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大菊

作品数:57 被引量:304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毒性
  • 10篇药物
  • 9篇抗菌
  • 8篇液相色谱
  • 8篇色谱
  • 8篇相色谱
  • 7篇液相色谱法
  • 7篇色谱法
  • 7篇高效液相
  • 7篇高效液相色谱
  • 7篇高效液相色谱...
  • 6篇喹赛多
  • 6篇菌药
  • 6篇抗菌药
  • 5篇毒性研究
  • 5篇药物动力学
  • 5篇肌肉
  • 4篇亚慢性毒性
  • 4篇药物残留
  • 4篇肉鸡

机构

  • 54篇华中农业大学
  • 7篇湖北省医药工...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2篇湖北大学
  • 2篇动物有限公司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武汉生物工程...
  • 1篇山东轻工业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莱阳农学院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湖北省畜牧局

作者

  • 57篇王大菊
  • 16篇周诗其
  • 13篇袁宗辉
  • 11篇邱银生
  • 10篇范盛先
  • 9篇汪纪仓
  • 7篇操继跃
  • 6篇黄玲利
  • 6篇高小龙
  • 4篇艾霞
  • 4篇孔科
  • 4篇叶冬青
  • 4篇陈品
  • 4篇张旭
  • 4篇贾珍容
  • 4篇王旭
  • 3篇刘书庆
  • 3篇伍金娥
  • 3篇方桂杰
  • 2篇凌飒

传媒

  • 15篇华中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兽药杂志
  • 5篇中国兽医学报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毒理学杂志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动物保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兽医科技
  • 1篇饲料工业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天津农学院学...
  • 1篇山东轻工业学...
  • 1篇中国药师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年份

