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敏
- 作品数:73 被引量:320H指数:9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热加工图研究进展与应用
- 工图是表征材料成形性能好坏的图形,分为塑性加工的"安全区"和"失稳区".运用加工图对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控制组织结构以及避免缺陷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基于原子模型的Raj加...
- 周义刚曾卫东俞汉清张学敏徐斌赖运金
- 关键词:热耗散动态材料模型绝热剪切带热加工图
- 功能梯度材料热传导问题的仿真被引量:9
- 2012年
- 针对功能梯度材料的热传导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网格数值算法。首先,从功能梯度材料的二维稳态热传导方程出发,通过引入变量代换,系统地推导了指数型、二次型和三角函数型功能梯度材料热传导方程的基本解。然后基于基本解构造了无网格方法求解功能梯度材料的稳态热传导方程,进而对功能梯度材料的温度分布情况进行仿真。最后,分别以指数型、二次型及三角函数型功能梯度材料板为例,对其温度分布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无网络算法是正确、有效的,且无需网格划分,有理论简单、易于程序实现等优点。
- 曹蕾蕾裴建中张学敏刘琼
- 关键词:功能梯度材料无网格基本解温度场分布
- 置氢处理对Ti40合金显微组织及相变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利用XRD、OM和TEM研究了β型阻燃合金Ti40置氢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变化及相变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氢含量的增加,Ti40合金中的基体β相逐渐减少,而晶体结构相同但元素组成不同的类β相逐渐增加。当氢含量达到0.3%(质量分数,下同)以上时,晶界处析出细小的η相粒子。η相为面心立方结构,晶格常数a=0.4377nm,成分可表示为:Ti:V:Cr=38.10:35.16:26.66。Ti40合金的氢化过程及相变可表示为:低氢时(≤0.2%):β→βH;高氢时(>0.3%)
- 张学敏赵永庆曾卫东陈永楠张凤英田晓东
- 关键词:TI40合金Η相
- 大口径高压力非金属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
- 公开了一种大口径高压力非金属复合管,包括抗负压内衬层和抗内压结构层;所述抗负压内衬层为设有环向增强材料的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层,用于提高大口径管道抗负压能力;所述抗内压结构层为用于提高大口径管道抗内压能力的增强热固性塑料复...
- 李厚补戚东涛张学敏丁楠蔡雪华
- 文献传递
- 中频感应加热纯钛弯管成形过程中的有限元模拟被引量:6
- 2006年
- 在MSC/Autoforge有限元模拟软件和弹塑性有限元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纯钛弯管成形过程中的计算机模拟系统。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方法,通过对模具设计参数和推制速度的优化,获得环形管成形最佳的参数为;a=1.0~1.1、V=3.5~4.0mm/s。模拟和实际结果表明,采用上述参数可获得壁厚均匀,等强度,轻重量的薄壁钛环形管。
- 李林涛曾卫东殷京瓯张学敏徐斌杨英丽周义刚
- 关键词:有限元弯管钛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WSTi3515S阻燃钛合金超塑性变形行为预测被引量:5
- 2019年
- 以WSTi3515S阻燃钛合金超塑性拉伸试验所得试验数据为基础,基于BP (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该合金超塑性变形过程中流变应力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的输入参数为变形温度、应变和应变速率;输出参数为流变应力;结构为3×10×12×1双隐含层的4层网络模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WSTi3515S合金超塑性变形时各热力学参数之间高度非线性的复杂关系,可精确地预测超塑性拉伸过程中的流变应力,平均相对误差为1.08%。
- 张学敏惠玉强李咪刘晓飞赖运金曹宇霞焦奔奇罗宇晴
- 关键词:超塑性BP神经网络流变应力
- 一种高熵合金颗粒增强的过渡梯度界面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熵合金颗粒增强的过渡梯度界面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高熵合金粉末与过渡层粉末球磨混合,分离出混合粉末中未黏附在高熵合金上的多余粉末,再进行预烧结,获得具有第一包覆层的复合颗粒增强体;对烧结后的复合...
- 袁战伟李姝瑢王凯马哲张学敏
- WSTi3515S钛合金超塑性拉伸变形行为的多尺度模拟被引量:1
- 2020年
- 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存在多尺度效应,而多尺度建模仿真是研究多尺度效应的一种有效方法。基于动态再结晶热黏塑性本构理论,对WSTi3515S阻燃钛合金的拉伸变形行为进行仿真模拟,建立相应的多尺度模型,研究变形过程中材料的宏观力学响应和微观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宏观拉伸模拟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多晶集合模型体积单元,其整体响应与宏观试样微区的行为吻合较好;在变形过程中,应力-应变分布均从中心区向四周扩展,且在高温低应变速率下,应力-应变分布更均匀;随着应变增大,变形局部化由于应力的相互牵制而松弛,应力集中被有效缓解,使变形持续进行,从而获得较好的塑性。
- 张学敏李咪惠玉强王品周腾
- 关键词:多尺度
- 一种台式可调控管材送取料机及处理管材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送取料机,尤其涉及一种管材在热处理过程中的送取料机及处理管材方法,该送取料机包括工作台和支柱,所述工作台固定在支柱的上部,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距离标尺,所述滑轨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
- 张学敏吴河山秦国安秦鹏黎世鹏焦奔奇
- 拉伸载荷下非金属敷缆复合连续油管力学行为模拟研究
- 2025年
- 非金属敷缆复合连续油管在起下及采油过程中因自重而承受拉伸载荷,明确敷缆管在该载荷下的力学行为,可以为敷缆管的安全服役提供指导。采用有限元软件,构建了非金属敷缆复合连续油管的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敷缆管在拉伸载荷下的力学行为及其各结构层的力学响应,探究了敷缆工艺参数(缆线缠绕及分布角度)对敷缆管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拉伸载荷下,敷缆管所有结构层的应力均因缆线缠绕呈螺旋式分布;敷缆管拉伸至失效时,会经历弹性变形、过渡和屈服变形3个阶段,此时管内缆线处于小塑性均匀变形状态;减小缆线缠绕角度,可以提高敷缆管的弹性模量及其轴向承载能力,但会使敷缆管提前进入过渡阶段,进而发生屈服;缆线分布角度对敷缆管力学特性的影响不大。因此,在生产制造该类敷缆管时应着重考虑管内缆线的缠绕角度,该参数与敷缆管在拉伸载荷下力学性能的相关性较大。
- 张学敏张雪茹李厚补齐国权高雄
- 关键词:连续油管拉伸载荷力学特性缆线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