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民

作品数:74 被引量:322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关节
  • 19篇软骨
  • 10篇关节软骨
  • 9篇缺损
  • 8篇细胞
  • 8篇骨缺损
  • 8篇骨折
  • 8篇关节炎
  • 7篇软骨细胞
  • 7篇膝关节
  • 7篇明胶
  • 7篇基质明胶
  • 7篇骨基质
  • 7篇骨基质明胶
  • 7篇骨细胞
  • 6篇腰椎
  • 6篇骨关节
  • 5篇膝关节软骨
  • 5篇疗效
  • 5篇骨关节炎

机构

  • 58篇西安交通大学...
  • 25篇西安交通大学
  • 9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陕西能源职业...
  • 1篇陕西省疾病预...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市儿童医...
  • 1篇西安市第一医...
  • 1篇榆林市第一医...

作者

  • 69篇王民
  • 18篇刘淼
  • 16篇杨益民
  • 16篇王莹
  • 13篇王栋琪
  • 9篇韩学哲
  • 9篇曹峻岭
  • 8篇王锦秋
  • 8篇宋红星
  • 7篇李新友
  • 6篇赵光辉
  • 5篇毕乃贵
  • 4篇张银刚
  • 4篇丰艳梅
  • 4篇尹战海
  • 4篇郭雄
  • 4篇闫堃
  • 4篇王辉
  • 3篇张增铁
  • 3篇杨康平