  • 2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8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89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吡喹酮在黄牛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1992年
选用成年健康黄牛9头,将吡喹酮给其中5头单剂量(30 mg/kg)口服,4头单剂量(10 mg/kg)静脉注射。定时从颈静脉采血,用HPLC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数据经处理得出口服吡喹酮的药动力学参数平均为:C_(max)=0.54μg/ml,T_(max)=4.31 h,T_(1/2ke)=1.53 h,T_(1/2kel)=7.73 h,AUC=8.68μg/ml·h。而静注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平均为T_(1/2α)=0.22 h,T_(1/2β)=1.27 h,V_d=0.12L/kg,AUC=9.13μg/ml·h。结果表明:黄牛口服吡喹酮吸收慢且不规则,达峰时间长,血药浓度低,半衰期长。而静注则血药浓度高,消除快,维持短。粉剂口服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07%。
王大菊谢慧心操继跃
关键词:吡喹酮药物动力学黄牛
盐酸沙拉沙星(sarafloxacin)在鸡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被引量:3
2002年
2组健康艾维因肉鸡各 8只 ,体重 (1.6 6± 0 .11) kg,研究了对其单剂量 (10 mg/kg,以沙拉沙星碱计 )静注和口服盐酸沙拉沙星后的药动学及其生物利用度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沙拉沙星的浓度。结果表明 :静注盐酸沙拉沙星溶液后 ,血清药物浓度经时过程符合无吸收因素二室模型 ,其消除半衰期 (t1 / 2β)、总体清除率 (CLB)、表观分布容积 (Vd)和药时曲线下面积 (AU C)分别为 (2 .6 78± 0 .5 0 6 ) h、(1.339± 0 .35 1) L/kg· h、(5 .15 9± 1.5 5 4) L/kg和(7.85 3± 1.731) mg/L· h;口服盐酸沙拉沙星片后 ,药时数据呈有吸收因素一室模型 ,其吸收和消除半衰期 (t1 / 2 ka,t1 / 2 ke)、血清峰浓度 (Cmax)、达峰时间 (T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分别为 (0 .2 87± 0 .117) h、(5 .381± 1.44 6 ) h、(0 .478± 0 .196 ) mg/L、(1.2 2 9± 0 .439) h和 (4 .0 6 0± 1.178) m g/L· h,生物利用度为 (5 1.70± 15 .0 0 ) %。
王大菊邱银生周诗其周利娟李名义
关键词:盐酸沙拉沙星药物动力学生物利用度抗菌药物
喹赛多体外抑菌试验被引量:24
2000年
用管碟法测定喹赛多对 9种共 1 5株畜禽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喹赛多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对鸡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为 0 .6 2 5 μg/ml、鸡巴氏杆菌为 1 .2 5 μg/ml、金色葡萄球菌为 2 .5 μg/ml,可见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作用略强于革兰氏阳性菌。其抑菌活性比金霉素弱 ,与喹乙醇相近 ,比磺胺二甲嘧啶强。结果表明 ,喹赛多是一种较强的抑菌剂 。
范盛先袁宗辉王大菊孔科陈品马敬忠
关键词:喹赛多管碟法抑菌活性体外试验饲料添加剂
动物性食品中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
目的建立肉、蛋、奶、蜂蜜和蜂王浆中洛硝唑(RNZ)、甲硝唑(MNZ)、替硝唑(TNZ)、奥硝唑(ONZ)、噻克硝唑(SNZ)、地美硝唑(DMZ)和羟基地美硝唑(DMZOH)等硝基眯唑类药物单残留或多残留检测方法,并通过动...
王大菊王旭刘书庆艾霞汪纪仓高小龙
关键词:硝基咪唑类蜂产品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体内的替硝唑被引量:5
2002年
建立了鸡血浆和肌肉中替硝唑 (Tinidazole,TNZ)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 C)测定法。采用 Shim adzu L C- 6 A型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YWG- C1 8柱 ,UV检测器 ,以甲醇 /水 (32∶ 6 8)为流动相 ,流速 0 .8m L/ m in,波长 318nm,室温测定。用二氯甲烷萃取血浆和肌肉中 TNZ。结果表明 ,TNZ的最低检出限为 0 .0 12 5 mg/ L,在血浆和肌肉中的最低定量限分别为 0 .0 2 5 mg/ L和 0 .0 2 5μg/ g。其质量浓度在 0 .0 2 5~ 6 4mg/ L范围内与色谱峰高呈良好线性关系 (r=0 .9999)。TNZ质量浓度为 0 .0 2 5、1.6、6 4mg/ L 时 ,日内相对标准差小于 5 % ,日间相对标准差小于 10 % ,在血浆和肌肉中的回收率分别为 98.0 0 %、91.88%、96 .17%和 90 .0 0 %、99.0 6 %、92 .5 4%。该方法灵敏、快速、简便 ,适用于
王大菊王旭邱银生杨尔宁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血浆肌肉
氟苯尼考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菌后效应被引量:10
2006年
