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虞新胜

作品数:39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哲学宗教
  • 15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篇主义
  • 10篇正义
  • 9篇马克思主义
  • 8篇机会公平
  • 7篇信仰
  • 6篇政治
  • 6篇农民
  • 6篇农民工
  • 6篇马克思主义信...
  • 6篇民工
  • 5篇公平
  • 4篇哲学
  • 4篇制度正义
  • 4篇社会主义
  • 4篇罗尔斯
  • 3篇生态
  • 3篇视域
  • 3篇文化
  • 3篇教育
  • 3篇红色文化

机构

  • 33篇东华理工大学
  • 6篇南昌大学
  • 5篇南开大学
  • 2篇江西省万年师...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38篇虞新胜
  • 7篇危琦
  • 4篇陈世润
  • 3篇李罕
  • 2篇段艳丰
  • 2篇张永平
  • 1篇颜河清
  • 1篇江腊生
  • 1篇曹捷生
  • 1篇倪文荣
  • 1篇郑华
  • 1篇刘胜兰
  • 1篇鲁建军
  • 1篇齐新林

传媒

  • 3篇长白学刊
  • 3篇老区建设
  • 3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理论导刊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求实
  • 2篇甘肃理论学刊
  • 2篇理论月刊
  • 2篇学术论坛
  • 2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齐鲁学刊
  • 1篇江西教育学院...
  • 1篇中学政治教学...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特区经济
  • 1篇中共云南省委...
  • 1篇广西社会主义...
  • 1篇东华理工学院...
  • 1篇党史文苑(下...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何以可能被引量:6
2019年
人与自然是矛盾统一体,没有人与人的关系和谐就没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但人与人的关系和谐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能真正实现社会、资源和环境整体和谐发展。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中的矛盾问题,解决好人类对环境利益的公平分享问题,这需要在尊重、顺应、保护自然条件下正确处理资本、体制、文化、民生等制度的创新和改革。
虞新胜
论马克思主义劳动正义思想被引量:1
2014年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一直探求的价值目标。古希腊哲学家都从共同体的角度来思考正义,关注共同体的正义;近代的政治哲学家从人性方面思考正义,关注人的自然权利;马克思从实践思维出发,关注劳动正义,从唯物辩证的角度关注正义的现实性、阶级性和历史性。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究公平正义的实质,并为正确认识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指导。
虞新胜徐海泉
关键词:公平正义和谐社会
制度正义:消解农民工机会不公平的路径选择
2013年
衡量一种制度是否正义,罗尔斯认为,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正义两原则;而马克思主义认为,制度正义应充分体现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上。当前,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资本、出身、地位和权力等仍然影响着按劳分配。对于农民工群体而言,这种制度不公平表现得更加明显。一些制度没有反映出一个人的能力、劳动贡献、个人努力等自致性因素的贡献。政府必须消除这些制度的不正义,注重农民工的能力建设,加强社会流动,促使竞争性岗位对所有人开放,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同等地利用各种机会。
虞新胜张永平
关键词:制度正义农民工机会公平
机会公平及其在公有制下实现的可能性析论
2016年
机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体现。人们常常把机会公平等同于程序正义,而忽视了制度的制约因素。近些年来,西方学者探讨了机会中的责任与义务,区分了可选择性因素和非选择性因素影响,提出对非选择性因素的影响应该补偿,而对可选择性因素的影响采取应得原则。然而,他们仍没有深入探讨社会制度对机会公平的影响。只有消灭私有制,实现公有制,才能真正为机会公平创造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在资格平等的基础上实行劳动机会的公平和共享改革红利的平等,才是机会公平的真正内涵。
虞新胜段艳丰危琦
关键词:机会公平社会主义
论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情感动力被引量:6
2007年
情感因素是信仰的基本范畴,这一范畴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的发展演变过程。马克思主义把它放在实践的角度来考察,科学地揭示出它的健康积极的一面。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中,情感因素起着动力作用。没有它的介入,信仰是不可想象的。它与宗教等信仰中的情感动力作用具有诸多不同的特点。
虞新胜危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情感动力
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被引量:1
2014年
社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离不开公众的广泛积极参与。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淡薄、动力不足和程度不强。提升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对策是培养生态公民、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和型塑良好的生态文明生活方式。
段艳丰虞新胜
关键词: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政治价值与政治活动的追求——探析政治概念的二元结构被引量:7
2008年
政治作为一种生活实践活动,本身就内含着政治价值与政治活动的统一,由此决定了政治活动应是经验性与规范性之间的一种张力。站在这种立场上审视政治概念在西方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古代人的政治观念与近代人的政治观念分别走向了追求政治活动与追求政治理性的两个极端,而唯有马克思主义才使得政治回归到了其现实生活的根基之中。
虞新胜
关键词:政治概念政治活动政治价值政治理性
社会主义制度正义下机会公平的实现被引量:2
2015年
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之一,而机会公平又是社会公平的主要内容之一。影响机会公平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社会基本制度对机会公平起重要作用,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对机会是否公平具有决定性影响。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机会形式上比较公平,实质上资本对劳动者发展机会进行了剥夺。只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度下,才能实现机会的形式与实质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公平的,但由于历史原因,具体制度安排中仍然存在身份、地位、户籍等不公平的现象。消除不公平的制度规范,是解决机会公平的基本条件。
虞新胜
关键词:公平正义
影响信仰形成的内外因素及其教育被引量:6
2005年
信仰是一种高级心理现象,在其确立和形成过程中,认知、情感、意志及自我意识等内在机制和社会心理、民族精神及文化背景等外在因素综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信仰教育过程中,既要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注重内在机制的启发;同时又需要注意外在因素的指导,如:必须正视社会心理变化和发展的现实,必须注意榜样力量的运用等。
虞新胜
关键词:信仰信仰教育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路径探赜被引量:1
2023年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把握历史发展潮流、关注人类发展前途命运的基础上提出的普遍性价值共识。全人类共同价值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不仅契合全球化发展的历史潮流、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统一,也旨在维护人类社会共同利益、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推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要在共同体意识中促进全球共赢、在互相尊重中维护人类利益、在交流互鉴中促进相知相亲、在寻求共识中共建美好世界。
蔡锦宜虞新胜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