传媒

  • 9篇陕西医学杂志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西安医科大学...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医药导报
  • 3篇西北药学杂志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医药与保健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10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 6篇2001
  • 1篇2000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薄层扫描法测定血清中胺碘酮的浓度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建立血清中胺碘酮的测定方法。方法用TLC法,以含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硅胶60GF254为固定相,无水乙醇-氨水(50:1)为展开剂,检测波长λs=242nm。结果胺碘酮的点样量在0.5—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69),平均回收率为95.79%±3.04%。结论所建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胺碘酮的常规血药浓度监测。
王锦秋王民丰艳梅王春梅
关键词:胺碘酮薄层色谱法血药浓度监测血清
脊髓损伤大鼠膝关节软骨IL-1、BMP-2表达及肢体功能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大鼠膝关节软骨BMP-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和IL-1(interleukin-1)的表达及分布特点,探讨脊髓损伤后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对膝关节软骨退变的影响。方法清洁级3月龄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spinal cord injury,SCI) 18只、对照组18只。脊髓损伤组采用改良的Allen打击法建立模型,对照组仅行T10椎板切除术。分别在术后第1,2,3,4,5,6周观察大鼠后肢感觉运动功能恢复的情况,并记录结果。术后第1,3,6周取大鼠膝关节软骨常规石蜡包埋及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MP-2和IL-1阳性细胞表达及分布特点。结果改良Rivlin斜板实验结果显示,损伤后第1周是运动功能下降最明显时期,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伤后6周的恢复期内,对照组BBB(Basso Beattie and Bresnahan)评分高于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伤后第1周关节软骨IL-1阳性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第3周BMP-2阳性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第6周时IL-1与BMP-2的阳性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脊髓损伤早期关节软骨中IL-1表达较强;随着神经功能的恢复BMP-2的表达逐渐增强。改良Rivlin斜板实验可作为脊髓损伤后大鼠一般行为的观察指标,BBB评分可作为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的评价方案。
王莹王辉杨益民任志伟王民
关键词:脊髓损伤关节软骨IL-1BMP-2
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NO、TNF-α、IL-1β、IL-6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研究NO、TNF α、IL 1β、IL 6在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意义。 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 ,对2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突出椎间盘组织iNOS、TNF α、IL 1β、IL 6的表达进行检测 ,并取 12例健康成人 (尸体 )正常椎间盘作为对照。结果  2 0例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 ,iNOS、TNF α、IL 1β、IL 6表达阳性分别为 16、15、12、11例 ,其中 9例为四种细胞因子均表达阳性。 12例正常椎间盘组织中无表达阳性细胞。结论 突出腰椎间盘可产生上述细胞因子 ,阳性细胞主要以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及淋巴细胞为主 。
王民李新友刘淼赵太茂韩学哲王栋琪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NOIL-1Β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
无线市话短消息系统新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王民
关键词:无线市话短消息中心MAP协议
大骨节病游离体软骨Bcl-2及Caspase-8的表达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因子在大骨节病关节游离体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50例成人大骨节病游离体软骨和10例正常对照关节软骨。采用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碱性磷酸酶(B-SA)免疫组化法染色,观察成人大骨节病游离体软骨和对照组关节软骨Bcl-2、Caspase-8阳性细胞表达率与分布特点。结果 (1)大骨节病游离体软骨细胞Bcl-2及Caspase-8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40±8.78)%和(67.54±12.29)%,显著高于对照组关节软骨细胞Bcl-2及Caspase-8阳性表达率[(12.25±1.58)%和(24.70±4.35)%]。(2)Bcl-2与Caspase-8参与了大骨节病游离体软骨细胞的凋亡。(3)Bcl-2与Caspase-8阳性表达细胞主要发生在深层肥大的软骨细胞,或者临近深部骨组织的细胞。结论大骨节病游离体软骨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因子Caspase-8及Bcl-2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Caspase-8的促进细胞凋亡作用较Bcl-2的抑制凋亡作用占优势。
王莹郭雄张增铁王民王世捷
关键词:大骨节病凋亡CASPASE-8BCL-2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6例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接受的手术方式将46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行尺骨截骨及环状韧带重建术,对照组患者行尺骨截骨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MEPI)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MEPI为(62.6±3.5)分,对照组术前MEPI为(64.1±3.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MEPI为(96.4±3.3)分,对照组MEPI为(90.7±2.8)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桡骨头半脱位,对照组出现5例桡骨头半脱位,3例桡骨头全脱位,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骨截骨及环状韧带重建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术后并发症少,效果优于单纯行尺骨截骨术。
汪兵王民
关键词:陈旧性孟氏骨折肘关节功能
可吸收螺钉加粗丝线治疗髌骨骨折38例
2006年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应用方式。方法:选择1998年5月至2004年5月共38例闭合性髌骨骨折,男26例,女12例,左侧16例,右侧22例,用两枚长度不等可吸收螺钉加粗丝线固定,同时用石膏托固定下肢2周。结果:术后2周开始部分功能锻炼,5周后膝关节功能达0~90度,全部病例术后随访3~24个月,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该方法固定效果好,容易操作,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同时可以避免二次手术。
赵光辉王民杨益民
关键词:髌骨
156例癫癎患者治疗药物浓度与不良反应监测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分析抗癫癎药物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间的关系,探讨其安全使用问题。方法对156例发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并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肝功能异常者53例,体质量增加者74例,记忆力降低、学习能力减退12例,精神萎靡、乏力、嗜睡者5例,全身大面积皮疹3例(均服用卡马西平),全身不自主抽搐1例,脱发2例,凝血障碍导致鼻出血3例,牙龈增生1例,中毒2例。结论癫癎患者治疗过程中有必要加强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监测,保证用药安全。
王锦秋王民丰艳梅蔡艳张抗怀
关键词: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监测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价值的探讨
2001年
王民韩学哲李新友杨康平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可吸收内固定物
人退变腰椎间盘中细胞凋亡与Bax及半胱胺酸蛋白酶蛋白3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检测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细胞密度、细胞凋亡率以及Bax和半胱氨酸蛋白酶蛋白3(Caspase-3)的表达,为深入了解人腰椎间盘退变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并为将来通过生物学方法延缓腰椎间盘退变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实验组30个椎间盘标本(L2~S1)来自27例行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手术自愿捐赠的患者,男18例,女9例;年龄30~72岁,平均51.09岁。所有病变节段均经MRI证实,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椎间盘造影、胶原酶髓核溶解或椎间盘激光汽化术。对照组20个标本(L2~S1)来自5例青年男性意外死亡者新鲜尸检腰椎间盘;年龄24~37岁,平均30.83岁。采用HE染色观察凋亡软骨细胞、凋亡小体和细胞密度,TUNEL染色法检测人腰椎间盘中的凋亡细胞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ax及Caspase-3表达,图像分析Bax及Caspase-3的平均灰度值。结果HE染色示对照组、实验组软骨终板和髓核内的平均细胞密度分别为(17.16±1.22)、(12.41±0.95)个/HP,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染色观察示对照组的软骨终板与髓核内的平均凋亡细胞率为6.97%±0.92%,低于实验组的12.59%±0.95%(P<0.01)。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对照组髓核内Bax、Caspase-3染色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1.02%±1.18%和9.01%±1.00%,均低于实验组的19.29%±1.18%和15.07%±0.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腰椎间盘髓核内Bax、Caspase-3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87.33±7.88和185.68±3.26,实验组分别为124.98±6.69和160.13±4.3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全部腰椎间盘标本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腰椎间盘凋亡细胞率与细胞密度间成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8和-0.93(P<0.01);两组髓核内Bax、Caspase-3阳性细胞率与凋亡细胞率之间成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和0.91(P<0.01)。结论细胞密度下降参与了人腰椎间盘的退变过程,Bax和Caspase-3的表达上调在人腰椎�
王栋琪刘淼宋焕瑾王民杨康平张银刚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细胞凋亡BAX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