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众
- 作品数:55 被引量:179H指数:8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艺术更多>>
- 建筑物上的信息表达技术被引量:3
- 2003年
- 建筑可以被作为信息媒体被用来保存和发布信息,并以这些信息与人们进行交流。本文介绍了建筑具有的多种表达信息的技术和手段,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
- 汤众
- 关键词:建筑物电子显示
- 社区营造角度下的东莞南社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策略研究
- 南社古村落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村,其拥有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物质遗产,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由于南社古村'自上而下'的村落保护与活化,以及长期过度关注村落的物质和空间保护,从而导致村落的空心化加剧、旅游商业化、本土文化衰...
- 肖文波何韶颖汤众
- 关键词:古村落
- 基于GIS的广州传统宗教信仰场所综合信息数据库建立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运用GIS技术,可以对城市历史形态的各类信息进行采集挖掘、分析处理、存储、管理,有助于历史街区风貌的管理与监测,为城市历史保护工作提供现代技术支持。以宗教信仰场所与广州传统城市形态互动关系研究为例,探讨如何应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构建GIS综合信息数据库,为城市历史街区和特定历史场所的保护提供必要的依据。
- 何韶颖汤众
- 关键词:GIS城市形态
- 历史文化名城的数字化生存被引量:4
- 2000年
- 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与保护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计算机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是这些现代化手段之一。
- 汤众
-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信息处理数字化计算机多媒体
- 石质文物劣化过程实验中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
- 中国各处遗存有大量石质文物。其中有些是完全暴露于自然环境中的摩崖石刻,要保护好这样的石质文物首先就要研究其劣化的过程和原因。而在研究石质文物劣化过程的时候就需要量化记录石质文物劣化前后的变化。本文介绍在石质文物劣化过程实...
- 汤众孙澄宇
- 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石质文物
- 江南木构文物建筑保护监测系统建构
- 文物建筑是历史文化名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建筑保护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于文物建筑保护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介绍了尝试用于保护江南某木构文物建筑的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从信息采集、处理、输...
- 汤众路杨
- 关键词:文物建筑信息系统
- 基于地方文化展示的建筑遗产保护——以东莞金鳌洲塔保护为例
- 建筑遗产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各地地方文化展示和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以往的建筑遗产保护,如何在保护过程中充分展示建筑遗产所承载的地方文化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以东莞金鳌洲塔的保护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合适的规划控制手段,...
- 何韶颖汤众
- 关键词:建筑遗产保护
- 基于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原理与应用被引量:6
- 2002年
- 虚拟现实 (VirtualReality ,VR)是利用计算机生成有视觉、听觉、触觉的虚拟环境 ,让用户对客体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在建筑、城市规划领域 ,虚拟现实主要用于对物质环境、景观的视觉仿真。目前 ,比较广泛接受的虚拟现实是在计算机中建立物体的三维几何模型 ,然后动态、交互地观察、感受景观 ,由于受计算机处理能力的限制 ,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工作量又很大 ,这种虚拟现实还难以大量推广。基于图像的虚拟现实 (IMage basedVirtualReality ,IMVR)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实用性强的技术途径。本文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过程 ,以及应用实例 ,表明该项技术在建筑、城市规划中生命力强 。
- 汤众宋小冬
- 关键词:虚拟现实图像建筑城市设计
- 基于空间句法的澳门信仰场所周边街道空间构型特征研究
- 本文通过空间句法线段模型对澳门古城区内传统信仰场所周边街道做定量分析,尝试探究其深层次的形态规律与信仰场所周边街道网络组构特征;观察不同文化背景下信仰场所与城市路网的衔接方式。进而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信仰场所在城市层面...
- 胡怡然何韶颖汤众
- 关键词:空间句法
- 格式塔原则对寻路设计的作用及寻路步骤分析被引量:16
- 2007年
- 提出“格式塔型”空间的定义,指出格式塔型空间易于空间认知。通过分析三个现场实验找到人们寻路策略的规律——“分级”和“分组”;而空间的“雷同性”和“识别性”有利于人们寻路任务的完成。格式塔型空间易于提供目的区域的雷同性,但易缺乏识别性,设计师需要使用必要的“打破”和“添加”等手法,为空间增加识别性,以满足寻路的需要。
- 牛力徐磊青汤众
- 关键词:格式塔识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