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汉
- 作品数:25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氨磷汀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氨磷汀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的疗效、副反应及预后转归。方法:15例MDS患者,RA型12例,RAEB型3例,患者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0-80岁,中位数年龄46岁,病程6月-3.5年。所有病例均有...
- 陈怡胡旭东沈志坚俞康王光汉
- 文献传递
- 短程化疗期间抗结核药物副作用观察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短程化疗期间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方法 对 2 0 0 2~ 2 0 0 3年在我结核门诊确诊并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 14 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短程化疗期间使用抗结核药物共有 35例 (2 4 6 % )发生副作用 ,其中肝损害及胃肠道症状发生率较高 ,多发生在抗结核治疗 2周内。轻者不需要改变治疗方案而加用保肝等治疗 ,重者需停用抗结核药物并加用保肝等治疗 ,35例患者副作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并最终完成化疗。结论 掌握抗结核药物副作用产生的种类、频率、时间和防治对策 ,不仅能够及时、有效的判断是何药物引起的副作用 ,并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等 ,确保抗结核治疗顺利完成 ,而且还可及时发现、处理这些严重副作用 。
- 杨海玉王光汉俞康缪昌东
-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副作用短程化疗抗结核治疗
- 血清SIL-2R在AL不同病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999年
- 在肿瘤及免疫性疾病中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已倍受重视,为了解急性白血病(AL)不同类型、不同病期SIL-2R的表达,我们对60例急性白血病血清SIL-2R进行了检测,并探讨其变化和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所有60...
- 王光汉江松福王明山张君丽王瓯晨
-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SIL-2R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3例及文献复习
- 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3例 ALCL 均经手术取活检,病理明确诊断,给予联合化疗。结果 3例 ALCL 患者均以淋巴结肿大起病,分期为Ⅲ~Ⅳ期, 2例患者有骨髓累及和 B 症...
- 梁彬江松福孙岚王光汉俞康
- 文献传递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3例及文献复习
- 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3例 ALCL 均经手术取活检,病理明确诊断,给予联合化疗。结果:3例 ALCL 患者均以淋巴结肿大起病,分期为Ⅲ~Ⅳ期,2例患者有骨髓累及和 B 症...
- 梁彬江松福孙岚王光汉俞康
- 关键词:淋巴瘤化疗预后
- 文献传递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血小板相关抗体、膜糖蛋白表达的关系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观察ITP患者不同年龄组中PAIg升高的类型及CD 41a和CD 62p的血小板阳性率和荧光强度。方法:采用 ELJSA法对 220例 ITP患者进行 PAIgG、M、A测定,其中 4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CD 41a和 CD 62 p血小板阳性率及荧光强度。结果:PAIgG、M、A均升高在三组中占大多数,PAIgG、M升高,青中年组高于其它二组,单纯 PAIgG升高,儿童组高于其它二组。CD 41a和 CD 62 p血小板阳性率及荧光强度,儿童组高于其它二组。CD 41a和 CD 62 p双阳性血小板儿童组、青中年组高于老年组。结论: P以 PAIgG、M、A三者均升高为主要类型, CD 41a血小板阳性率及荧光强度在 ITP中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CD 62 p也有同样的趋势。
- 张君丽俞康沈志坚胡晓霞王光汉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相关抗体
- ID-A强化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血液学观察
- 1999年
- 胡旭东俞康王光汉张君丽周海岚江松福陈怡
- 关键词:阿糖胞苷白血病急性血液学
-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35例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陈怡胡旭东钱红兰张君丽王光汉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病理学影像学检查
- 氢醌对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核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为了研究氢醌(hydroquinone,HQ)对细胞激活剂佛波酯(PMA)导致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核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与苯的血液学毒性的关系。用体外培养法获得骨髓基质细胞,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分别用NF-κBP6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TransAMP65试剂盒测定了用不同浓度的氢醌加激活剂PMA刺激后的骨髓基质细胞NF-κB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各组细胞加入HQ后,与对照组相比,P65蛋白由细胞核转回至胞核周围的细胞浆,染色呈弱阳性;不同浓度的HQ作用不同时间后NF-κB活性测定结果与对照组间具有明显差异;各组之间相比,100μmol/L的HQ作用72小时对NF-κB的抑制作用最明显;而0.1μmol/L的HQ几乎无抑制作用。结论HQ可抑制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核转录因子的激活,并且随HQ浓度和作用时间而增强,推测可能与苯的造血微环境毒性有关。
- 杨海玉杨建国王光汉俞康
- 关键词: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氢醌核转录因子
- 氨磷汀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临床观察
- <正>目的观察氨磷汀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的疗效、副反应及预后转归。方法 15 例MDS患者,RA型12例,RAEB型3例,患者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0—80岁,中位数年龄46 岁,病程6月~3.5年。所有...
- 陈怡胡旭东沈志坚俞康王光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