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为国

作品数:78 被引量:619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农业工程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农业科学
  • 29篇生物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8篇植物
  • 17篇湿地
  • 15篇群落
  • 11篇植物群
  • 11篇植物群落
  • 9篇虉草
  • 9篇温室
  • 8篇演替
  • 8篇栽培
  • 8篇物种
  • 8篇芦苇
  • 8篇黄瓜
  • 7篇土壤
  • 6篇植被
  • 6篇温室黄瓜
  • 6篇物种多样性
  • 5篇净光合
  • 5篇净光合速率
  • 5篇化感
  • 5篇光合速率

机构

  • 70篇江苏大学
  • 19篇南京农业大学
  • 9篇南京林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教育部
  • 4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贵阳学院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九江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南华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江苏太湖地区...
  • 1篇安徽省六安市...
  • 1篇江苏艺轩园林...

作者

  • 76篇付为国
  • 41篇李萍萍
  • 21篇吴沿友
  • 12篇王纪章
  • 11篇卞新民
  • 8篇毛罕平
  • 5篇吴春笃
  • 4篇左志宇
  • 4篇汤涓涓
  • 4篇赵青松
  • 4篇尹淇淋
  • 4篇邢德科
  • 4篇倪纪恒
  • 4篇陈歆
  • 4篇陆军
  • 3篇刘荣成
  • 3篇郑红倩
  • 3篇胡永光
  • 3篇李雪
  • 3篇罗克勇

