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婕
- 作品数:39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儿童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激光光凝治疗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 观察评估儿童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在激光光凝治疗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 临床确诊为FEVR 2期的34例患儿46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于全身麻醉状态下应用儿童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仪拍摄彩色眼底像,随后行FFA检查。对比分析彩色眼底像及FFA像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识别度。根据FFA检查显示的异常渗漏血管范围,用双目间接检眼镜激光光凝视网膜周边血管异常渗漏处。波长532 nm,持续时间0.25 s,能量200~280 mW。激光光凝结束后,重复进行眼底影像检查并与治疗前检查像进行对照,对激光光凝遗漏区即刻补充激光光凝。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14.4个月。激光光凝后3个月内,主要观察是否有新生血管、渗出病灶、玻璃体牵引以及激光光凝斑是否融合形成色素斑块;激光光凝3个月后,主要观察是否有纤维增生膜牵拉黄斑、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或类Coats样反应出现大量渗出等视网膜不良结构。同时观察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彩色眼底像对血管识别困难,有时会遗漏无血管区,无法从血管形态辨别新生血管;FFA像可以发现彩色眼底像中无法识别的新生血管,异常新生血管表现为无血管区交界处荧光素渗漏。FFA像结合相同角度的彩色眼底像,沿血管定位,能在双目间接检眼镜下快速精准地定位病变区域。所有患眼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激光光凝遗漏区,未再补充激光光凝。激光光凝后3个月内,所有患眼未出现新的新生血管、渗出病灶及玻璃体牵引。随访期末,所有患眼均未发生视网膜不良结构。FFA检查过程中以及激光光凝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所有患儿均未发生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 FEVR患眼激光光凝治疗前应用儿童广角FFA检查,可清晰识别异常新生血管,定位病变
- 李忆安张琦彭婕黄秋婧李鑫赵培泉
- 关键词:荧光素血管造影术激光凝固术
- CRB1突变型Leber先天性黑矇和早发视网膜萎缩患儿基因型与表型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观察CRB1突变型Leber先天性黑矇(LCA)和早发视网膜萎缩(EOSRD)患儿基因型与表型关系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临床及基因诊断的CRB1突变LCA和EOSRD患儿10例纳入研究。二代测序及致病性分析为CRB1基因突变,并经一代验证及家系共分离分析予以明确鉴定为CRB1突变型。患儿均行视网膜电图(ERG)、眼底检查。同时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6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1例,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UWF SLO)检查7例。结果10例患儿中,LCA 6例,EOSRD 4例。首次就诊平均年龄3.61岁。ERG明暗适应波形平坦6例,重度下降4例。成功检测到致病性突变位点19个,其中新发现突变位点9个。纯合突变1例,复合杂合突变9例。眼底视网膜呈"铜钱"样、"椒盐"样、"骨细胞"样色素改变分别为4、2、1例,"结晶"样色素改变1例,黄斑区色素瘢痕2例。行UWF SLO检查的7例,眼底中周部均可见不同程度小动脉旁色素上皮保留(PPRPE)。行OCT检查的6例,视网膜外层萎缩,椭圆体带消失。双眼对称性黄斑囊样水肿、黄斑区劈裂样囊变以及右眼黄斑前膜与视盘及黄斑区粘连各1例;视网膜结构粗糙增厚,中心凹变薄3例。FFA检查,晚期视盘荧光素染色,黄斑区荧光素积聚,各象限沿血管走形呈弥漫性强荧光,周边PPRPE呈"霜枝"样强荧光,呈类葡萄膜炎样改变1例。结论CRB1突变型患者基因型和表型关系复杂,PPRPE是其特征性共性改变。
- 王诗园张翔彭婕胡毅倩赵培泉
- 儿童玻璃体积血病因及治疗研究现状
- 2017年
- 儿童玻璃体积血(VH)是由于外伤或非外伤因素引起视网膜、脉络膜血管或新生血管破裂,血液流出并在玻璃体内沉积造成的玻璃体混浊。眼外伤和眼底血管性疾病是导致儿童VH发生的常见因素。长期VH不仅影响患儿视力,还可导致严重并发症。VH的原发病因不同,处理原则也各不相同。少量VH可通过观察或药物保守治疗,若VH长期未见明显吸收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则需要通过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时机及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要进一步研究与阐述。
