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家华

作品数:110 被引量:680H指数:15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98篇医药卫生
  • 4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6篇动脉
  • 25篇心病
  • 25篇心脏
  • 23篇冠状
  • 23篇冠状动脉
  • 21篇缺损
  • 21篇间隔缺损
  • 19篇冠心病
  • 19篇封堵
  • 17篇生命质量
  • 17篇病患
  • 16篇生命
  • 14篇量表
  • 14篇慢性病
  • 13篇心脏病
  • 13篇先天性
  • 13篇慢性病患者
  • 12篇心肌
  • 10篇生命质量测定
  • 9篇血管

机构

  • 89篇昆明医学院第...
  • 16篇昆明医科大学
  • 14篇昆明医学院
  • 10篇云南大学
  • 5篇广东医学院
  • 3篇云南省第二人...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昆明市第一人...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云南机电职业...
  • 2篇云南省阜外心...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云南交通职业...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阜阳市人民医...
  • 1篇昆明市儿童医...
  • 1篇国家心血管病...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106篇潘家华
  • 35篇喻卓
  • 28篇郭涛
  • 21篇顾云
  • 17篇万崇华
  • 16篇王钰
  • 14篇周兰清
  • 12篇张晓磬
  • 12篇刘红明
  • 12篇李晓梅
  • 11篇王启贤
  • 10篇赵玲
  • 10篇杨铮
  • 10篇骆志玲
  • 10篇叶青
  • 9篇王威廉
  • 9篇肖践明
  • 9篇彭云珠
  • 8篇张瑞云
  • 7篇段丽萍

