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信芝 作品数:84 被引量:623 H指数:14 供职机构: 青岛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急性胰腺炎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初步探索急性胰腺炎病人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专家咨询问卷,通过预调查最终形成成熟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6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最终确立急性胰腺炎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结果]通过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3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并使用百分权重法确定各指标权重。2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平均权威系数为0.84,协调系数(W)为0.122~0.488,显著性检验P<0.05,最后一轮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90,内容效度(CVI)为0.95。[结论]应用德尔菲法形成的基于知信行模式的急性胰腺炎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薛彩虹 孙黎惠 单信芝 郭丽 孙红 赵艳君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健康教育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知信行模式 基于工作状态的护理单元人力资源配置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构建以工作状态为基础的不同护理单元人力资源配置方法 ,为寻求适合国情、科学客观、简便易行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德尔菲(Delphi)法,定量分析各个评价指标所占权重,计算试行医院所有普通病区护理单元各自的工作状态评分。将护理工作状态评分从高到低排序,按照秩次将80个护理单元的护患比Fr(x)依次平均分布在0.6~0.4区间内,进而计算出应配备的护士人数。结果 2轮专家咨询问卷应答率分别为91.1%和88.7%,2轮咨询不同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01~0.905,指标重要性赋值的变异系数(CV)0.056~0.087。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最终确定的护理工作状态评价指标及权重分别为护理岗位工作量0.333、患者危重程度0.294、技术难度0.229、工作环境0.144。按照护理工作状态评分,获得秩次确定护患比和患者实际占用床日数,可计算各护理单元应配护士人数,建立以工作状态为基础的不同护理单元人力资源配置的方法。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以工作状态为基础的不同护理单元人力资源配置方法。该方法简便可行、结果科学可靠,且可以实现随患者数量增减调整各护理单元护士人数,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魏丽丽 李环廷 宋蕾 胡志洁 修红 黄霞 姜文彬 单信芝关键词:德尔菲技术 护理 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神经外科专科护理综合实践培训模式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专科护理综合实践培训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为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49名护士, 于2020年8~10月进行为期3个月的临床综合实践培训, 应用柯式评估模型对护士培训的满意度、专科理论和临床技能考核、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抢救工作质量达标率等指标的对比, 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价。结果在反应层, 神经外科专科护理综合实践培训模式的满意度得分为(92.39±2.20)分, 总体满意度较高。在学习层, 培训后理论成绩为(85.08±7.93)分, 操作成绩为(92.69±3.62)分, 培训后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40/-7.830, P<0.01)。在行为层, 培训后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得分为(88.77±8.15)分, 较培训前显著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70, P<0.01)。在结果层, 抢救工作质量达标率培训前为85.71%, 培训后为97.96%, 培训后的达标率明显优于培训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0, P<0.05)。结论神经外科专科护理综合实践培训模式对提高神经外科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效果显著, 有助于保障患者安全。 李春荣 任蕾娜 刘翠萍 姜楠 袁春燕 单信芝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情绪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2018年 目的 :调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情绪管理能力现状,并分析情绪管理的影响因素,探讨提升护士情绪管理能力的方法。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青岛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78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情绪管理均分为(3.24±0.31)分;知道并了解情绪管理知识的护士只有14.2%,经常接受情绪管理培训的护士仅占4.3%;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情绪管理知识、接受情绪管理培训、倒夜班、压力应对方式、家庭关系是影响护士情绪管理能力的因素,共可以解释护士情绪管理17.9%的变异量。结论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情绪管理能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情绪管理知识的知晓率和接受培训率低,提示护理管理者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来提高护士的情绪管理能力。 刘文萍 魏丽丽 孙黎惠 单信芝 潘金金 邵惠关键词:护士 情绪管理 影响因素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患者出院手续办理延迟率的效果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降低患者出院手续办理延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确定"降低患者出院手续办理延迟率"为活动主题,通过现况调查和要因分析,根据"5W1H"原则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通过QCC活动使患者出院手续办理延迟率由34.53%降至11.2%。