- 刘正伟费萍彭婕吕骄刘晶晶田恬李鑫崔雪皓余凯琴朱修宇赵培泉
- 关键词:儿童
- 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并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一家系
- 陈春丽张翔吕娇田恬彭婕金海鹰张琦赵培泉
-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 李忆安张琦李旌李家恺彭婕黄秋婧赵培泉
- 儿童色素失禁症的眼部临床表现及治疗
- 彭婕张琦黄秋婧李忆安赵培泉
- 色素失禁症的眼部表现及治疗被引量:8
- 2015年
- 色素失禁症(IP)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侵犯皮肤、牙齿、眼睛、神经系统及骨骼.视力丧失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是其严重临床表现.眼部特征性表现为视网膜血管异常及视网膜色素上皮改变.IP及其眼部病变诊断主要是根据其临床表现、皮肤病理改变及基因分析.全身病变治疗主要为对症.眼部病变治疗可视情况分别采用激光光凝、冷冻、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及玻璃体切割手术.认识IP及其眼部病变的临床特征,重视科间合作,及时、规范的眼底检查以及早期诊断治疗有助于保护患者视功能.
- 彭婕张琦龙新纯黄秋婧李忆安赵培泉
- 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晚期眼底表现
- 2023年
- 患者男性,55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眼痛8年,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5年前曾于该院行左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前部周边玻璃体切除术。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光感,左眼为0.2;眼压右眼为52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为16 mmHg;右眼瞳孔粘连变形伴少量新生血管。
- 陈春丽彭婕彭婕陈吉利
- 关键词:右眼视力眼部检查眼痛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 甲基丙二酸尿症伴同型半胱氨酸尿症的眼部表现被引量:1
- 2015年
- 甲基丙二酸尿症伴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表现为先天性维生素B12代谢异常,分为cbl C、cbl D、cbl F三种亚型,以cbl C最多见。确诊方法为气相色谱-质谱和串联质谱检查,皮肤成纤维细胞酶活性及互补实验和基因突变分析可明确分型。早发型1岁内发病,多累及眼部,常伴有视力下降、眼球震颤、斜视、视网膜及黄斑病变、视神经萎缩、电生理异常等表现。迟发型4岁后发病,偶累及眼部,症状较轻。眼部病变发病机制可能与高半胱氨酸水平、氧化应激及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关。眼科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早期补充蛋氨酸或谷胱甘肽等抗氧化剂可能有助于治疗或缓解视网膜病变。目前我国缺少对此病患者行常规眼科检查。建立科室间合作及早期规律眼科检查对患儿视力等预后有特殊意义。
- 黄秋婧张琦彭婕李忆安赵培泉
- 关键词:甲基丙二酸尿症视网膜病变眼球震颤斜视
-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相关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及进展被引量:6
- 2023年
-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是一种遗传性视网膜血管疾病,最典型的临床特征是周边无血管区,病情进展可导致视网膜脱离,晚期可继发白内障、青光眼、角膜混浊甚至眼球萎缩,是亚洲儿童、青少年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之一。FEVR相关视网膜脱离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包括玻璃体切除术、巩膜扣带术,有时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等。手术方式选择有赖于详细的术前、术中评估,包括患眼分型、分期、纤维增殖情况和眼前段并发症等,不同分期患眼解剖及视功能预后大不相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年患者的手术复位率较为理想,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儿童患者手术复位率相对较低。低龄、晚期患者手术难度大、预后不良,手术治疗策略存在争议。本文就FEVR相关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效果与进展进行综述。
- 赵紫薇彭婕赵培泉
- 关键词: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复位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