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丽
- 作品数:23 被引量:88H指数:7
-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采矿业污染河流底泥及河漫滩沉积物的粒径组成与砷形态分布特征被引量:18
- 2010年
- 采用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刁江底泥和河漫滩沉积物中砷的形态变化规律及其与沉积物粒径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刁江流域底泥和河漫滩沉积物中As含量分布存在差异,底泥中As主要赋存在63~170μm粒级颗粒中,河漫滩沉积物中As主要赋存在<63μm粒级颗粒中.底泥和河漫滩沉积物中砷主要以铁合态、钙合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且残渣态比例相对较高,表现出典型的尾砂污染特征.底泥中残渣态砷(Res-As)组成比例总体较高,主要赋存在63~170μm粒级颗粒中,而洪水水位河漫滩沉积物中Res-As组成比例相对较低,这与不同沉积物中硫化态砷的氧化反应差异有关.对于中下游河段,底泥和中水水位河漫滩沉积物中Res-As总体上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铁合态砷(Fe-As)组成比例的分布与Res-As呈相反的趋势.
- 蹇丽黄泽春刘永轩杨子良
- 关键词:尾砂底泥洪水水位粒级
- 新工科背景下以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诊断体系构建——以海南医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为例
- 2022年
-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经济办学的重要举措,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全员育人是当代教育的一个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独立的模块,应当与专业课的培养相融合,使学生能够在系统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实践,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的。高等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都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设计教学质量诊断体系用于评估创新能力的塑造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 于春伟张军李娜蹇丽
- 关键词:课堂大数据
- 基于罗丹明B为发光团的荧光探针在生物体内外Al3+离子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 季玉祥文少白于春伟蹇丽温莹莹
- 该课题在自主设计合成基于罗丹明B和苯甲酰肼衍生物为发光团的荧光探针的基础上,选择Al3+作为研究对象,在优化测试条件的基础上,实现Al3+在生物体细胞内荧光成像定量检测。该课题中荧光探针分子的设计合成采用荧光光谱法结合紫...
- 关键词:
- 关键词:荧光探针
- 液态样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萃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样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萃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待检测的液态样品,调节pH值至3,加入乙腈,混匀,得均一溶液;(2)向上述均一溶液中加入盐析液,静置至分层;(3)分层后,取上层乙腈相,0....
- 温莹莹牛宗亮于春伟张军文少白季玉祥李娜蹇丽
- 海洋贝类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9年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重金属污染日渐严重,贝类由于其分布广,活动性低,且对重金属具有高积累性和强耐受性,是海洋环境中受污染程度较高的生物之一。笔者将从贝类重金属富集特征以及影响贝类重金属富集因素两方面对有关贝类重金属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概括了贝类种间、个体间以及组织间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重点分析了重金属因素(种类、形态、浓度等)和环境因素(季节、温度、盐度等)对贝类富集重金属的影响,以期为有关贝类重金属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 杜睿贤贾雪峰林艺佳毕恩泽蹇丽
- 关键词:贝类重金属影响因素
- 基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探索
- 2022年
- 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发展迅速,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法规相继出台,新的形势对大气污染控制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模式下培养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致力于大气污染控制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从实验课程体系建设、雨课堂的应用、PBL课程建设、考核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构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践课程体系,以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岗位胜任力。
- 李娜于春伟蹇丽刘洁文少白
- 关键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践课程体系
- 城市垃圾焚烧飞灰中Pb、Cd、Zn去除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HCl和Na2EDTA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Pb、Cd和Zn的浸洗效果及工艺。[方法]针对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研究HCl和Na2EDTA两种不同浸洗剂对飞灰中重金属的浸洗效果,并对浸洗前后飞灰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HCl对3种重金属都有较好的浸洗效果,去除效果为Cd>Zn>Pb。Na2EDTA对Pb和Cd的浸洗效果较好,对Zn的去除率远低于其他2种重金属。HCl对飞灰浸洗的适宜条件:室温下浓度为0.8 mol/L,液固比为10,淋洗时间为180 min。Na2EDTA对飞灰浸洗的适宜条件:室温下浓度为0.05 mol/L,液固比为15,淋洗时间为360 min。浸洗后飞灰中3种重金属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比例减小,残渣态的比例显著增大,飞灰的稳定性增加。[结论]该研究可为飞灰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王申申蹇丽高小健盛妤杨啟秀
- 关键词:飞灰重金属HCL去除率
- 东寨港近岸底栖贝类重金属的富集特征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调查了海南东寨港近岸红树蚬(Geloina coaxans)、钝缀锦蛤(Tapes dorsatus)、青蛤(Cyclina sinensis)及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等4种双壳贝类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食用安全风险。结果表明,4种贝类重金属富集存在组织间和种间差异,红树蚬体内重金属含量普遍较高,贝类鳃和内脏中重金属富集量普遍较高,肌肉中富集量相对较低;各环境介质中重金属含量大致表现为悬浮颗粒物>沉积物及贝类>近岸海水;4种贝类重金属的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为Cd>As≈Zn>Cu>Cr>Pb。4种贝类中重金属与近岸海水及悬浮颗粒物相关性较弱,而与沉积物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红树蚬软体部分Zn、Cr、As含量与其在沉积物中的含量显著正相关,钝缀锦蛤软体部分Cr、As含量与其在沉积物中的含量显著正相关,菲律宾蛤仔软体部分Cr含量与其在沉积物中的含量显著正相关。基于限量标准的分析表明,贝类肌肉样品中As的湿重含量超过标准值,食品安全风险较大。
- 林艺佳蹇丽寇彦巧郑远伟杜睿贤毕恩泽
- 关键词:东寨港重金属
- 环境科学课程教学实践改革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环境学概论是高校环境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理论性强、信息量大。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搞好教学的关键。本文对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开展课程实践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多种教学方法和丰富的实践活动的引入对环境学概论的授课成效具有重要作用。
- 蹇丽钱士匀吕刚李慧君李娜唐天乐
- 关键词:环境学概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 红树林沉积物汞、砷形态分布研究——以东寨港为例被引量:3
- 2016年
- 研究了东寨港红树林湿地潮间带沉积物中汞(Hg)、砷(As)的化学形态组成、垂直分布及理化性质对其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有80%和25%的沉积物样品中Hg和As超过背景值;YF采样点沉积物中Hg和As相对较高,XB采样点沉积物样品中Hg和As相对较低。Hg和As随深度的增加总体呈降低趋势。沉积物中Hg形态累积质量分数大致为:残渣态>可氧化态>可还原态>酸溶态,As主要以残渣态存在。沉积物中Hg污染指数和迁移系数远大于As,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YF采样点沉积物中Hg和As污染指数和迁移系数较其他采样点高,环境风险相对较大。不同采样点Hg和As形态与理化性质相关程度不同,无污染或轻度污染采样点沉积物中两种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受沉积物pH、有机质及盐度影响,污染相对较重的YF采样点沉积物中Hg、As形态与沉积物pH、有机质及盐度的相关性较弱。
- 蹇丽刘洁李慧君张军文少白
- 关键词:东寨港沉积物汞砷化学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