结论:QCC活动提高了患者出院手续办理的效率,缩短了入院患者的等待时间,体现了护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王文娟 单信芝 刘玉梅 崔祥宇 李丹 康梅关键词:品管圈 肝癌病人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舒适度改变原因探讨与护理 被引量:3 2004年 李英兰 单信芝关键词: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术后 护理 Hippo通路中Yes相关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检测Hippo-YAP信号通路中主要效应蛋白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在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强度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测定Hippo信号通路中YAP蛋白在45例胰腺癌及1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应用RT-PCR方法检测YAP mRNA在45例胰腺癌及1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中YAP蛋白主要表达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45例胰腺癌组织中YAP的阳性表达率为93.33%(42/45),1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YAP阳性表达率为26.67%(4/15),两组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7.95,P<0.01).在胰腺癌组织中YAP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48),与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肥胖、糖耐量异常、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及临床分期等无关(P值分别是0.577、0.565、0.541、0.224、1.000、0.542、0.555、0.571、0.926).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胰腺癌组织中YAP阳性程度呈正相关.YAP m R N A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胰腺组织明显升高(0.3682±0.0783 vs 0.0394±0.0091,P<0.01).结论:Hippo-YAP通路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胰腺癌治疗中新的靶点. 李晓宇 田字彬 单信芝 张翠萍 刘晓英 徐永红 李新华 武军 赵文君 李丹关键词:胰腺癌 PDCA在护理操作技能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比较PDCA指导下的临床带教方法和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在护理临床操作技能教学中效果的差别。方法:以护理本科生77人为试验对象,分别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和PDCA指导下的新临床带教方法。操作考核内容为口腔护理技术和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统计数据用SPSS 10.0软件分析。结果:两组护理本科生口腔护理技术和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考试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指导的新带教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张凌云 单信芝 梁涛 脱淼 逄文泉关键词:PDCA 护理操作技能 临床教学 基于柯式模型的情景模拟教学在针刺伤防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基于柯式模型探讨标准化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生针刺伤防护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设计,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8至2019学年203名实习护生列为实验组,采用标准化情景模拟方法完成针刺伤防护教学;将2017至2018学年196名实习护生列入对照组,采用课堂讲授教学法完成针刺伤防护教育。运用柯式模型,分别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四个层面比较两组护生针刺伤防护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护生年龄、性别、学历和实习前护理专业知识测试成绩等基线资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反应层: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方式( t=25.149, P<0.001)和教学环境( t=12.827, P<0.001)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习层:实验组针刺伤知识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t=8.221, P<0.001)。行为层:实验组针刺伤防护相关行为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t=9.250, P<0.001),实验组知识转化率高于对照组( t=6.054, P<0.001)。结果层:实验组针刺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χ2=15.815, P<0.001),针刺伤上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χ2=14.185, P<0.001)。 结论:实施标准化情景模拟教学可以有效提高针刺伤防护学习有效性,降低护生针刺伤发生率。 宋蕾 姜文彬 单信芝 高祀龙 林辉 张坤 牛梦 胡松关键词:护理教学 基于护理移动手持终端操作平台的压力性损伤闭环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以护理移动手持终端为操作平台,研发压力性损伤闭环管理系统,并探讨其在临床压力性损伤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护士主导、信息系统工程师参与的研发团队,开发压力性损伤评估、计划、执行、评价、反馈、会诊功能的压力性损伤全流程闭环管理移动手持终端系统,比较系统应用前后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时率和评估合格率、压力性损伤风险(Braden评分≤18分)病人减压装置使用率及规律改变体位落实率、护士及病人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压力性损伤闭环管理系统应用后,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时率及合格率、压力性损伤风险病人减压装置使用率及规律改变体位落实率均有提高,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由实施前的0.0052%降至0.0018%(P<0.05);系统应用后护士及病人满意度高于系统应用前(P<0.05)。结论:压力性损伤闭环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评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证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按时执行,从而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任常洁 匡国芳 单信芝 陆连芳 王文娟 李鹏 张新伟关键词:手持终端 闭环管理 信息化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