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国伟
- 作品数:81 被引量:291H指数:10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钙结合蛋白S100A6对Wnt/β-catenin信号途径的影响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研究钙结合蛋白S100A6对Wnt/β-catenin信号途径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谷胱甘肽-琼脂糖球珠分离纯化融合蛋白GST-hS100A6;Westernblot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法检测S100A6对细胞内B—catenin水平和B—catenin/T细胞因子4(TCF4)活性的影响;GST-pulldown和Westernblot技术研究S100A6与该信号途径主要成员β-catenin、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Dvl和Axin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S100A6可致MG63和HCT1 16细胞β—catenin水平升高,并可使HEK293细胞β—catenin/TCF4活性增强;S100A6与β—catenin、GSK-36和Dvl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相互作用,而与Axin之间无相互作用。结论S100A6能够增强Wnt/β-catenin信号途径的活性,其机制可能涉及S100A6与该途径重要成员β—catenin、GSK-3β和Dvl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相互作用有关。
- 赖天霞苗静琨何焕玲左国伟李星星王嫣王胜何通川周兰
- 关键词:蛋白质相互作用
- 人参皂苷Re对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的作用被引量:2
- 2010年
-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人参皂苷既能促进正常血细胞生成,又能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人参皂苷Re是人参皂苷的一类主要有效成分,有多种活性,但是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e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7×108L-1。空白对照组予以RPMI1640培养基常规培养;人参皂苷Re组予以含人参皂苷Re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终浓度分别为30,60,90,120,150μmol/L。Wright’s染色、联苯胺染色、血红蛋白测定检测K562细胞向红系细胞分化的特征,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结果与结论:人参皂苷Re90μmol/L可以诱导K562细胞向早期红系细胞分化,表现为:①K562细胞形态学上可见细胞体积缩小,核直径减小,胞浆丰富,核浆比例降低。②人参皂苷Re在体外对K562细胞有诱导血红蛋白生成的作用。③细胞膜表面CD13阳性率增加。
- 雷翠蓉姜蓉王红宁何轩左国伟陈地龙官涛王建伟
- 关键词:人参皂苷REK562细胞诱导分化白血病
- 人参多糖注射液体外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抑制及分化被引量:9
- 2010年
-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人参多糖既能促进正常血细胞生成,又能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但这种双向调控的机制尚不清楚。目的:体外观察人参多糖注射液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抑制及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K562细胞由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检验系提供,人参多糖注射液为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取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调整浓度为7×108L-1。对照组予以常规培养;人参多糖组分别加入25,50,100,200,400,600,800mg/L的人参多糖注射液。MTT比色法检测人参多糖注射液对K562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血红蛋白测定及联苯胺、Wright’s染色检测K562细胞向红系细胞分化的特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人参多糖在体外对K56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细胞分化,表现为K562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K562细胞形态学上可见细胞体积缩小,核直径减小,胞浆丰富,核浆比例降低;人参多糖在体外对K562细胞有诱导血红蛋白生成的作用,在100~800mg/L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且均在作用48h时抑制率达高峰;细胞凋亡率增加。提示人参多糖注射液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使K562细胞向红系细胞方向分化。
- 何轩姜蓉李静左国伟雷翠蓉王亚平王建伟陈地龙
- 关键词:人参多糖注射液K562细胞增殖抑制
- 人乳头瘤病毒11型L1主要衣壳蛋白的B细胞表位多肽作为疫苗的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分析了人乳头瘤病毒11型(HPV11)L1主要衣壳蛋白的B细胞优势表位,并以此为基础研制表位多肽疫苗。研究中采用Goldkey和PC/Gene软件系统,分析HPV11的L1主要衣壳蛋白的二级结构、抗原性、B细胞表位,并引入氨基酸抗原性指数,综合评估其B细胞优势表位。Fmoc固相合成表位多肽,高效液相层析方法纯化,毛细管电泳分析其纯度。与0.2ml佐剂完全乳化后,按50μg/只的剂量免疫小鼠,进行动物水平的免疫效果评价。取免疫小鼠血清,与HPV11DNA阳性的尖锐湿疣患者的疣体上清液结合,鉴定免疫后小鼠所产生抗体的特异性。发现HPV11的L1主要衣壳蛋白的第426~439位和第487~501位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可明显诱导小鼠血清抗体滴度升高,且该抗体与人尖锐湿疣的疣体组织上清液呈阳性反应。说明所选这两个肽段为HPV11的L1主要衣壳蛋白的B细胞优势表位,但是否具有功能特异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 李元朝吕凤林曹伟左国伟艾军华胡承香
- 关键词:B细胞表位多肽疫苗尖锐湿疣
- 基于等温指数扩增的microRNA生物传感器
- 本专利建立了一种基于核酸扩增策略的简单、灵敏且能快速检测microRNA的生物传感器,其制备方法是通过靶microRNA借助催化发卡自组装与发卡探针HP1杂交后,再经过酶介导的等温指数扩增后产生大量DNA单链,DNA单链...
