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岩

作品数:155 被引量:593H指数:15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54篇专利
  • 21篇会议论文
  • 9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石油与天然气...
  • 30篇天文地球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化学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烃源
  • 13篇源岩
  • 13篇烃源岩
  • 13篇盆地
  • 10篇砂岩
  • 10篇气藏
  • 9篇地质
  • 9篇岩样
  • 9篇油气
  • 9篇凹陷
  • 8篇地球化
  • 8篇地球化学
  • 8篇生烃
  • 8篇储层
  • 7篇勘探
  • 6篇地球化学特征
  • 6篇油藏
  • 6篇水热
  • 6篇钻井
  • 6篇化学特征

机构

  • 72篇长江大学
  • 46篇中国石油天然...
  • 25篇中国石油大学...
  • 2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1篇中国石油
  • 9篇西南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教育部
  • 2篇中联煤层气有...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化
  • 2篇天津市国土资...
  • 2篇中海油研究总...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江苏油田

作者

  • 151篇刘岩
  • 24篇徐耀辉
  • 21篇钟宁宁
  • 18篇文志刚
  • 18篇丁康乐
  • 18篇韩超
  • 14篇田永晶
  • 10篇李隽
  • 8篇陈恭洋
  • 8篇何文祥
  • 7篇王云
  • 6篇邹磊落
  • 6篇田永晶
  • 5篇印森林
  • 5篇曹光强
  • 5篇张遂安
  • 5篇李阳
  • 4篇姜文亚
  • 4篇李文魁
  • 4篇高岗

传媒

  • 7篇油气田地面工...
  • 4篇天然气工业
  • 4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特种油气藏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国外油田工程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钻采工艺
  • 2篇石油工程建设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录井工程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石油化工应用
  • 2篇岩性油气藏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年份