传媒

  • 7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广西植物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江苏大学学报...
  • 3篇湿地科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武汉植物学研...
  • 2篇长江蔬菜
  • 2篇农机化研究
  • 2篇福建林学院学...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1篇2012
  • 6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室内草皮蒸腾量预测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研究了温室内草皮蒸腾量和小气候的关系,用彭蔓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腾发量,用20cm蒸发皿测定温室内的水面蒸发力,并和测定的草皮蒸腾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草皮蒸腾量与温室小气候的回归系数(R2)为0.938,明显高于蒸腾量与蒸发皿水面蒸发量的回归系数(R2)0.8683和蒸发量与彭蔓公式计算的参考作物腾发量的回归系数0.7944,以温室小气候计算温室内的作物蒸腾量要优于以参考作物腾发量计算作物蒸腾量和蒸发皿水面蒸发量的方法。温室内草皮的蒸腾量与温室小气候线性相关,可以此计算温室内作物的蒸腾量。
李雪毛罕平左志宇张晓东付为国
关键词:温室参考作物腾发量
温室黄瓜钾素含量临界值的模拟被引量:1
2012年
依据温室黄瓜钾素吸收、分配与温度和辐射的关系,建立了基于辐热积的温室黄瓜钾素吸收与分配模型,并利用与之相独立的试验资料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温室黄瓜钾素总吸收量、根、茎、叶、果实钾素含量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分别为0.96、0.71、0.78,0.85、0.87。均方根差(RMSE)分别为0.25g.株-1、0.12%、0.09%、0.04%、0.05%。模型对不同季节温室黄瓜钾素的吸收量和各器官钾素含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符合度较高。
倪纪恒付为国朱咏利毛罕平罗克勇郑红倩徐刚
关键词:温室黄瓜
镇江内江河漫滩草地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种间的竞争特性被引量:7
2006年
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对“替代试验法”公式的适当修正,来研究镇江内江河漫滩草地植被演替过程中的优势种群虉草和芦苇之间的竞争特性。结果发现:不同密度的混生状态下,二者均能利用不同的资源,表现出一定的共生关系,但二者之间竞争明显,虉草明显处于竞争劣势。在形态和生理表现上,处于劣势的虉草分枝数减少,高度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降低。因此,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芦苇种群必将替代虉草种群,成为演替下一阶段的优势种群。
付为国李萍萍卞新民吴沿友
关键词:优势种群落演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
镇江滨江湿地受损植被诊断及修复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镇江滨江湿地沿长江岸线,依附镇江市市北,是由江水所携泥沙常年淤积而成。湿地内植被茂盛,物种丰富。但近年的污染排放及渔民围网捕鱼,植被破坏严重,湿地生态功能遭到削弱。研究通过对位于大东沟排污口的受损植被与另一处于相同演替阶段的健康植被比较,识别受损植被的致损因子,并分析其对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进程的影响。结果显示,污染排放和当地渔民的围网捕鱼是导致大东沟片植被处于中等程度退化的主要因子。在植被的修复中,基于次生演替理论和自设计理论,采用工程技术和优势种栽培技术相结合原则,实现污染控制和加速植被的恢复。
付为国
关键词:群落演替植被修复栽培
人工湿地微生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7年
人工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末得到迅速发展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工程,具有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维护技术水平低和能耗低等优点。目前已被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废水。它是由基质、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的复合系统,其中,微生物在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污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功能性两方面对人工湿地系统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进而对人工湿地微生物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资料和借鉴。
王雨轩魏巍李萍萍赵云付为国
关键词:人工湿地微生物多样性功能基因
河岸带不同植被下土壤酶特征及其去污效果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测定河岸带常见植被类型下的土壤酶活性,比较其去污效果,分析土壤酶活性与TN、TP、NH4+-N、COD等农业面源污染物去除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表层土壤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灌草、草本酶活性较大,乔灌草次之,乔草最小,而不同植被河岸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去除率也表现出基本相同的规律,因此对农业面源污染去除效果最好的河岸带植被类型配置应为灌草或草本(芦苇);不同植被深层土壤酶活性基本不存在显著差异。由相关性分析可知,TN、NH4+-N去除率与表层土壤脲酶活性呈显著相关关系,而COD去除率与土壤脲酶的相关性不显著;TP、COD去除率与土壤磷酸酶活性的相关性显著。研究结果为利用土壤酶活性强度作为评价河岸带净化效果的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崔波付为国李萍萍管永祥
关键词:河岸带植被类型脲酶磷酸酶
苹果属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19年
苹果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保存其优良性状并提高繁殖效率,从而成为苹果属植物快速繁殖的一条重要途径。本研究从苹果属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培养环境、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培移栽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了历年来苹果属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上的相关成果,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今后将继续研究解决苹果属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化、污染、玻璃化等问题,从而提高繁殖系数,为工厂化育苗提供一定的参考;加强关于胚乳培养方面的研究;加强对苹果属不同种类的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以提高它们的利用价值,同时对种质资源的保护也有很大的意义。
付为国韦晨王醒
关键词:苹果属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
铅对小白菜根际微生物群落与其生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不同铅浓度下小白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硝化和反硝化速率及呼吸速率等特征的研究,揭示铅污染对植物根际微生态系统生态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铅浓度的增加,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峰值所对应的铅浓度分别为300、300和600 mg/kg,3种微生物的耐铅能力为真菌>放线菌>细菌。土壤硝化和反硝化细菌数、硝化和反硝化速率及呼吸速率也随着铅浓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各指标峰值所对应的铅浓度均为300 mg/kg;硝化速率与硝化细菌数、反硝化速率与反硝化细菌数及土壤呼吸速率与微生物总数决定系数分别为0.684 7、0.851 1和0.684 3,均显著正相关。研究发现,当土壤铅浓度达到或超过1 200 mg/kg时,小白菜根际微生态系统出现显著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退化。
付为国王凡坤李萍萍汤涓涓
关键词:小白菜铅胁迫硝化反硝化呼吸速率
镇江北固山湿地虉草季节生长动态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在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整个生长季中,定期测量其株长、鞘高、叶龄及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分析和研究虉草的季节生长动态。结果显示:虉草各指标的季节生长动态基本一致,皆呈“S”型曲线,且均以三次方程拟合效果最佳。绝对生长速率和相对生长速率基本同步,呈单峰型曲线,但在负增长出现的时间上稍有差异。各生长指标累积绝对、相对生长速率的季节动态也呈“S”型曲线,同样三次方程拟合效果最佳。
付为国李萍萍吴春笃曹秋玉卞新民
关键词:虉草叶龄生物量生长速率
泉州湾河口湿地几种植物的光合特性
2008年8月3日,对泉州湾河口湿地下游的优势植物桐花树、秋茄和白骨壤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特点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由于潮水的影响,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3峰曲线,日...
刘荣成吴沿友付为国梁铮王纪章李萍萍
关键词:桐花树秋茄白骨壤光合作用生理生态因子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