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瑞梅

作品数:95 被引量:37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农业科学
  • 19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5篇木薯
  • 36篇基因
  • 13篇胁迫
  • 10篇植物
  • 9篇蛋白
  • 7篇启动子
  • 7篇转基因
  • 7篇克隆
  • 6篇栽培
  • 5篇生物信息
  • 5篇生物信息学
  • 5篇海马
  • 5篇海马齿
  • 4篇淀粉
  • 4篇育种
  • 4篇原核表达
  • 4篇生物信息学分...
  • 4篇胚性
  • 4篇耐盐
  • 4篇抗逆

机构

  • 90篇中国热带农业...
  • 61篇海南大学
  • 4篇黑龙江八一农...
  • 3篇儋州牧春绿色...
  • 3篇上海浦灵生物...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云南省热带作...
  • 1篇贵州省亚热带...
  • 1篇海南省农业科...

作者

  • 93篇李瑞梅
  • 84篇郭建春
  • 59篇符少萍
  • 58篇刘姣
  • 44篇段瑞军
  • 42篇姚远
  • 30篇胡新文
  • 10篇耿梦婷
  • 6篇吴朝波
  • 6篇王蕾
  • 6篇惠杜娟
  • 5篇冀乙萌
  • 4篇范洁
  • 4篇叶可勇
  • 4篇杨成龙
  • 4篇张帆
  • 4篇孙冲
  • 4篇尚璐
  • 4篇袁帅
  • 3篇何应对

