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钢伟

作品数:98 被引量:68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专利
  • 4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矿业工程
  • 5篇文化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3篇煤层
  • 18篇工作面
  • 18篇覆岩
  • 17篇采动
  • 13篇采煤
  • 12篇水采
  • 12篇保水采煤
  • 11篇巷道
  • 11篇煤柱
  • 10篇水层
  • 10篇保水开采
  • 9篇浅埋煤层
  • 8篇支护
  • 8篇注浆
  • 7篇煤矿
  • 7篇含水
  • 7篇含水层
  • 7篇长壁工作面
  • 6篇顶板
  • 6篇无煤柱

机构

  • 98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新疆大学
  • 4篇能源集团
  • 2篇澳大利亚卧龙...
  • 2篇永贵能源开发...
  • 2篇陕西陕煤曹家...
  • 2篇中煤天津设计...
  • 2篇陕西省煤层气...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华北科技学院
  • 1篇鸡西矿业集团...
  • 1篇冀中能源邯郸...

作者

  • 98篇范钢伟
  • 83篇张东升
  • 34篇张世忠
  • 19篇王旭锋
  • 14篇张炜
  • 11篇马立强
  • 6篇陈梁
  • 4篇茅献彪
  • 4篇陈铭威
  • 3篇吴立新
  • 3篇万志军
  • 3篇陈涛
  • 3篇梁帅帅
  • 3篇郭文豪
  • 2篇王晓东
  • 2篇陈华
  • 2篇张帅
  • 2篇卢鑫
  • 2篇崔廷锋
  • 2篇王震

传媒

  • 7篇采矿与安全工...
  • 4篇煤炭技术
  • 4篇煤炭高等教育
  • 4篇煤炭工程
  • 4篇煤炭学报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煤炭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煤矿安全
  • 1篇中国矿业
  • 1篇矿山压力与顶...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科技纵览
  • 1篇能源与环保

