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耿
- 作品数:19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体育新闻标题被引量:3
- 2007年
- 本文以功能语法中的语境理论及三大元功能理论为基础,以中文报纸上体育新闻标题为对象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体育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以及语境差异对新闻标题的影响。
- 王耿
-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元功能体育新闻标题
- 基于语料库的文革消亡词语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文革十年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动的一个时期,同时也是汉语词语的一次爆发期,出现了大量极富时代色彩的"文革词语",但这些曾经高频、大量出现的词语现在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趋近于消亡。本文拟在《人民日报》数据库的基础上,分析这些几近消亡的文革词语在形式、语义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探究其走向消亡的原因。
- 曾李王耿
- 关键词:文革词语消亡
- 方言自感词“V人”的“表里值”及其情感偏向被引量:2
- 2013年
- 方言自感词"V人"的研究从1984年起已经持续了近30年,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通过跨方言的比对,揭示"V人"词族的形式、语义特征及分类,并尝试从语言外部解释此族词语情感偏向的成因。
- 王耿
- 论时点时间词的时量因素
- 2014年
- 时点、时段是时间范畴中两个重要的概念,现代汉语中表达这两个概念的通常为时点时间词语和时段时间词语。为了区分这两类词语,诸多学者给出了标准。然而由于人们对时点时间词中的时量因素认识不够,使得某些时间词语出现'似点似段'的混沌现象。因此,本文将揭示蕴藏在时点时间词语中的时量因素,并对一些'似点似段'的混沌现象进行解释。
- 王耿
- 论核心连贯型“当X时”的形式、功能及语值被引量:3
- 2013年
- "当X时"是汉语中用于时间定位的常见结构,通常揭示后续小句中事件的发生、持续、完结的时间。该结构的包容性很强,X的情况非常复杂,往往不只含有一个谓词核心,而且核心与核心之间具有多种逻辑语义关系。含有连贯核心的"当X时"可称为核心连贯型结构。根据X中核心动词有无共同的主语,可分为多核共层的"当X时"和多核异层的"当X时"两大类,再根据X有无核距、有无标记可分为四小类,涵盖连贯复句和连动句这两类句子。核心连贯型"当X时"有特殊的表达功能:揭示后续中心小句的时间位置,同时也具有很强的陈述性。这种结构在语篇中可以起到保持语篇连贯以及凸显表述焦点的作用。
- 王耿
- 关键词:连动句
- “貌似”的语法化及其传信义的演变被引量:9
- 2014年
- "貌似"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流行语,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近两千年的漫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貌似"经历了"跨层结构——主谓短语——动词——副词"的演变,同时,"貌似"的传信义也在发生着变化,并在言语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先从历时角度廓清"貌似"的词汇化及副词化过程,然后探讨其传信义的演化。
- 王耿刘云
- 关键词:词汇化副词化
- 新冠疫情期间高职生心理韧性与家庭行为的关系 ——焦虑的中介效应
-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传播到扩散,再到爆发只用了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对整个社会秩序造成了巨大破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民众的心理健康,大批民众只能终日待在家中,与家人相伴由此产生了日益增多的家庭行为问题。本研究中将新冠...
- 王耿
- 关键词:心理韧性焦虑
- 文献传递
- 论汉语时间短语“介X时”
- 本文以汉语中的时间短语“介X时”为研究对象,采用“两个三角”和“主观视点”等理论对该短语进行共时和历时检视,从共时层面探讨该短语的组配方式、语义功能及语用价值,从历时角度梳理该短语的发展脉络,在研究过程中对“主观视点”理...
- 王耿
- 关键词:语义
- 文献传递
- 现代汉语自感词语模“V人”研究
- 现代汉语自感词“V人”的研究从1984年起已经持续了近三十年,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但也遗留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两个三角”为理论框架,结合心理学有关知识,并运用词语模和词法模式等理论对现代...
- 王耿
- 关键词:词语模词汇化
- 文献传递
- “S(是)会VP的”句式的形成被引量:3
- 2011年
- 本文重点分析"S(是)会VP的"句式的相关特征,以及这种句式从表示"对现实能力的确认"到表示"对非现实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推测"的变化过程。在共时描写和历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S(是)会VP的"句式的形成,实际上是判断句从"能力"到"可能性"的主观化过程。
- 龙海平王耿
- 关键词:判断句主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