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华
- 作品数:13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IL-2联合诱导Lewis肺癌凋亡的研究
- 1999年
- 目的:研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与IL2联合体内诱导凋亡产生抗瘤作用机理,为应用TIL治疗肺癌提供依据。方法:从Lewis肺癌(LLC)瘤体中分离提取TIL,在含1000U/mlIL2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后,与LLC细胞以10∶1接种于C57BL/6小鼠腋下,每日1000U/mlIL2瘤内注射,并测量肿瘤体积,于接种后第18天处死小鼠。结果:发现TIL加IL2有明显地抑制LLC生长的作用(P<0001),HE染色、TUNEL和电镜均证实TIL加IL2可明显诱导Lewis肺癌细胞凋亡。
- 唐华陈德基刘铭球刘铭球徐惠琴刘晓翌周洁
- 关键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肺肿瘤LEWIS肺癌IL-2
- Lewis肺癌浸润淋巴细胞的进一步纯化及体外抗癌特点的研究
- 1999年
- 为探索进一步纯化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方法及其体外抗瘤作用特点,为临床应用TIL治疗肺癌提供依据,用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接种于C57BL/6小鼠体内的Lewis肺癌(LLC)瘤体中分离提取TIL,过夜贴壁,剔除贴壁细胞后,可明显提高TIL的纯度。纯化的TIL在含1000U/mlIL2的完全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免疫荧光表型分析发现,TIL中CD+4、CD+8初为091±012,培养后为083±007,体外TIL对NK敏感的L929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效靶比为200∶1和100∶1时的杀伤率高于50∶1(P<005),表明LLC浸润淋巴细胞体外的杀伤活性具有一定的非特异性。
- 唐华陈德基刘铭球刘晓翌徐惠琴周洁张华亭
- 关键词:肺肿瘤淋巴细胞肿瘤浸润LEWIS肺癌
-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白介素2联用抑制Lewis肺癌生长和转移的研究
- 1998年
- 目的研究Lewis肺癌(LLC)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对荷瘤鼠体内的抗瘤作用。方法从接种于C57BL/6小鼠体内的LLC瘤体中分离提取TIL,经1000u/ml白细胞介素-2 (IL-2)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后,与LLC细胞以10∶1接种于C57BL/6小鼠腋下,每日1000u IL-2瘤内注射,于接种后第18天处死小鼠。结果,经TIL和IL-2处理的小鼠肿瘤重量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01),且肺转移发生率也较其它各组低(P<0.001)。结论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IL-2联用可明显抑制LLC的生长和转移。
- 唐华陈德基周洁刘铭球张华亭
- 关键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白介素2C57BL/6小鼠C57BL/6小鼠抗瘤作用C细胞
- 树突状细胞和白细胞介素-2联合应用的抗肿瘤作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抗原冲击的树突状细胞(DC)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联合应用的抗肿瘤机制,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体外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肿瘤抗原冲击的DC与IL-2联合刺激荷瘤小鼠T细胞增殖能力和体内观察肿瘤抗原冲击的DC与IL-2联合对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及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加入IL-2组体外能显著增强DC刺激的荷瘤小鼠脾脏T细胞的增殖反应(P〈0.05)。体内DC与IL-2联合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P〈0.05)。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P〈0.05)。结论DC与IL-2联合对肿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 任颖银平章孔令非唐华
- 关键词:大肠癌树突状细胞白细胞介素-2BALB/C鼠
- 冻融抗原冲击致敏的树突状细胞对结肠癌小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30
- 2000年
- 目的 :研究冻融的肿瘤抗原冲击致敏的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对结肠癌小鼠是否具有治疗作用。方法 :用小鼠结肠癌细胞株C2 6冻融抗原体外冲击致敏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DC ,观察其体外刺激荷瘤小鼠脾细胞增殖的能力及其诱导的CTL对C2 6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 ;体内以 3× 10 5DC /只一次或多次接种于已荷瘤 10d结肠癌的小鼠同侧腹股沟皮下 ,观察抗原冲击的DC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体外抗原冲击致敏的DC能显著刺激荷瘤小鼠脾脏T细胞增殖 ,其诱导的CTL对C2 6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 ,在效靶比为 10∶1,5∶1,2 .5∶1时其杀伤率分别 88 1% ,71.4%和 5 0 .0 % ;抗原冲击致敏的DC体内多次皮下免疫后对肿瘤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能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一次性DC体内免疫接种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不明显。结论
- 唐华银平章孔令非曹雪涛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结肠癌冻融抗原
- 树突状细胞的制备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建立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扩增方法并研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方法 :根据细胞的黏附性不同 ,建立了一整套简便的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扩增方法 ,并利用HE染色和FACS研究了其生物学特征。结果 :体外培养 3d后 ,可见增殖性细胞集落 ,体外培养第 7d ,收集悬浮细胞即为DC。倒置显微镜下见 :细胞呈树突状、伪足状突起 ,HE染色核偏位 ,嗜碱性。流式细胞鉴定为髓系DC(CD11c+ ) ,高表达MHCⅡ类分子 (Ia)及共刺激分子 (CD40 ,CD80 ,CD86)。结论 :此实验制备的树突状细胞具有髓系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
- 任颖银平章孔令非唐华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HE染色流式细胞仪
- 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 2002年
- 目的 :探讨p5 3、nm2 3 -H1、CD44v6、P gp、Fas、FasL和MMPs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 (H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用酶谱分析和免疫组化技术对HCC组织中p5 3、nm2 3 -H1、CD44v6、P gp、Fas、FasL和MMPs基因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HCC组织中p5 3、nm2 3 -H1、CD44v6、P gp、Fas、FasL和MMPs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织相比 ,存在显著性差异 ;同时 ,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结果提示p5 3、nm2 3 -H1、CD44v6、P gp、Fas。
- 赵跃武孔令非党伟一银平章郝远瑞刘正国唐华
- 关键词:肝细胞癌基因表达酶谱免疫组化生物学行为
- 朊病毒与海绵状脑病
- 1999年
- 唐华
- 关键词:海绵状脑病朊病毒病原性
- IL-2基因修饰对巨噬细胞表型和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 (IL2) 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IL2 动态分泌水平及对其表面分子的表达和抗原提呈能力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重组腺病毒介导,将IL2 基因转染至腹腔巨噬细胞,MTT法检测其IL2 动态分泌水平,FACS检测巨噬细胞表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法(MLR) 测定巨噬细胞抗原提呈能力。结果:IL2 基因修饰4 h 后巨噬细胞即可表达较高水平的IL2 ,18 ~48 h 之间的IL2 分泌处于高峰。IL2 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MHCII、B71、B72 和CD40 表达增加,抗原提呈能力提高。结论:IL2 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能有效表达IL2 ,与其功能密切相关的MHCII、B7 、CD40 表达增加,其抗原提呈能力增强,本实验为巨噬细胞免疫治疗肿瘤提供了实验依据。
- 邱实曹雪涛张明徽弭静朱学军雷虹唐华闵志廉
- 关键词:巨噬细胞基因修饰细胞表型抗原提呈IL-2
- 胶质瘤的免疫治疗被引量:2
- 2001年
- 栗超跃唐华
- 关键词:胶质瘤免疫治疗免疫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