年份

  • 3篇2025
  • 22篇2024
  • 11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1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井窄煤柱沿空掘巷合理掘进时机与控制技术
2024年
针对深井窄煤柱沿空掘巷掘进时机无据可依及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困难等问题,采用现场实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深井窄煤柱沿空掘巷合理掘进时机与控制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现场微震监测数据拟合分析,沿空巷道掘进时机为1502工作面回采结束后51 d;同时,建立了1502工作面数值计算模型,监测了1502回风巷帮部垂直应力-时步变化,并与实测垂直应力-时间变化相对应,给出了模型运算时步与现实时间的对应关系,据此得出巷道合理掘进时机为1502工作面回采结束后85 d。综合以上结果,确定1503回风巷掘巷时机为1502工作面回采结束后85 d。针对1503回风巷提出了4种支护方案,分析了不同支护方案下围岩变形、应力分布特征,优选出最佳支护方案为顶板锚杆间排距920 mm×900 mm,顶板锚索间排距1700 mm×900 mm。结果显示,采用该支护方案后,巷道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136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173 mm,巷道支护效果良好。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深井窄煤柱沿空掘巷掘进时机确定及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
师鑫范钢伟苏博文高涵肖延庆
关键词:深井沿空巷道控制技术
顶板预加固锚注超前支护技术研究及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针对破碎顶板回采巷道单体液压支柱超前支护围岩控制效果差的问题,以新田煤矿1902工作面带式输送机运输巷破碎顶板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单体液压支柱与注浆锚索的超前支护效果,研究了不同注浆锚索超前支护参数下围岩变形规律,提出了合理的注浆锚索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注浆锚索超前支护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单体液压支柱大幅减小;巷道超前段围岩变形量随注浆锚索长度、每排数量和预紧力增大而减小,随排距增大而增大。现场工程应用表明:采用注浆锚索超前支护后,注浆浆液在顶板中扩散性良好,巷道超前段顶最大底板移近量为234 mm,最大两帮移近量为205 mm,表现出良好的围岩控制效果。
王晓鹏范钢伟张东升柴宇剑陈祖国倪惠宁
关键词:超前支护注浆锚索
采动覆岩固液耦合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开发与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将荧光检漏剂和实验紫外灯应用到物理模拟系统中,开发出新型采动覆岩固液两相运移可视化模拟系统,解决了以往固液耦合实验中开采覆岩裂隙及地下水流场演变不可视或可视程度差的难题。同时,以单轴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作为相似材料的关键指标,试制出新型的固液耦合相似材料,并基于SPSS软件分析了材料组分对相应指标的影响显著度。将此相似材料实验模拟系统应用于新疆伊犁一矿首采区覆岩移动规律分析中,检验了相似材料的适用性及该模拟开发系统的可靠性。
范钢伟张世忠张东升陈铭威
关键词:相似材料可视化物理模拟
一种基于关联性学习的高效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
一种基于关联性学习的高效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收集矿井资料得出影响煤矿区的主要影响因子序列并作为相关因素序列,将导水裂隙带高度作为原始数据序列,对原始数据序列及相关因素序列累加处理与灰色关联学习,得出各个影响因素对系统...
缪燕子黄月张东升范钢伟
一种地表裂隙带发育注浆封堵防塌陷固定导管
本发明涉及裂缝注浆封堵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地表裂隙带发育注浆封堵防塌陷固定导管,包括车板和浇筑筒,浇筑筒的顶部设置有加料管,车板的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车轮,浇筑筒的底部连通有浇筑导向机构,浇筑导向机构的底部连通有导管机...
陈梁张东升范钢伟王旭锋张炜茅献彪张世忠范张磊
一种基于随钻测试的围岩综合劣化度实时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钻测试的围岩综合劣化度实时评价方法,包括获取随钻参数钻进时间t、钻机扭矩M、钻头转速N、推进力F和钻进速度V、单位体积岩石切削能量E<Sub>η</Sub>;将实时获取的随钻参数输入LS‑SVM非线...
范钢伟骆韬张东升敦思勤许广正岳鑫孔子涵
巨厚冲积层薄基岩综放开采覆岩移动规律被引量:9
2014年
巨厚冲积层薄基岩条件下,综放开采工作面经常出现异常来压,给顶板控制提出了较大的挑战。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了600m厚冲积层、不同基岩厚度条件下的顶板变形破坏特征,得出基岩厚度小于120m时,覆岩可能出现全厚切落现象;揭示出巨厚冲积层在运动变形过程中具有整体性且难以形成稳定的强承载结构;现场实测出了工作面异常来压规律,证明了巨厚冲积层和薄基岩结构间的关系。该研究成果为类似条件下的综放面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借鉴。
张东升范钢伟张帅王红张鑫
关键词:综放开采巨厚冲积层薄基岩支护阻力
薄煤层长壁工作面煤尘分布特征及其防治被引量:3
2011年
以小青矿W2-713刨煤机长壁工作面为试验基地,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技术,分析出工作面不同位置风流速度分布特征,得出了薄煤层刨煤机长壁工作面的高速风流区和低速风流区的位置;模拟得出了刨煤机、移架、工作面转载机、破碎机等不同产尘源的煤尘分布特征及其对井下环境的影响机理;通过对薄煤层刨煤机长壁工作面定向喷雾除尘的模拟分析,证明定向喷雾除尘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工作面整体降尘效果,还有利于消除工作面刨煤机附近高浓度瓦斯积聚。
张东升邱家轩范钢伟任天祥刘士春
关键词:刨煤机CFD数值模拟
一种釆动覆岩固液耦合三维无损监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釆动覆岩固液耦合三维无损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实验架、电法监测系统、氡气探测系统和热红外监测系统,在模型正表面不同层位布置若干条位移测线,在模型上表面沿工作面方向等距布置若干条并行电法监测系统测线,在模型上...
张东升范钢伟梁帅帅马立强王旭锋张炜张世忠
文献传递
基于上部薄煤层钻式采煤的下部煤层高位充填开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上部薄煤层钻式采煤的下部煤层高位充填开采方法,涉及充填开采技术领域,适用于上部煤层为薄煤层的近距离煤层群,主要依靠上部薄煤层钻采、下部煤层综采以及高位充填协同作业实现近距离煤层群的绿色高效开采,包括以下步...
张东升柴宇剑范钢伟张文辉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