传媒

  • 2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0篇热带作物学报
  • 9篇基因组学与应...
  • 6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热带生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Agricu...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 1篇2014年度...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巨菌草人工种子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巨菌草人工种子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外植体取材:用小刀将巨菌草茎秆基部的腋芽切下,用作外植体;S2,外植体消毒:将腋芽消毒后,清洗后晾干备用;S3,种芽修整:用小刀修切去上端及不规则部分,用于人工...
李瑞梅林才伟姚远郭建春刘姣符少萍段瑞军
文献传递
木薯MeSSⅢ基因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构建及验证被引量:9
2020年
木薯块根淀粉葡聚糖链结构是决定淀粉品质的关键因素,可溶性淀粉合成酶Ⅲ(SSⅢ)是调控植物支链淀粉葡聚糖长链合成的关键酶,木薯有两个MeSSⅢ的同源基因MeSSⅢ-1和MeSSⅢ-2。为了研究木薯MeSSⅢ对木薯块根淀粉品质形成的影响,根据MeSSⅢ-1和MeSSⅢ-2的保守区段,本研究构建了MeSSⅢ-1和MeSSⅢ-2的双基因编辑载体。利用在线软件CRISPR-P v2.0同时设计靶标MeSSⅢ-1和MeSSⅢ-2的sg RNA,通过酶切连接构建重组pCAMBIAP1301-Cas9-MeSSⅢ-gRNA质粒。将基因编辑载体转化农杆菌LBA4404后侵染木薯脆性胚性愈伤组织,筛选阳性脆性胚性愈伤组织,并提取其总DNA。通过PCR扩增靶点MeSSⅢ-1和MeSSⅢ-2的区段,并将扩增片段进行Sanger测序,分析其编辑的靶标位点。结果发现MeSSⅢ-1和MeSSⅢ-2靶标位点被成功编辑,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获得MeSSⅢ基因突变体,以深入解析该基因在木薯淀粉合成通路中的作用。
李崭王亚杰陆小花李瑞梅刘姣符少萍胡新文郭建春姚远
关键词:淀粉合成酶CRISPR
海马齿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被引量:2
2014年
本研究利用从海马齿中克隆到的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构建到高效表达载体p GEX-4T-1上,构建重组载体p GEX-4T-Sp BADH,并对GST-Sp BADH融合表达的IPTG诱导浓度、诱导不同温度、不同菌液浓度和诱导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诱导时间增长GST-Sp BADH融合蛋白表达量提高,在37℃时,OD为0.6左右,诱导5 h GST-Sp BADH融合蛋白的表达量达到最大,在0.2 mmol/L IPTG浓度下,可以有效诱导GST-Sp BADH融合蛋白的表达。本研究结果以期解析Sp BADH基因的功能以及在海马齿抗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杨成龙刘姣周扬李瑞梅段瑞军符少萍胡新文郭建春
关键词:海马齿甜菜碱醛脱氢酶原核表达
3个木薯品种的叶绿体基因组16S rRNA-23S rRNA基因间隔序列的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以华南6、8、10号木薯为材料,通过PCR克隆3个木薯品种的叶绿体16S-23S基因间隔序列,与其他17种植物的该序列进行亲缘关系分析。从进化树可以看出,该序列进化分析符合Webster分类系统,同科植物可以很好的聚为1类。此外,3个木薯品种的16S-23S基因间隔序列相似性高达99.94%;大戟科间的序列相似性为97.52%;其他植物科内的序列相似性不低于96%。该研究还分析了3个木薯品种16S-23S基因间隔序列的基因分布,该序列的基因分布情况一致,包含16S rRNA 5′端,trnI基因,ycf68基因,trnA基因,23SrRNA3′端,ISR-B,发现该序列的保守性较强,个别碱基差异并不影响基因分布,该研究可为后期木薯叶绿体遗传转化体系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李亚梅段瑞军李瑞梅刘姣符少萍郭建春
关键词:木薯叶绿体
植物酸性转化酶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酸性转化酶是植物体中蔗糖代谢的关键酶,在调节韧皮部糖的卸载、控制贮藏器官中糖的组成、参与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响应、影响植物早期生长发育以及在信号转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植物酸性转化酶基因的表达受器官和发育特异性以及糖、受...
刘姣符少萍段瑞军李瑞梅胡艳平夏文睿郭建春
关键词:酸性转化酶基因
四科热带作物系统发育分析
本研究以4科(大戟科、豆科、芭蕉科、番木瓜科)的29种热带作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叶绿体16S-23S基因间隔序列,对这29种植物的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29种植物的16S-23S基因间隔区序列同源性很高,保守性比...
吴朝波郭建春符少萍胡新文李瑞梅李亚梅段瑞军
海水胁迫对番杏生长、渗透调节物质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通过盆栽试验,以番杏(Tetragonia tetragonoides)为研究材料,设置8个海水浓度(0、10%、20%、30%、40%、50%、60%、70%),研究不同浓度海水处理对番杏生长、渗透调节物质、细胞膜的影响。结果表明:番杏能在0~70%海水胁迫下完成生活史,且10%~40%海水浓度胁迫促进了植物生物量增加;高于60%海水浓度处理,番杏株高、鲜质量均较少,生长受到抑制,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此时渗透调节物质的增加有助于减轻海水对植物细胞膜的伤害,增强植物的耐盐性;番杏在低于50%海水浓度处理中,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均低于对照,表现出极强的盐适应性。由结果可知,番杏对海水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耐受性,可以进一步挖掘其在滨海滩涂地、盐荒地、海水倒灌农田中的利用价值。
王蕾吴朝波徐微风郭建春符少萍刘娇李瑞梅段瑞军
关键词:番杏海水胁迫渗透调节物质细胞膜耐盐性
木薯MeVDAC2基因在调控真核生物抗逆性及木薯采后抗生理性变质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木薯MeVDAC2基因在调控真核生物抗逆性及木薯采后抗生理性变质中的应用。所述木薯MeVDAC2基因的CD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木薯MeVDAC2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李瑞梅 车延年 郭建春 姚远 刘姣 王亚杰
植物抗寒转录因子CBF和ICE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CBF是一类植物所特有的转录因子,是植物抗寒途径的枢纽,调控下游大量抗寒基因的表达,对增强植物的抗寒能力非常重要。ICE属于一种类似MYC的bHLH转录因子,可特异结合到CBF启动子的MYC作用元件并诱导CBF下游基因的转录表达。综述了CBF和ICE两类转录因子的发现、应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作物抗寒分子改良提供参考。
李瑞梅惠杜娟刘姣符少萍段瑞军郭建春
关键词:CBFICE转录因子植物抗寒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Paspalum vaginatum Sw. to Cd Stress and Its Cd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2016年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Paspalum vaginatum Sw. to Cd stress and its Cd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b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d on the growth, root vigor, leaf membrane permeability,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protective enzyme activity and Cd accumulation of P. vaginatum. When the Cd concentration was over 50.00 mg/kg, with the increased Cd concentration, the CAT activity declined significantly,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SOD and CAT was weakened, the MDA content increased greatly, and the root vigor decreased, leading to inhibited growth of P. vaginatum. When the Cd concentration was in the range of 0-50 mg/kg, the root vigor of P. vaginatum did not decline obviously, the activity of protective enzymes (SOD and CAT) was enhanced, and the MDA accumulation and 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 did not increase significantly, thus the damage of Cd to P. vaginatum was lighter. Roots of P. vaginatum showed strong enrichment capacity for Cd. When the Cd concentration was up to 200.00 mg/kg, the Cd contents in shoot and root of P. vaginatum reached 39.15 and 1 097.38 mg/kg, respectively. It suggests that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0-50.00 mg/kg, P. vaginatum can make effective responses to Cd stress and grow normally, and it can be planted as a candidate material to remediate Cd-contaminated soil.
段瑞军刘姣吴朝波王蕾郭建春李瑞梅符少萍
关键词:MDASODCAT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