传媒

  • 14篇云南医药
  • 10篇昆明医学院学...
  • 4篇心肺血管病杂...
  • 4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中国全科医学
  • 4篇中国心血管病...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国际心血管病...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民族民间...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计算机科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2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14篇2007
  • 1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稳定型心绞痛95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被引量:17
2000年
喻卓周兰清叶青潘家华张瑞云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UAP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26例高危冠心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评价高危冠心病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有效性、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2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在接受血管重建术或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作血流动力学支持,记录临床、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26例患者均存在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多支冠脉病变、高危险评分等高危因素。21例进行经皮冠脉介入、冠脉搭桥或溶栓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平均时间为91.7小时±13.5小时,有效率为76.9%(22/26),病死率为34.6%(9/26)。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安全、可靠,与冠脉血管重建术联合运用于高危冠心病患者,可减轻血流动力学障碍,改善患者预后。
潘家华王涛喻卓郭涛刘红明周学才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病死率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冠心病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 探讨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基本方法学要点.方法 纳入35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其中25例应用瑞士Storz Medical公司生产的震波治疗仪,进行体外心脏震波治疗,10例作为阳性对照.治疗前经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显像(MPI)识别存活心肌,定位缺血节段.治疗组分为2个亚组,A组(16例,29个节段)采用3个月完成9次治疗,第4个月随访;B组(9例,13个节段)采用1个月完成9次治疗,第2个月随访.治疗时经机载实时超声探头锁定缺血靶区,每个靶区实施-1~0~+1两两组合的9点治疗,每点发放200次脉冲,每次脉冲能量为0.09 mJ/mm2.整个过程行实时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随访采用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分级、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6 min步行距离(6MWT)和硝酸甘油用量行临床评估,采用收缩期峰值应变率(PSSR)和MPI评价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和血流灌注.结果 25例患者共42个缺血节段接受了9次震波治疗,血液动力学稳定,未出现心肌损伤、出血、栓塞等并发症;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NYHA、CCS心绞痛分级和硝酸甘油用量较少(P<0.01),SAQ评分、6MWT较高(P<0.05).治疗组治疗区域的静息态MPI评分和负荷态PSSR明显增高(P<0.01).A组负荷态MPI评分治疗后高于治疗前(1.21±0.86比0.83±0.80,P<0.01),缺血改善程度优于B组.对照组以上指标改变甚微.结论 初步研究表明,体外心脏震波治疗是一项无创、安全、有效的新型血管再生疗法,可以缓解患者心绞痛,提高运动耐量.
王钰郭涛蔡红雁马铁昆陶四明陈明清顾云潘家华肖践明赵玲杨西云羊超
关键词:心肌梗死体外心脏震波
非X线下、胸壁超声全程引导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应用研究
潘家华顾云王钰刘红明骆志玲喻卓沈艳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研究组11例患者手术即刻、术后3天及3月复查ASO位置回定,未见残余分流。无心律失常、房室瓣返流、心包填塞、封堵器脱落、栓塞等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入选患者在年龄、ASD最大径、AS0型号及术...
关键词: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导管超声胸壁
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LICD(V1.0)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疾病谱与医学模式的转变呼唤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多维角度来关注健康,生命质量这一体现整体性和以人为本的指标得到了高度重视,相应的测定量表开发成为基础和关键。鉴于已有的测定量表多为西方开发且大部分是散在开发,存在突出的问题有:①量表研究者各自为政,导致同一病种出现多个量表的情况,如报道的关节炎测定量表就达17个之多,使应用量表的学者在众多的量表面前束手无措。
万崇华万崇华杨铮李晓梅李晓梅丁元林杨铮潘家华张晓磬赵芝焕
关键词:量表生命慢性病
活动平板心脏负荷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83例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评价活动平板心脏负荷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83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 (无心肌梗死病史 )行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并于 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 ,将两者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 79.5 % ,特异性41.0 % ,阳性预测率 61.45 % ,阴性预测率 3 9.7% ,假阴性率 2 0 .5 %。中高危人群活动平板阳性预测率 82 .1%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 62 .7% ;低危人群活动平板阳性预测率 18.8%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 12 .5 % ,P<0 .0 0 5 ,可认为两组人群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结合冠心病易患因素综合分析 ,对确诊冠心病拟诊患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可为选择适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高危患者提供重要依据 ,提高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效率 ,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诊疗风险和卫生资源耗费。
辜云青陶四明郭涛潘家华肖践明汤亚明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
SF-36量表在测定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中的应用考评被引量:38
2006年
目的通过测定6种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对SF-36英国发展版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进行考评。方法用SF-36英国发展版对住院的6种慢性病患者进行生命质量的测定,分析包括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和区分效度;反应度。结果SF-36具有较好的信度,除SF外,各领域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重测信度系数均在0.7以上,SF的信度系数也在0.6以上。反应度分析显示,SF-36的反应度较好,但测量时间对反应度有一定的影响。SF-36的效度一般,特别是在VT、MH方面效度不佳。结论SF-36用于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评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应用于治疗效果评价时注意评价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李晓梅段丽萍万崇华周曾芬潘家华杨铮张晓磬
关键词:慢性病SF-36量表生命质量
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研究被引量:92
2005年
万崇华李晓梅赵旭东杨玉萍潘家华周曾芬杨铮张晓磬杨瑞雪高丽
关键词: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慢性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疾病
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173例分析被引量:49
1998年
对两种临时心脏起搏方法的效果和并发症作一分析。173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分别采用两种床旁临时起搏方法:即用球囊飘浮电极经静脉心内膜起搏169例,用钢丝电极剑突下经皮穿刺心内膜起搏4例。结果:用球囊飘浮电极经静脉心内膜起搏全部成功,起搏7(1~31)天,电极脱位6例经重新安置电极后恢复起搏;穿刺损伤胸导管1例。用钢丝电极剑突下经皮穿刺心内膜起搏4例,1例成功;3例因心脏停搏时间太久而失败。结论:两种临时心脏起搏方法急救不宜搬动的严重心律失常病人均有效。
周兰清潘家华喻卓阚瑞媛刘苓张瑞云梁立权
关键词:心脏起搏心律失常
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策略的哲学思考被引量:2
2012年
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具体临床特点;从医学实践出发选择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策略,并辩证地看待各种新技术、新器械。从而确定最有利于患者的治疗策略。
彭云珠郭涛潘家华赵玲
关键词:高龄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