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红保
- 作品数:38 被引量:211H指数:9
- 供职机构:黄河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水产种质资源整理整合项目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几种常见海藻饵料对虾夷扇贝增重效果的影响
- 2015年
- 通过用微绿球藻、孔石莼、角叉菜、裙带菜四组天然海藻饵料的投喂对比试验对虾夷扇贝增重效果进行评价。26d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投喂孔石莼的虾夷扇贝鲜体重增重率为99.78%±18.51%,均显著高于其余三种饵料组(P<0.05),干体重增重率为286.41%±68.13%,,显著高于其余饵料组(P<0.05)。对比结果显示,孔石莼饵料组对虾夷扇贝的增重效果显著,在扇贝育苗生产中可作为替用饵料与单胞藻混合使用。
- 贾秋红李文香陈晓霞李晓春白海锋殷旭旺沈红保
- 关键词:虾夷扇贝增重率
- 丹江陕西段春季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 2013年
- 2012年4~5月对丹江陕西段浮游动物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浮游动物种类为3门17种(属),密度为10~160ind/L,平均密度为100 ind/L。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为0.001 6~17.5 mg/L,平均生物量为9.023 mg/L。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该河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不稳定,易受外界的干扰。
- 张军燕张建军沈红保余斌任敬陈媛媛
-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 黄河河流生态恢复的目标被引量:2
- 2011年
- 黄河水电的开发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黄河生态系统造成了胁迫。该文就如何保护和恢复黄河生态系统展开分析,根据多年调查资料,设定了对黄河生态保护和恢复的目标,讨论了如何结合我国实际研究和实施黄河生态保护和恢复。
- 沈红保
- 关键词:黄河生态恢复
- 黄河上游渔业资源保护建议被引量:2
- 2010年
- 沈红保李科社
- 关键词:黄河上游渔业资源流域面积黄河河段上游河段来沙量
- 黄河生态调度对下游鱼类多样性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为评估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生态调度效果,选择其下游巩义段和利津段于2018—2020年鱼类繁殖期(4—6月)对鱼类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采集鱼类7目15科52种;鱼类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3.24~5.18,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48~0.57,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29~4.30,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81~0.92,两河段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统计量W均大于0;与2010—2011年相比,黄河下游鱼类群落多样性增加明显,群落结构趋于稳定,鱼类资源恢复良好。连续多年的黄河生态调度对下游鱼类资源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黄河利津段过河口洄游鱼类资源恢复较慢,建议进一步增加繁殖期入海水量,修复河口近海洄游鱼类栖息生境。
- 葛雷周子俊沈红保黄玉芳王益昌
- 关键词:生态调度繁殖期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黄河
- 大鲵虹彩病毒的PCR检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通过了解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GSIV)在EPC细胞接毒情况和PCR的实际检测情况,为大鲵的病毒检测提供必要判断依据和检测方法。通过细胞接毒和组织分离分别提取病毒质粒,进行普通PCR扩增,电泳分析,比较病毒细胞培养和组织直接提取结果。Gsiv病毒体外培养:经传代48h的EPC细胞,25℃培养,12h后可观察到CPE出现,24h病变明显,CPE达15%,48h后CPE可达70%,72h后细胞完全脱落;PCR检测:对3个样本分别从组织提取和经细胞扩增分离的病毒进行普通PCR扩增检测,经细胞培养扩增的3个样本全部呈阳性;经组织提取的3个样本,2个呈阳性,一个呈阴性;电泳观察,病毒的扩增产物在500bp左右。在体外环境下GSIV是高病力的一种病毒,对EPC细胞在25℃时效应时间为3d,普通PCR经组织的检出率低,经细胞培养扩增可提高检出率但耗时久,不利于实际生产中快速、准确诊断疫情的需要。
- 沈红保张建军张军燕李引娣陈媛媛
- 关键词:虹彩病毒PCR
- 西藏尼洋河鱼类组成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4
- 2008年
- 对尼洋河流域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获得鱼类19种,隶属于3目4科11属,其中以鲤科为11种,占总数的57.8%,为典型的高原型鱼类区系,结构简,多样性指数为0.985 6。区域内的主要经济鱼类主要有以下特点:1.种群年龄结构呈倒金子塔型,资源量可能呈下降趋势;2.长缓慢;3.性成熟晚,怀卵量低。
- 沈红保郭丽
- 关键词:渔业资源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
- 黄河上游鱼类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 黄河上游公伯峡至寺沟峡河段的鱼类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域渔业生态环境脆弱,鱼类组成简单,主要经济鱼类性成熟年龄偏晚,鱼类生长缓慢等。涉及国家保护性鱼类1种,地方性保护鱼类8种,采集鱼类标本16种属,以鲤科和鳅科鱼类为主,...
- 张建军沈红保
- 关键词:渔业环境生物多样性优势种可持续利用
- 文献传递
- 漂白粉清塘后最佳接种时间的探讨
- 2006年
- 漂白粉清塘后余氯的衰减和外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根据余氯的值来确定接种时间,这在生产上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漂白粉清塘后有效氯衰减为0.627mg/L时为小球藻的最佳接种时间,0.264mg/L为小新月菱形藻的最佳接种时间。
- 李引娣沈红保
- 关键词:漂白粉余氯
- 泾河水系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1
- 2015年
- 为了解渭河流域最大支流——泾河水系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状况,于2012年10月对该水系15个采样断面的浮游动物群落和水环境理化特征进行了调查,并运用Canoco 4.5软件对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进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泾河水系浮游动物种类共有28属42种,其中轮虫占主导,原生动物和桡足类次之,分别占种类总数的85.72%、7.14%和7.14%;游动物密度为0.9-36.0 ind./L,平均值为8.5 ind./L,生物量为0.001 1-0.042 5 mg/L,平均值为0.009 7 mg/L;浮游动物优势种有8种;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2.38,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为0.75;浮游动物密度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泾河水系各断面浮游动物可分为4大类群;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驱动泾河水系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形成的水环境因子为水温、海拔和河宽。基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根据物种多样性指数对泾河水系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泾河水系水质属于β-中污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需要加强流域生态建设及污染治理。
- 白海锋李丽娟项珍龙王博涵殷旭旺徐宗学沈红保问思恩
-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典范对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