组(50例)和存活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PTA及其他实验室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死亡组PTA明显低于存活组(t=-3.09,P<0.05)。 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出科前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是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PTA预测危重病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95%CI为(0.61~0.82),最佳诊断值为42.50,灵敏度为66.00%,特异度为66.00%。 PTA逐渐下降,死亡率逐渐上升,当PTA在0~10%时,死亡率高达100%。结论 PTA是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TA越低,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
郑小蕾林锡芳马继红
关键词:凝血酶原活动度危重病预后
PB840呼吸机自动变流功能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机械通气广泛应用于危重呼吸衰竭患者,如何增加患者舒适性、提高人机协调性、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特别是气压伤是目前研究热点。自动变流功能是流量控制(volume control,VC)+模式的一种功能扩展,使用自动变流功能后呼吸机将根据患者当前的气道压力和胸肺顺应性对气流进行动态调节,
郑小蕾吴彩霞雷步怀戴震宇
关键词:呼吸机胸肺顺应性气压伤气道压力流量控制
血浆PRA、AngⅡ在ALI/ARDS患者中的变化和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PRA、AngⅡ在ALI/ARDS患者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测定ALI/ARDS和非ALI/ARDS患者血浆PRA和AngⅡ浓度,进行APACHEⅡ评分和LIS评分,计算病死率,进一步将患者按预后分组,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利用ROC曲线评价PRA和AngⅡ的诊断分辨度。结果与非ALI/ARDS组相比,ALI/ARDS组血浆PRA和AngⅡ浓度明显增高(P<0.05),死亡组血浆PRA和AngⅡ浓度高于存活组(P<0.05)。PRA、AngⅡ与APACHEⅡ评分、LIS、乳酸(LAC)间均呈明显正相关。PRA在预测ALI/ARDS方面有显著意义(AUC=0.705,P=0.001),AngⅡ对预测ALI/ARDS也有显著意义(AUC=0.672,P=0.007)。在预测ALI/ARDS方面,PRA、AngⅡ与LIS相比无明显差异(P=0.923,P=0.713)。结论 ALI/ARDS患者血浆PRA和AngⅡ水平明显升高,两者在预测ALI/ARDS和判断其预后方面均有重要意义,而AngⅡ在预测ALI/ARDS中的特异度较高。
夏炎火郑小蕾王丹余方友林锡芳潘景业
关键词:血浆肾素活性ALI/ARDS预后
NRAMP1基因和人类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易感性
2008年
NRAMP1基因,又称SLC11A1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长臂35区(2q35),包括15个外显子及内含子4中交替出现的1个外显子,长13604bp。NRAMP1的常见多态性基因有D543N、3’UTR、INT4和5’(GT)n等,和结核易感性相关。NRAMP1蛋白由巨噬细胞表达,是一种H+/二价阳离子的反向转运体,对巨噬细胞的功能有多效性。此文对NRAMP1基因及其和MTB的易感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郑小蕾王雪芬
关键词:易感性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柏林定义及预后研究
目的采用柏林定义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预后相关因素研究,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选取2006年1月012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各监护室住院并符合ARDS柏林定义的患者139例,根据不同预后,分为...
郑小蕾雷步怀林锡芳王丹马继红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预后
文献传递
改良后吸痰注射器的吸痰效果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对一种在转运患者过程中所使用的改良后吸痰注射器的吸痰效果进行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抢救复苏室留观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25)和对照组(n=25)。试验组采用改良后吸痰注射器进行吸痰,对照组采用壁挂式吸引器进行吸痰,对两组的吸痰效果和黏膜损伤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吸痰效果和黏膜损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发现改良后吸痰注射器能取得与壁挂式吸引器相同的吸痰效果,且不会增加黏膜损伤的发生率,可用于临床转运途中已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
雷步怀郑小蕾林碎钗
关键词:护理吸引器人工气道吸痰
防意外拔管报警器在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设计一种防意外拔管报警器,观察其在减少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36例急诊重症监护室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19例和对照组117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管道维护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防意外拔管报警器。比较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情况、管道脱出情况、拔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拔管8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部分脱出3例、完全脱出5例,发生并发症4例;对照组部分脱出9例、完全脱出9例,发生并发症7例。结论防意外拔管报警器能有效降低中心静脉导管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雷步怀陈心怡陈晓芝翁成杰叶铭惠郑小蕾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非计划拔管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柏林定义及预后研究
目的 采用柏林定义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预后相关因素研究,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 选取2006 年1 月~2012 年12 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各监护室住院并符合ARDS柏林定义的患者139 例,...
郑小蕾雷步怀林锡芳王丹马继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