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 作品数:16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胃瘘合并结肠瘘的保守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12年
- 胃瘘、肠瘘是腹部外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1970年以前首选治疗是紧急手术修补肠瘘,但由于腹腔内感染严重,肠襻组织不健康而愈合不良,早期手术失败率较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与腹腔感染,同时发现瘘口局部有随炎症、感染的发展而逐渐扩大,而随感染、
- 赵术涛张永超朱宝平张鹏王旭东
- 关键词:胃瘘结肠瘘保守治疗
- 甲状旁腺腺瘤引起严重骨质破坏1例分析
- 2012年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在西方本病人群发病率较高,在我国相对较低,多数为甲状旁腺腺瘤(80%左右),其次为甲状旁腺增生,而甲状旁腺癌仅占1%-2%,因甲旁腺腺瘤体检时不易触及,临床表现多样化,无特征性,易引起误漏诊。
- 万广稳姜福全张鹏乔士兴
-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骨肿瘤误诊
- 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切除术术式对术后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术式对于二次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在2001~2010年68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接受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甲状腺癌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均为恶性,29例(42.6%)患者行双侧甲状腺全切术,39例(57.4%)患者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者全切术和/或合并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患者出现轻微的术后并发症,其中%的患者是一过性低血钙。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术式没有必然联系。4例(13.8%)接受双侧甲状腺全切术患者和21例(53.8%)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者全切术和/或合并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需要接受二次手术。结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甲状腺手术术式没有明显相关,但是,接受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者全切术和/或合并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二次手术的风险高。对于老年甲状腺癌患者,双侧甲状腺全切术应该作为标准的手术治疗术式。
- 丁巍蒋燕张鹏张弘
- 关键词:甲状腺癌老年
- 胆囊肝样腺癌行胆囊癌根治术1例被引量:3
- 2017年
- 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HAC)为一类发生在肝脏外组织中病理学形态似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特殊类型腺癌,较为罕见。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1例胆囊HAC患者,现对该病例进行报道。
- 张鹏王禹廖佳桦陈超赵生炳
- 关键词:肝细胞癌免疫组化
- 眶内嗜酸性肉芽肿两例
- 嗜酸性肉芽肿是组织细胞增多症X(朗汉斯巨细胞肉芽肿)的一种类型,好发于骨,发生于眶内者罕见.有些患者血沉与血清免疫球蛋白升高,外周血中嗜酸性白细胞一般都增高,免疫组织化学5-100蛋白阳性,大部分患者不发热,病因不明.影...
- 张鹏黄萨
- 关键词:嗜酸性肉芽肿眼眶肿瘤
-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以医学影像学实习课为例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结合具体案例为价值引领,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线教学为辅助)在医学影像学实习课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对照法,将2020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进行医学影像学实习课的2017级临床医学生(“5+3”一体化)按照学生学号分为两组,每组31人,学号的顺序与学生的年龄、性别及学习成绩无关。两组学生性别及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学生理论课学习背景完全相同,实习课教学学时数均为16学时。实习一组采用传统授课方法,老师采用多媒体、PPT进行授课,实习二组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课后对两组学生的临床阅片能力进行测试,进而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习二组阅片能力测试成绩(92.78±9.68)高于实习一组(75.23±2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学影像学实习课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阅片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
- 弓婷婷韩庆贺金龙海张鹏王建秋袁庆海
-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在线教学
- RGDS抑制胃癌细胞BGC-823生长的实验研究
- 2012年
- 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三肽序列是多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和血浆蛋白结构中共有的基本成分,是存在于细胞间识别系统的基本单位,因此含RGD的多肽或化合物有望成为治疗重要疾病的新制剂。该类肽的黏附性也成为药物设计的一个新靶点。合成的RGD在人体内不稳定,
- 张鹏丁巍乔士兴万广稳朱宝平
- 关键词:胃癌细胞BGC-823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细胞外基质蛋白蛋白结构
- 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被引量:3
- 2012年
- 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与乳腺癌关联最紧密的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其中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HER-1)、HER-2、HER-3、HER-4,在25%~30%的乳腺癌中发现HER-2基因扩增及其蛋白的过度表达,HER-2在卵巢癌、胃癌、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
- 万广稳朱宝平张鹏姜福全宋金明乔士兴
- 关键词:HER-2单克隆抗体多西他赛阿霉素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诊疗现状被引量:8
- 2016年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是一种起源于胰管高柱状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增生的腺瘤。根据病变位置可分为主胰管型IPMN(MD-IPMN)、分支型IPMN(BD-IPMN)及混合型IPMN(MT-IPMN)。MDIPMN和MT-IPMN的恶变率高于BD-IPMN。诊断IPMN的方法较多,包括B超、CT、MRI、EUS、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及组织活检等。临床上MD-IPMN及MT-IPMN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BD-IPMN是否行手术治疗,仍存在争议。本文从IPMN的分子病因学、好发人群、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组织学分型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 廖佳桦贾明库张鹏张亚伟
- 关键词: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影像学检查
-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合并乳头状癌1例被引量:2
- 2018年
-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PSCCT)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不足原发性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PSCCT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但是以50-60岁高发。由于PSCCT患者初期无明显的症状及体征,因此就诊时多已经处于中晚期,并有周围组织浸润。
- 赵生炳董凡张鹏马炜柯张弘
- 关键词:甲状腺鳞状细胞癌乳头状癌甲状腺右叶原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