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康磊

作品数:2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宪法
  • 7篇政治
  • 5篇法律
  • 5篇法学
  • 4篇文化
  • 4篇无讼
  • 4篇宪法学
  • 4篇法治
  • 3篇中国传统法
  • 3篇中国传统法律
  • 3篇中国传统法律...
  • 3篇律文
  • 3篇法律文化
  • 3篇传统法
  • 3篇传统法律
  • 3篇传统法律文化
  • 2篇心理
  • 2篇心理基础
  • 2篇义务
  • 2篇政府

机构

  • 11篇西南政法大学
  • 8篇济南大学
  • 6篇湘潭大学

作者

  • 24篇刘康磊
  • 2篇杨添翼

传媒

  • 3篇中国图书评论
  • 2篇西南政法大学...
  • 2篇中国法学会宪...
  • 1篇理论观察
  • 1篇理论界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政法学刊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山西高等学校...
  • 1篇网友世界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安顺师范高等...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重庆工学院学...
  • 1篇法律方法
  • 1篇中国人权评论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间秘密社会与晚清结社法律
2010年
晚清内忧外患,严酷的社会环境是滋长秘密社会的温床。群学思想的传入和其"合群"思想的流变,夹杂着其他泰西政治制度的观念被国人了解和接纳,原有秘密结社的扩张和新兴的以"文人结社"为蛹的政治团体,是晚清波澜壮阔的历史无法忽视的重要内容。后者由于缺乏力量,在希望变化的急切愿望与现实发生错位的情况下与前者合流一处,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刘康磊杨添翼
关键词:晚清群学戊戌变法秘密结社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心理基础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诸多特征,它们使中华法系在世界法律体系中独树一帜,这些法律是由真正的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发展并积淀起来的结晶,无讼是中国法律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它具有独特魅力,显示了中国人与世不同的价值观念和...
刘康磊
关键词:传统法律文化无讼法治民众心理
文献传递
权利·义务:现行宪法社会权的理解与反思被引量:3
2012年
公民社会权的实现必须有国家的积极作为。宪法文本对公民社会权的制度供给,如果欠缺相对应的国家义务制度反馈,则公民社会权的实现便会缺乏必要的权利救济。社会权的实现程度检验着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促使社会权的实现的途径法治化、完整化,调和权利与义务之间出现的失衡状态,从权利与义务结构——功能的角度而言,不仅对于公民有尊严的生活,而且对于国家政治、社会的稳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刘康磊
关键词:权利义务社会权
宪法意义的死亡——从苏格拉底到丹东
死亡,人生命的毁灭,是最具震撼力的表达方式.它可以最极端的方式来表达爱情、憎恨,甚至于人的思想.哲人,一个沉思的群体,将自己的思想加赋在自己肉体消灭的基础之上,直达政治的核心.死亡,不是哲人参与政治唯一的方式,但至少是相...
刘康磊
关键词:苏格拉底法律思想宪法
文献传递
中国公法学从何处来?
2010年
□对于传统与现代转型期间人们所作出努力的忽视和误解,是造成中国法学还在困扰自己走向的根源,当前的中国公法学的基因不全在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也不全在于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的输入,而正在于二者在100多年间的冲突与融合,这个传统决定了中国法学的走向。
刘康磊
关键词:中国法学公法学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西方政治思想
宪政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方法——古典宪政理论逻辑之再思考
2010年
在众多的宪政话语中,把握宪政本质特征的是西方古典宪政理论。它的核心问题是"有限政府",即限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它解决了为什么和怎么样限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的问题。个人权利先于和优于国家权力、人性不完善所导致的没有限制的权力必然被滥用,是必须限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的理由;以防恶为原则,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在政治和法律制度设计时进行必要的分权是限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的实现方法。
杨添翼刘康磊
关键词:有限政府分权
行政与司法角力下的特殊权力关系理论
2008年
权力的本性是毫无理性的自我膨胀和扩张,权力最难忍受的是其他权力对其的倾轧和剥夺,法治国下设计权力制衡的理论原点也就在于利用这一本性以"恶"制"恶",经过权力之间的博弈,最终将权力限制在各自应在的范围之内,达到一种政治权力的平衡状态,保护政治共同体下公民的权利的终极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地发生和实现。特殊权力关系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司法救济能否进入行政权保守的领域。
刘康磊
关键词:行政司法
无讼与厌讼之辩被引量:2
2006年
无讼与厌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它们有着共同的中华文明“血统”,但从性质上而言,二者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一个是传统的政治理念;而另一个则更强调民众的心理定势。因而对于中国的法治进程,它们也有着与其性质上相应的现实意义。
刘康磊
关键词:无讼厌讼法治
庭审:带有文化烙印的对话
2006年
庭审是通过语言为媒介的交流过程,交流的方式和规则可以体现庭审的法律背景,甚至是社会文化背景,不仅如此,庭审的对话还体现了法律对人及人性的关怀程度。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的法治传统的诸多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庭审过程中对话模式的不同反映出来,这对中国的法治进程大有裨益。
刘康磊
关键词:庭审
“宗族社会”与“公民社会”的变奏——兼评《宗族政治——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村民"与"公民","宗族社会"与"公民社会",概念言辞将它们分离,而它们本身又纠结在中国的农村和农民问题上。肖唐镖先生通过"村治权力网络"这一分析框架为它们之间搭起了被言辞强行隔断的联系。
刘康磊
关键词:公民社会宗族社会权力村治变奏农民问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