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桂 作品数:23 被引量:64 H指数:6 供职机构: 国家海洋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水利工程 更多>>
基于VB和Surfer的海洋要素制图的批处理可视化系统 2018年 本文基于VB和Automation对象技术的使用程序控制Surfer自动绘图的方法,利用Surfer自带的Scripter脚本语言,可以实现Surfer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二次开发,实现海洋要素等值线图、分类图等不同类型图件的批量绘制,使用Visual Studio 2013开发工具,实现批处理可视化系统功能和界面,系统提供海洋数据处理功能,图件批处理等操作界面。本系统可以显著提高海洋绘图工作者的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工作导致的误差。 钟煜宏 吴梅桂关键词:SURFER VB 等值线 海洋要素 多核素示踪粤西广海湾水体和颗粒物输运过程 2024年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行为,探索与其相对一致的海洋学过程,已成为海洋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利用海洋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以溶解态镭同位素^(224)Ra、^(223)Ra、^(228)Ra和颗粒态核素^(7)Be、^(210)Pb、^(234)Th为示踪核素,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期间开展了粤西广海湾水体和颗粒物输运过程的调查研究,并用修正^(224)Ra/^(228)Ra模型计算了广海湾水体滞留时间。结果表明,广海湾水体及其携带溶解态物质向外海迁移的时间尺度约为1 d。在定量评估广海湾颗粒态^(7)Be和^(210)Pb的各项来源与归宿的基础上,构建了两核素箱式模型。结果表明:大气沉降是广海湾^(7)Be和^(210)Pb的重要来源,广海湾向湾外输送是^(7)Be的最大归宿;珠江来沙随粤西沿岸流以涨落潮形式进入广海湾,构成广海湾^(210)Pb的潜在重要来源。利用典型海湾^(7)Be、^(210)Pb和^(234)Th颗粒物滞留时间模型,分别估算了广海湾悬浮颗粒物滞留时间,通过对比三核素估算结果,本文认为以^(210)Pb示踪的广海湾颗粒物滞留时间(τ_(p,Pb)=12~45 d)能更好地指示广海湾颗粒物及其携带颗粒活性污染物(如重金属、部分有机污染物)输运过程的时间尺度。 谷河泉 吴梅桂 赵峰 王中瑗 倪志鑫 李冬梅 赵力 郑远来 周鹏关键词:镭同位素 黄茅海—广海湾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γ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 被引量:17 2015年 用HPGe-γ谱分析方法测定了黄茅海—广海湾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238U、226Ra、210Pb、228Th、228Ra、40K和137Cs核素,其放射性比活度范围分别为66.5~98.8、32.0~48.7、96.2~174.7、57.7~101.0、49.7~64.8、505~644和0.72~2.15Bq·kg DW–1,平均值为77.4、36.6、123.8、64.5、58.1、571和1.52Bq·kg DW–1。沉积物中226Ra/238U、210Pb/226Ra和228Th/228Ra比值的范围分别为0.42~0.50、2.80~4.09和1.06~1.66,平均值为0.47、3.38和1.20。结果显示,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天然210Pb相对于226Ra过剩,228Th相对于228Ra过剩,226Ra相对于238U缺损;γ放射性核素含量与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离岸距离无明显相关性。 赵峰 吴梅桂 周鹏 李冬梅 赵力 郑远来 蔡伟叙 方宏达 黄楚光关键词:放射性核素 Γ能谱 表层沉积物 黄茅海 IAEA2008年国际比对水体样品中总α/β放射性分析 验室于2008 年参加了IAEA 国际比对活动水体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总α/β的放射性活度测量.按照比对要求分别测定了Sample 03, Sample 04 和Sample 05 中总α/β放射性活度.反馈结果表明,三... 张耀玲 赵峰 吴梅桂 杜金洲关键词:放射性活度 IAEA2008年国际比对水体样品中总α/β放射性分析 本实验室于2008年参加了IAEA国际比对活动水体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总α/β的放射性活度测量。按照比对要求分别测定了Sample 03,Sample 04和Sample 05中总α/β放射性活度。反馈结果表明,三个样品... 