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红蕾

作品数:2 被引量:87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睡眠
  • 2篇睡眠呼吸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综合征
  • 2篇综合征患者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睡眠
  • 2篇阻塞性睡眠呼...
  • 2篇阻塞性睡眠呼...
  • 2篇阻塞性睡眠呼...
  • 2篇阻塞性睡眠呼...
  • 2篇呼吸暂停综合...
  • 2篇NMR
  • 1篇咽喉镜
  • 1篇上气道
  • 1篇睡眠性
  • 1篇睡眠状态
  • 1篇纤维鼻咽喉镜
  • 1篇喉镜

机构

  • 2篇山东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王廷础
  • 2篇白志学
  • 2篇张红蕾
  • 2篇林忠辉
  • 2篇李传福

传媒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0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气道MRI观察被引量:63
2000年
目的 通过比较清醒状态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患者与健康人上气道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差异 ,探讨OSAS的发生机制。方法 应用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ug ,MRI)对 1 8例经多导睡眠监测 (PSG)确诊的OSAS患者的上气道扫描 ,对上气道的软腭后区 (retropalatalregion ,RP)、舌后区 (retroglossalregion ,RG)和会厌区 (epiglottalregion ,EPG)截面积、各区咽壁厚度、RP区咽侧脂肪垫 (lateralparapharyngealfatpad ,LPFP)的截面积等进行测量。选择 1 9例无打鼾的同年龄组健康人做对照组。结果 ①患者组RP、RG区气道截面积小于对照组 (P <0 0 5 ) ;患者组EPG区气道截面积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P =0 2 0 4) ;②患者组RP、RG、EPG区气道前后径与左右径 (AP/L)比值均大于对照组 (P <0 0 5 ) ;③患者组RP区LPFP截面积大于对照组 ,(P <0 0 1 ) ;④患者组RP、RG、EPG区咽后壁厚度大于对照组 (P <0 0 5 ) ,患者组RP区咽侧壁厚度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而患者组RG和EPG区咽侧壁厚度均大于对照组 (P <0 0 5 ) ;⑤正中矢状位测量患者软腭截面积、厚度和长度均大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上气道截面积及其AP/L比值、咽侧壁厚度、咽后壁厚度 。
林忠辉张红蕾王廷础李传福白志学
关键词:NMR上气道成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状态下阻塞定位研究被引量:30
2000年
目的 应用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MRI)和纤维鼻咽喉镜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患者睡眠状态下上气道的阻塞部位进行定位 ,并探讨上述两种方法对阻塞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多导睡眠监测 (polysomnography ,PSG)确诊的 15例OSAS患者应用超快速MRI在睡眠状态下对其上气道进行了矢状位和轴位扫描动态观察 ,对患者软腭后区 (retropalatalregion ,RP)、舌后区 (retroglossalregion ,RG)和会厌区 (epiglottalregion ,EPG)的上气道阻塞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另外对其中的 8例患者在睡眠状态下进行了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结果 MRI检查 15例患者 ,发现仅有RP区阻塞者 3例 ,仅有RG区阻塞者 2例 (均为悬雍型腭咽成形术后患者 ) ,另外 10例患者同时有RP和RG区阻塞。 8例患者进行睡眠状态下纤维鼻咽喉镜检查者 ,除 1例外检查结果与MRI检查相符合。结论 睡眠状态下MRI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能够对上呼吸道的阻塞进行定位 ,对确定治疗措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林忠辉张红蕾王廷础李传福白志学
关键词: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性NMR纤维鼻咽喉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