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氟苯尼考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抗菌药后效应(PAE)、抗菌后亚抑菌浓度效应(PA-SME)及亚抑菌浓度效应(SME)。结果显示:氟苯尼考在2~8MIC(μg/mL)范围内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PAE为1.31~5.01h,PA-SME为1.66-24.20h,SME为0.05~1.31h;其PAE受药物浓度、细菌接触时间及接种量的影响。结果提示:临床应用氟苯尼考治疗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时,应结合药代动力学参数和MIC及PAE,制订给药方案。
张旭王大菊伍金娥
关键词:氟苯尼考
喹赛多对家禽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5
2003年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喹赛多对家禽6种13株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喹赛多对家禽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鸡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抑菌活性最明显,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 62、1 25和0 62μg/mL.该药对大肠杆菌还表现出杀菌活性,最小杀菌浓度(MBC)≥80μg/mL.喹赛多抗菌活性与喹乙醇相近,强于磺胺二甲嘧啶,比盐酸金霉素略差.这些结果表明,喹赛多是一种活性较强的抑菌剂,可推荐用作家禽常见病原菌感染的预防药物.
黄玲利袁宗辉范盛先刘登才陈品王大菊
关键词:喹赛多家禽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
猪和鸡可食性组织中氨苄青霉素残留的微生物学检测法被引量:21
2004年
为监控氨苄青霉素 ( Ampicillin,AMP)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 ,建立了 AMP在猪肌肉、肝脏、肾脏和鸡肌肉组织中残留的微生物学检测法。组织样品用 1%磷酸盐缓冲液 ( p H6 .0 ) 5倍稀释并提取。以藤黄微球菌 ( Micrococcus lutea)CMCC( B) 2 80 0 1为工作菌 ,用微生物学杯碟法测定提取液中 AMP的浓度 ,并选择各类代表抗菌药进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 :AMP的最低定量限在缓冲液和组织中分别为 0 .0 0 5 mg/ L和 0 .0 2 5μg/ g,标准曲线和组织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分别在 0 .0 0 5~ 0 .0 4 m g/ L 和 0 .0 2 5~ 0 .1μg/ g之间。组织中 AMP的回收率多在 90 %以上 ,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 5 %和 15 %。在 MRL( 0 .0 5 μg/ g)浓度时 ,AMP与阿莫西林和青霉素分别有 80 .4 3%和 86 .4 3%的交叉反应。表明该方法快速、灵敏、简便 ,各参数均符合兽药残留检测要求 ,与其他抗菌药无交叉反应 ,适用于测定AMP在猪和鸡组织中的残留。
张可煜王大菊袁宗辉范盛先
关键词:氨苄青霉素微生物学检测药物残留
齐多夫定对原代大鼠肝细胞的毒性评价
2007年
采用二步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苔盼蓝拒染试验测定细胞活力,活力达85%以上者用于实验。将肝细胞分为4组(药物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接种于各培养板(3×105个/ml):96孔板每孔200μl,每一剂量8个平行;24孔板每孔1ml,每一剂量6个平行;6孔板每孔2.5ml,每一剂量2个平行。各板置37℃、体积分数为5%的CO2培养箱培养4h,弃上清。药物剂量组分别加入齐多夫定(AZT)10、5.00、3.30、2.00、0.40和0.08mmol/L,阳性对照组加入四氯化碳(CCl4)10、2、0.5mmol/L,阴性对照组加入体积分数为1%的二甲基亚砜(DMSO)的DMEM,空白对照组加入DMEM培养液。96孔板于加样后6、12和24h测定细胞活性,24孔板于加样后6和12h收集培养上清,测定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6孔板加样后12h将细胞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AZT和CCl4剂量分别高于3.3和2mmol/L时,在6、12和24h均能显著降低细胞活力(P<0.05),在6、12h对AST、ALT、LDH的释放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CCl4剂量为10mmol/L时可使细胞变小、细胞膜破裂及核碎裂,AZT剂量在3.30mmol/L以上时可引起部分细胞膜破裂、核浓缩,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表明,AZT剂量高于3.30mmol/L时有肝细胞毒性作用,且24h内不可逆,AZT毒性明显低于CCl4。
贾珍容邱银生王大菊顾性初王程
关键词:大鼠肝细胞原代培养齐多夫定细胞毒性
蜂产品中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样品经盐酸稀释(蜂王浆另加氯化钠和正己烷去脂),磷酸二氢钾调节pH值后用二氯甲烷提取,盐酸反萃,过SCX SPE柱,磷酸氢二钾溶液(pH 8.8)洗脱,洗脱液用二氯甲烷萃取.紫外320 nm处检测,建立了检测蜂蜜和蜂王浆中甲硝唑、洛硝唑、地美硝唑、替硝唑、奥硝唑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检测蜂蜜和蜂王浆中5种硝基咪唑药物的检测限为0.01μg.g-1,定量限为0.001μg.g-1,平均回收率范围各自为59.2%-70.6%和54.9%-69.1%,变异系数分别小于18%和16%,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残留检测的要求.
高小龙王大菊汪纪仓张泽英
关键词:蜂蜜蜂王浆高效液相色谱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