张耀玲 赵峰 吴梅桂 杜金洲长江口238U、232Th入海通量研究 流域的U,Th 通过长江河口进入东海及其邻近海域的通量研究对于我们了解U,Th 本身和其示踪的相应河口、近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都是一项最为基础的工作.在每月一次长江入海口的徐六泾节点的采样基础上,通过采集200 L ... 黄德坤 吴梅桂 杜金洲关键词:入海通量 长江口大气沉降核素7Be和210Pb通量变化及其环境意义 基于2005年到2010年近5年间上海地区核素~(210)Pb和~7Be大气沉降通量的月季监测,探讨了降雨,风向(风速),沙尘天气等环境因素对核素沉降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海地区~(201)Pb和~7Be的大气沉降通量:... 杜金洲 吴梅桂 姜亦飞关键词:长江口 大气沉降 崇明东滩不同高程潮间带沉积物中^(210)Po和^(210)Pb的时空特征 2016年 ^(210)Po和^(210)Pb在海洋环境过程和放射生态学研究中有重要的意义。基于2010年每月采集崇明东滩潮间带表层沉积物,分析其^(210)Po和^(210)Pb活度,结合大气沉降和长江河流输入的^(210)Po和^(210)Pb通量,研究了^(210)Po和^(210)Pb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春夏季接近,且明显低于秋冬季;由北到南,由陆向海,平均粒径均逐渐增大。崇明东滩表层沉积物中^(210)Po和^(210)Pb的比活度介于20.9~124 Bq/kg和26.1~101 Bq/kg,均高于同期徐六泾(长江河流入海节点)悬浮颗粒物中^(210)Po和^(210)Pb相应的值。北、中、南三个断面^(210)Po/^(210)Pb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05,1.06和0.97,崇明东滩表层沉积物的主要来源为陆源的河流输送。从空间分布来看,^(210)Po和^(210)Pb的比活度随潮滩高程的降低而逐渐减小的特征,季节特征为在夏季最高,而冬季相对较低。 苏锴骏 杜金洲 吴梅桂 毕倩倩关键词:表层沉积物 陆丰核电周边海域表层沉积物放射性核素比活度水平研究初探 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采用γ能谱法对陆丰核电周边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放射性核素进行分析测定。研究表明,陆丰核电周边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铀系核素衰变不平衡:^(210)Pb相对于^(226)Ra过剩;^(226)Ra相对于^(238)U缺损。钍系核素^(228)Th和^(228)Ra则接近衰变平衡。与我国部分海域沉积物放射性含量相比,陆丰核电周边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核素^(238)U、^(228)Th的放射性比活度值位于中等水平,其余核素(^(40)K、^(226)Ra、^(210)Pb、^(228)Ra、^(137)Cs)的比活度值均接近于南海东北部表层沉积物核素比活度值。总体而言,研究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放射性水平与历史数据无明显差异,处于本底范围。 赵峰 吴梅桂 李冬梅 周鹏 谷河泉 娄全胜关键词:Γ能谱法 表层沉积物 比活度 阳江核电站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γ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 被引量:16 2018年 用HPGe-γ谱分析方法测定了阳江核电海域表层沉积物中238U、226Ra、210Pb、228Th、228Ra、40K、137Cs、134Cs、110mAg、58Co和60Co共11种核素的比活度,238U、226Ra、210Pb、228Th、228Ra、40K、137Cs等7种核素的放射性比活度范围分别为75.2~102.0、32.6~38.6、86.9~148、54.3~71.3、40.9~70.6、580~660和<0.16~3.82 Bq/kg干重,平均值分别为82.4±5.2、35.5±2.0、121.7±14、60.2±3.1、57.1±3.1、621±29和2.21±0.31 Bq/kg干重,134Cs、110mAg、58Co和60Co等4种核素的比活度均低于检测限。沉积物中226Ra/238U、210Pb/226Ra和228Th/228Ra比值的范围分别为0.35~0.48,2.63~4.17和0.96~1.36,平均值分别为0.43、3.43和1.06。结果显示,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210Pb相对于226Ra过剩,226Ra相对于238U亏损,而228Th与228Ra基本平衡;沉积物中γ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与粒度分布、离岸距离无明显相关性。 吴梅桂 周鹏 赵峰 李冬梅 赵力 郑远来 蔡伟叙 方宏达 娄全胜关键词:放射性核素 Γ能谱 阳江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