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
- 作品数:127 被引量:653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论提高征地补偿的改革路径被引量:4
- 2005年
- 回顾我国征地制度变迁轨迹,我国一直依赖于压低征地补偿价格、降低工业化成本来推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这种'厚此薄彼'的发展思路也走到了尽头,征地制度改革呼声渐起,其中,对农民极不公平的征地补偿更是成为了改革的焦点.
- 李明月江华
- 关键词:征地补偿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 经济增长与消费需求演进
- 江华
- 关键词:中国经济收入分配人力资本经济增长
- 广州市建设用地问题与对策被引量:8
- 2006年
-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了近年来广州市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非农建设占用大量耕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改造缓慢及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率低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同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初步探讨了建设用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 杨秀琴阮伟致江华
- 关键词:建设用地耕地土地利用
-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来自广东的证据被引量:13
- 2014年
- 本文运用1996年~2007年广东省的面板数据,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数据包络分析将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广东林业TFP和GDP的增长率在总体上表现出基本同步变化的趋势;广东绝大多数市TFP的增长属于技术进步型;林业TFP增长率低主要是由技术效率损失造成的,并进一步分析造成技术效率损失原因。
- 刘清泉江华
-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影响因素
- 广东农村小康社会及小康消费研究
- 江华
- 基于GIS与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的土壤质量评价被引量:51
- 2001年
- 本研究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模型和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的结合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并以广东省东莞赤红壤农业现代化试验区为例 ,应用 Arc Info进行空间数据采取、处理与分析 ,采用叠置分析方法 ,以评价因素的组合确定评价单元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 ;构造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 ,计算各单元的灰关联综合评价值 ,得出各单元按质量从劣到优排列的序列 ,应用 Arc View GIS绘制评价结果图。
- 胡月明吴谷丰江华张馨远徐剑波李华兴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土壤质量
- 基于能值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的评价被引量:1
- 2009年
-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的评价及决策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核心任务。文章把能值理论与土地利用生态经济效益评价二者紧密结合,并对现阶段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时土壤能值的损失未计入能值分析的缺陷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以杭州市为例对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四个方案进行了能值产出/投入、能值密度、土地环境负载指数、可持续发展指数等指标评价,并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四个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优均为BP网络模型方案。文章为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评价与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杭州市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 曹顺爱冯科吴次芳江华
- 关键词:能值土地利用结构
- 广东省农户农地流转状况与经营意愿分析——基于改善农地小规模细碎化的视角被引量:2
- 2015年
- 近年来,农地流转被视为是克服农户农地小规模细碎化、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关于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研究却忽略了农户对降低农地细碎化的需求。本文基于改善农户农地小规模细碎化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广东省农户的农地流转状况及农地经营意愿,并提出相关建议,对改善现行农地流转中的不足具有一定意义。
- 梁伟健江华王智勇
- 关键词:农地细碎化农地流转
- 国有林场制度创新路径探讨被引量:3
- 2005年
- 国有林场的制度创新从根源来讲必须进行价值创新,并以此去支撑制度创新。其价值理念的真正实现取决于政府对国有林场的放权。国有林场制度创新路径包括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机制创新、产权制度创新以及治理结构创新。
- 徐正春吴自华江华
- 关键词:国有林场经营机制创新产权
- 我国农业物质投入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分析被引量:5
- 1995年
- 利用改进的Frisch综合分析法与Cobb一Douglas生产函数,采用各部门生产的定点调查资料,分别建立水稻、小麦、棉花、柑桔、生猪与水产等六个主要农业部门的投入产出弹性,指出不同部门中物质投入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为农业问题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
- 温思美苏基才江华
- 关键词:农业统计农业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