- 左国伟刘丹张章
- 合成纳米铝佐剂及其对乙型肝炎、狂犬病毒辅佐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7
- 2006年
- 目的通过自制纳米铝佐剂,研究其对乙型肝炎病毒和狂犬病毒的体液免疫应答。方法在25℃条件下,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铝佐剂。与常规铝佐剂比较,经皮下注射豚鼠和Balb/c小鼠后,于不同的时间测定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的效价。结果透射电镜(TEM)和差式量热扫描(DSC),可知产物为平均粒径约为72.62 nm,近球形的Al(OH)3结晶颗粒。纳米铝佐剂辅佐的HBsAg,在免疫Balb/c小鼠后第1周和第2周的血清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常规铝佐剂组(P<0.01;P<0.05);纳米铝佐剂辅佐的狂犬疫苗,其特异性IgG抗体效价高于常规铝佐剂组,并且在免疫后的第7天,抗体就呈现出阳性(P<0.05)。结论纳米铝佐剂在诱导HBsAg和Rabies疫苗体液免疫应答的早期优于目前的常规铝佐剂,能够快速地激活和提高Balb/c小鼠和豚鼠的免疫应答和应答水平。
- 何萍吕凤林陈月左国伟李元朝何凤慈
-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狂犬疫苗体液免疫
- 在海藻酸钠凝胶上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被引量:12
- 2006年
- 通过在海藻酸钠凝胶上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探讨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的生物学效应。采用MTT、甲苯胺蓝染色、vonKossa染色和RT-PCR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生长形态、诱导后细胞的钙化结节和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实验组bMSCs生长状况良好、细胞增殖迅速,与对照组的增殖无差异;bMSCs成集落样生长明显,集落中央细胞重叠生长形成钙化结节;培养至12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骨相关基因,包括碱性磷酸酶、I型胶原和骨钙素,均为阳性表达,但实验组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海藻酸钠凝胶能够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的分化,是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王嫣陈小菊王兰左国伟寇小琴谭启华周兰陈文直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海藻酸
-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HBx表达对HepG2细胞中PPARγ定位的影响
- 目的:检测外源基因 HBx 转入 HepG2细胞后对 PPARγ表达定量及定位的影响。方法:以 HBx 重组腺病毒感染 HepG2细胞,分别用 RT-PCR 和总蛋白 Western blot 检测 PPARγ
- 黄佳祎毕杨左国伟冯涛
- 关键词:HBXPPARΓ曲格列酮
- 放射致小鼠骨髓造血细胞损伤与衰老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建立放射致小鼠骨髓细胞损伤与衰老模型。方法取5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0、6.5、8.5和10.5 Gy不同剂量照射实验组,观察小鼠30 d存活率。另取20只小鼠,分别于6.5 Gy照射后第1、3、7和30天检测外周血血常规及骨髓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s)数的变化,观察骨髓造血细胞大小及形态并计数集落数量,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MNCs凋亡情况,采用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法检测SA-β-gal活性,细胞免疫荧光法分析p16Ink4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小鼠30 d存活率对照组和4.0 Gy实验组均为100%,6.5 Gy实验组为80%,8.5及10.5 Gy实验组均为0。6.5 Gy一次性全身照射后第1、3、7、30 d,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骨髓MNCs数、CFU数量均下降,以照射后第3天最明显,第7天开始恢复正常;照射后骨髓MNCs凋亡率与对照组[(7.32±1.87)%]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第3天最高[(35.71±0.30)%],随时间的延长凋亡率逐渐下降;SA-β-gal染色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照射后阳性细胞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以第3天最高,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结论以6.5 Gy照射,可建立小鼠的骨髓造血细胞损伤与衰老模型,为进一步筛选抗骨髓抑制的药物奠定了基础。
- 闫玲玲姜蓉李春莉左国伟高焕庆陈地龙龙轩王建伟
- 关键词:细胞损伤衰老
- 人乳头瘤病毒转基因动物模型:方法仍待改进
- 转基因技术是建立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单纯将病毒基因或基因组整合到实验动物染色体上,往往不能有效的复制人类感染该病毒时所患的疾病.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人乳头瘤病毒(HPV)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分析了目前...
- 左国伟吕凤林赖国旗
- 关键词:转基因乳头瘤病毒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