  • 3篇2025
  • 6篇2024
  • 8篇2023
  • 10篇2022
  • 18篇2021
  • 8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14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11篇2011
  • 8篇2010
  • 10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60年的重大进展被引量:38
2010年
通过对1949年到2009年60年来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和产量增长情况的分析,总结了煤成气理论的意义和勘探成就,梳理了大气田的勘探开发成果和意义。研究认为60年以来,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储量上从贫气国跃为世界前列国。1949年中国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只有3.85×108m3,2009年超过了7×1012m3。2)天然气年产量跃为世界第七。194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只有1117×104m3,2009年则达852×108m3。3)煤成气理论推进了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快速发展。1979年中国煤成气理论的出现,开辟了天然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使指导天然气勘探理论从"一元论"发展为"二元论"。4)勘探开发大气田是快速发展中国天然气工业的重要途径。至2009年底中国共发现44个大气田,大气田总储量占全国的80.5%,天然气年产量占全国的66.4%。60年间中国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取得了重大成就。
戴金星黄士鹏刘岩廖凤蓉
关键词:煤成气勘探开发天然气
全自动钻具井口检测装置
本发明为一种全自动钻具井口检测装置,包括:外壳结构;支撑结构,能移动地设置于外壳结构内;包括内底板和内顶板,内底板和内顶板上均设置圆弧豁口,内底板和内顶板之间铰接抱环结构;抱环结构闭合时,抱环结构的内环和圆弧豁口能围合成...
樊建春蒋浩周禹臻王楷文孙京张智通刘岩
煤粉在支撑裂缝中的运移与沉积规律被引量:19
2014年
针对煤储层压裂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煤粉问题,应用LD-1A导流能力测试系统进行了支撑裂缝中不同流速、不同煤粉含量的流体流动物模实验,分析了流体在变流速、恒流速和间断流动下,煤粉在支撑剂充填层中的运移、沉积及产出规律。实验表明:煤粉运移具有一定的临界流速,不同条件下,临界流速差别较大,在20~40目石英砂支撑裂缝中,过60目煤粉临界流速可达5.20 cm/min,而过140目煤粉临界流速为2.01 cm/min;流体流速、支撑剂粒径、煤粉粒径、煤粉含量、排采制度等多重因素共同控制煤粉产出量;煤粉容易沉积在支撑裂缝中堵塞支撑剂构建的孔隙,对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伤害严重。压裂后有效排出煤粉,可减小堵塞伤害;排采过程中控制流体流速,有利于减少煤粉运移及产出。
刘岩张遂安曹立虎孟尚志张天林
关键词:煤粉运移
一种有机碳含量的测井预测数学模型建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碳含量的测井预测数学模型建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有机碳数据和测井曲线数据;2)作单井综合柱状图;3)对有机碳数据进行单井深度归位,调整有机碳取样点的深度位置;4)计算每条测井曲线和TOC的相关...
高岗王程程李晓凤李佳烨刘岩陈果
一种正辛酸钙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正辛酸钙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正辛酸与碳酸钙混合,并向混合物中加入水,回流反应后得到反应混合物;将上述反应混合物进行过滤和烘干,得到正辛酸钙和碳酸钙混合物;向上述正辛酸钙和碳酸钙混合物中加入二氯甲烷,...
丁康乐韩超谢良成邹梅刘岩
文献传递
气藏压裂提高裂缝有效导流能力的技术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提高压裂裂缝有效导流能力是改善气藏压裂效果的重要方面。本文从提高裂缝初始导流能力、降低导流能力的伤害、保持裂缝长期导流能力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实现高导流能力的一些典型压裂工艺技术措施,包括:二次加砂压裂、端部脱砂压裂、提高支撑缝宽的超常规压裂、高砂比大粒径压裂、低伤害压裂液压裂、防支撑剂回流压裂等工艺。通过其施工工艺和技术特点的分析,为气藏压裂工艺技术措施选择提供依据。
李勇明刘岩王文耀赵江玉
关键词:压裂导流能力支撑剂回流
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二段细粒沉积旋回及其对有机质分布的影响被引量:6
2023年
基于陆相水进-水退旋回(T-R旋回)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官108-8井古近系孔店组二段连续500m完整取心及化验资料分析,开展湖相盆地细粒沉积岩的高频旋回特征研究。通过应用测井岩性组合判别方法,搭建孔二段细粒沉积岩的五级高频旋回地层格架。采用不同尺度及方法表征细粒沉积岩高频旋回特征,研究表明五级T旋回陆源碎屑矿物含量高、古盐度低、古气候偏潮湿、纹层密度大,五级R旋回则表现为碳酸盐矿物含量高、古盐度高、古气候偏干旱、纹层密度小。高频旋回变化控制了有机质的丰度与类型,T旋回中TOC值较高,除了有较高的陆源有机碳含量外,水体内生有机质也较为丰富,显示湖泊的初级生产力较高,有利于页岩油的形成与富集。
赵贤正蒲秀刚鄢继华金凤鸣时战楠柴公权韩文中刘岩姜文亚陈长伟张伟方正解德录
关键词:高频旋回渤海湾盆地
基于贝叶斯分类预测烃源岩与原油成熟度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贝叶斯分类预测烃源岩与原油成熟度的方法,具体涉及基于贝叶斯分类机器学习的芳烃生物标志物参数预测烃源岩、原油成熟度的方法。方法包括:首先构建烃源岩、原油芳烃生物标志物参数数据集,并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以及测...
苏恺明鲁天奥何志伟徐耀辉刘岩李阳严刚
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的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的智能识别技术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的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的智能识别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烃源岩样品,样品制片处理后,拍摄在反射光与荧光下的高分辨率图像;建立带标签数据集;利用Mosaic数据增强扩展数据量;结合轻量Effic...
徐耀辉易王菲刘岩文志刚苏恺明李阳陈果王宁田伟超何涛华何文祥黄亚浩谢小敏
全岩光片智能化显微识别定量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岩光片智能化显微识别定量系统,它包括注胶装置、振动布料滑道、紫外光固化隧道和多个研磨工段;注胶装置用于将UV胶注入到试样皿中;振动布料滑道用于将过筛后的岩样散布在UV胶的表面;紫外光固化隧道用于将试样皿中...
刘岩文志刚徐耀辉 罗情勇 常象春李美俊
文献传递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