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作品数:77 被引量:221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南民族大学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医药卫生 更多>>
鄂西及湘西武陵山区金腰属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4 2018年 报道了鄂西湘西武陵山区区域内虎耳草科金腰属植物新记录种7种,其中湖北省新记录种有3种,分别为:天胡荽金腰(Chrysosplenium hydrocotylifolium Levl.et Vaniot.)、陕甘金腰(Chrysosplenium qinlingense Jien ex J.T.Pan)、毛金腰(Chrysosplenium pilosum Maxim.);湖南省新记录种4种,分别为:微子金腰(Chrysosplenium microspermum Franch)、中华金腰(Chrysosplenium sinicum Maxim)、山溪金腰(Chrysosplenium nepalense D.Don.)和绵毛金腰(Chrysosplenium lanuginosum Hook.f.et Thoms.)。上述金腰属植物均提供了经纬度、海拔及植物照片,引证标本存放于中南民族大学植物标本馆(HSN)。 兰德庆 覃瑞 夏婧 李刚 刘虹“普通遗传学”思想政治教育之管见 被引量:1 2022年 “普通遗传学”是生物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现代生物高科技的基础学科。在充分挖掘遗传学所涉及的思政元素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大学的办学特色,采取多种教学新模式,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的融合教育。旨在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三观”、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把“普通遗传学”课程打造成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基础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综合课堂。 龚汉雨 李刚 谭艳平关键词:普通遗传学 思想政治教育 大米蛋白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9年 大米蛋白过敏性低,营养价值高,且来源广、产量大、成本低、功能性强,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大米蛋白的组成、分离提取技术、综合利用以及国内外产业化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徐鑫 覃永华 刘虹 李刚 熊海容 覃瑞 王靖关键词:大米蛋白 综合利用 叶绿体基因组分析在植物系统发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4年 叶绿体是所有绿色植物和藻类微生物特有的细胞器结构,其基因组信息被广泛运用于比较基因组学和植物系统发育研究。本文对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包括编码区基因如rbcL、makt、rps4和Ndhhf等叶绿体基因,非编码区中的间隔序列trnF-L、rps4-trns和psbA-trnH等以及内含子rpl16、rps16等在内的叶绿体基因组应用于植物系统发育方面研究概况与进展进行了概述,探讨了叶绿体各种DNA分析技术的原理、方法、应用及其优缺点,并展望了叶绿体基因组分析在植物系统发育中的应用前景。 周会 荆胜利 李刚 张磊 覃瑞 刘虹关键词:叶绿体基因组 DNA分析技术 利用稻属A、C基因组gDNA和C0t-1 DNA对两个异源四倍体野生稻的比较分析 利用来源于栽培稻(AA基因组)和药用野生稻(CC基因组)的中高度重复序列Ct-1 DNA和基因组DNA作为探针,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于不同的洗脱严谨度下,对两个CCDD四倍体野生稻宽叶野生稻(O.latifoli... 吴绮 李刚 刘虹 刘学群 段峰森 刘如亮 马西祥 覃瑞关键词:野生稻 基因组 异源四倍体 nrDNA-ITS区序列在植物系统与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就核rDNA (nrDNA)的ITS区序列在植物系统与进化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nrDNA是植物系统发育研究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核基因片段。5.8S rDNA把n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分为ITS1和ITS2两部分。被子植物中ITS1的长度为165~298 bp,ITS2的长度为177~266 bp;裸子植物中ITS片段较长,且其长度变化主要由ITS1的长度变异所致。由于ITS序列变异较快,能够提供较丰富的变异位点和信息位点,已成为被子植物较低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和分类研究中的重要分子标记,为探讨多倍体复合体网状进化关系,异源多倍体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系统学信息。 刘锡红 张磊 李刚 覃瑞 刘虹关键词:ITS序列 系统发育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一种红花组织的快速繁殖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红花组织的快速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红花无菌苗茎秆为外植体、诱导胚性愈伤、继代生苗培养、生根诱导以及驯化移栽,最终获得红花再生植株的过程。本发明愈伤组织出愈率高,愈伤再诱导生苗率较高,组培苗驯化移栽后,成活... 覃瑞 赵玲玲 刘虹 唐思 马梦雪 张丹丹 张丽 李刚利用C基因组DNA和C_0t-1 DNA对药用野生稻、大颖野生稻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药用野生稻C基因组DNA及C0t-1 DNA为探针,分别对药用野生稻(CC)自身和大颖野生稻(CCDD)体细胞染色体进行了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利用C基因组DNA探针进行分析显示,药用野生稻24条染色体都被杂交信号覆盖;而在大颖野生稻中可区分为24条CC型染色体(杂交信号较强)和24条DD型染色体(杂交信号较弱)。以C基因组C0t-1 DNA探针进行分析显示,在药用野生稻染色体的端粒、着丝粒、近着丝粒区域有很强的杂交信号,而大颖野生稻中也有24条染色体在这些区域红色杂交信号较强,另24条染色体的杂交信号很弱。表明利用C基因组DNA和C0t-1 DNA为探针的GISH和FISH技术,都能很好地将大颖野生稻C、D染色体组区分开,C和D基因组亲缘关系较远,二者具有不同起源。与药用野生稻C基因组相比,大颖野生稻C基因组出现了一些分化。这些都为研究大颖野生稻C和D染色体组起源,探讨异源四倍体进化机制奠定了基础。 段峰森 刘虹 陈雁 覃瑞 李刚关键词:药用野生稻 C0T-1 DNA 基因组原位杂交 异源四倍体 11个红花品种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 被引量:17 2013年 利用SRAP技术对来源于中国不同地区的11份红花品种材料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选用了25对具有多态性条带的引物组合,获得了308条清晰的条带,其中109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35%.遗传相似系数变幅在0.82 ~ 0.934 2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87,表明红花种内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GS=0.891 4处,可以将11份红花材料分为四类. 江磊 李刚 岳帅 刘虹 严兴初 覃瑞关键词:红花 基因组 着丝粒串联重复序列RCS2对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的比较分析 2011年 为了揭示中高度重复序列在同为AA基因组的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基因组中的差异以及重复序列在栽培稻种的分化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利用水稻着丝粒串联重复序列RCS2作为探针分别对籼稻广陆矮4号、粳稻日本晴和非洲栽培稻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并对其核型进行同源性聚类和比较分析,杂交结果显示:RCS2序列位于在3种栽培稻染色体组中,RCS2序列位于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但有不同的分布特点,表明该3种栽培稻基因组的RCS2序列有不同的进化方向.探讨了RCS2序列结合C0t-1 DNA FISH方法对水稻染色体组进行核型分析的可行性和优势. 覃瑞 马西祥 刘虹 刘如亮 段峰森 李刚关键词:核型 栽培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