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应华

作品数:39 被引量:218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2篇音乐
  • 11篇教育
  • 9篇文化
  • 9篇民族
  • 9篇民族音乐
  • 6篇音乐教育
  • 6篇少数民族音乐
  • 6篇乐教
  • 5篇民间音乐
  • 4篇音乐文化
  • 4篇少数民族音乐...
  • 4篇民族音乐教育
  • 3篇叙事
  • 3篇传承
  • 2篇艺术
  • 2篇音乐研究
  • 2篇少数民族
  • 2篇主体性
  • 2篇族群性
  • 2篇文化认同

机构

  • 21篇贵州大学
  • 14篇湖南第一师范...
  • 9篇中国音乐学院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36篇张应华
  • 4篇谢嘉幸
  • 2篇许启雪
  • 2篇欧阳平方
  • 1篇樊祖荫
  • 1篇吴培安
  • 1篇周惠萍
  • 1篇姚慧
  • 1篇蓝雪霏

传媒

  • 9篇贵州大学学报...
  • 5篇中国音乐
  • 2篇星海音乐学院...
  • 2篇艺术探索
  • 2篇内蒙古大学艺...
  • 2篇人民音乐
  • 1篇中国音乐学
  • 1篇云南艺术学院...
  • 1篇音乐艺术(上...
  • 1篇民族艺术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中央音乐学院...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黄钟(武汉音...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教育文化论坛
  • 1篇内蒙古艺术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0
  • 3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
本文研究的问题来源于当代贵州苗族音乐的传播实践,研究起点是其传承策略的封闭性和传播策略的现代性。研究的构想与基本思路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综合分析的方法,全面梳理贵州苗族音乐当代传播的现状,并深刻揭示其现代性...
张应华
关键词:全球化语境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主体性重建被引量:7
2014年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主体性重建迫在眉睫,相当一个时期以来,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中的部分理念与模式在与西方音乐交流的文化选择中,既不追问"我是谁",也不追问"我不是谁",一定程度造成了在当今音乐院校专业教育教学中我国传统音乐的"主体性缺位"和以西方音乐为标杆的"依附性发展"。在人类社会开始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从集中化、标准化生产转向分散化、多元化生产的当口,一方面增强中国传统音乐的主体性认同和主体性自觉,一方面重拾起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积淀,建构起自成体系的中国传统音乐的观念体系、乐学体系、乐律体系以及表演体系,已然成为当下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所面临的现实课题。
许启雪张应华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主体性
石阡木偶戏的戏班组织与传承被引量:11
2006年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石阡木偶戏,它有三个构成因素:即物质构成、形态构成和社会构成。其社会构成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它的戏班组织。在对石阡木偶戏作民族音乐学的整体研究时,之所以着眼于其戏班组织,及其内部结构、外部关系和传承方法及仪式等,是因为它首先是一种石阡民间历史文化衍变的产物,具有历史学意义。同时,通过对其戏班的详细观察,将有助于回答其音乐本体生成的原由等问题。
张应华
关键词:戏班内部结构传承方式
“贵州少数民族乐器图鉴”研究及其例说被引量:5
2010年
"贵州少数民族乐器图鉴"是在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的音乐民族志研究之一种,是贵州少数民族乐器研究的有力补充和深化。是借助相关文献、民族音乐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以及当代录音录像技术力量,对贵州少数民族乐器的分类、形制、民俗传统以及代表性曲目进行图、文记录和描述。本文旨在文献梳理、研究思路设定等方面,呈示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通过侗族弯头琵琶作为个案例说。
周惠萍张应华吴培安
“古苗疆走廊”上的汉传音乐文化叙事被引量:11
2017年
近年来,关于"古苗疆走廊"多有讨论,作为"走廊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学者们从概念的提出,到历史演进、制度、市场、教育、文化以及西南地区非汉族群的"国家化""内地化"、族群性、区域性等内涵,再到这一走廊在当下"一带一路"海外文化走廊视角下的现实意义等等均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学术探讨。(1)龙晔生曾谈到:"这条走廊从一开始就是在国家先军事后政治再文化等外力介入下,以驿道为中心,在文化上形成既有族群多样性,又具有地域共性,并在沿线保留了历史积淀的、呈带状相连的区域。"
张应华
关键词:苗疆侗戏族群性政治治理地戏
理解与对话:2011南京国际音乐教育高层论坛记述被引量:1
2012年
"2011南京国际音乐教育高层论坛"于2011年11月4—6日在金陵南京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举办。
张应华
关键词:音乐教育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高校教育传承概说及其问题分析——以西南地区为例被引量:8
2015年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所展开的以少数民族音乐为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其目标指向为"文化的纵向传承"。在对我国西南地区四所高校近30年来教学实践的调查中了解到,目下我国少数民族音乐高校教育传承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悬浮的专业主课、封闭的认知心理、现代性的民族化教学、教学转化的缺失、外在的基础理论以及现代性的主体观和元素观。在当代主体性哲学的语境中来考量和检视上述问题缘由,结论是:在当下的少数民族音乐高校教育传承中,其文化的主体性处于"缺位"的状态之中。
张应华许启雪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高校教育主体性缺失
祖忆与调适——老挝苗族音乐文化演绎的田野叙事被引量:2
2022年
2018年2月,笔者与学术同道赵书峰教授相约进入老挝境内,选取kangmai、lawen、ma langmuniamu三个苗寨作为考察作业点,对迁徙自黔西北的一支老挝定居苗族的婚嫁芦笙、山野情歌、丧葬芦笙进行了为期20日的田野调查。同时回到黔西北苗族社区,采用“录像解读”的方式,在当地苗族社区文化精英“反观”与“互视”的引导下,探寻中老苗族音乐演绎“事件”具有历史性、跨界意义的“文化亲密性”。通过田野调查我们发现:老挝苗族音乐的唱演,既是一种祖先认同、祖居记忆的文化展演,又是一种在地化社会适应和族群性表述的文化展演,同时还是一种全球化现代性文化生产进程中的具有经济资本意义的文化展演。
张应华
关键词:文化适应文化资本
地方性知识的大视角:我与闽台民族民间音乐——蓝雪霏教授访谈录被引量:3
2011年
张应华(以下简称"张"):本次年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上您提出了少数民族口传音乐的"历史性"考辨问题,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响应。您认为在少数民族音乐声像的历史价值问题上,民族音乐研究者不可能拒不回答有关时间、断代等"音乐史学"范畴的问题,您提出由口传音乐的表达内容、行为模式、音调特征诸方面来追寻时间的标记,
张应华蓝雪霏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地方性知识访谈录闽台音乐史学
我国当代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目标、功能探析被引量:26
2012年
少数民族音乐学校教育的目标或目的是什么?少数民族音乐在人的建设和社会文化建构中具有怎样的功能和价值?对于这些问题,不同学者、不同教育工作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是理解、对话的教育;2.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是培养新一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者的教育;3.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是增强文化认同意识,保护文化生态的教育;4.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是建构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5.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是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有效路径;6.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是当代文化、审美及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张应华谢嘉幸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教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