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明杰
- 作品数:118 被引量:1,135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针灸、推拿和骨伤技术标准分类与基本标准目录研究
- 杨金生岗卫娟朱立国刘智斌李金学訾明杰王莹莹杨金洪杨莉胡俊霞雷正权
- 研究内容:该课题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等研究方法,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为指导,通过问卷调查完成需要制定国家标准的项目以及制定的优先次序,据此制定针灸、推拿、骨伤技术标准框架,构建针灸...
- 关键词:
- 关键词:针灸推拿骨伤中医治疗
- 混合方法研究模式下肾阳虚证诊断标准制定的思路与方法探讨
- 现有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以定量研究方法为主。混合方法研究提出了一种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思路。文章回顾了肾阳虚证证候诊断标准和生物学的现状,介绍了混合方法研究的主要设计思路。文章以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制定为例,通过介绍文献研...
- 秦义訾明杰孙明月高蕊翁维良
- 关键词:证候肾阳虚证
- 由香山会议引起的中医药疗效评价的思考
- 药的疗效评价,是近年医药的热点话题,2010年第368词香山科学会议就中医药疗效评价的关键问题,展开了各方面的讨论和汇总,是中医药疗效评价问题阶段性的总结.
- 李博高蕊陆芳訾明杰李睿唐旭东
- 关键词:中医药疗效评价循证
- 死亡的价值损失与卫生资源的优先配置权
- 2018年
- 世界现有卫生资源有限并且分布不均,无法实现人人都健康长寿。我们必须确定卫生资源的优先配置,即优先挽救哪些生命。就挽救生命的价值而言,现有的共识是:长寿是有价值的;而且早逝比晚逝更糟,并依此决定卫生资源的优先配置。关于这两方面,均有大量文献,但几乎没有文献讨论两者的联系。
- Solberg CTGamlund E郑君(编译)訾明杰
- 关键词:卫生资源健康长寿
- "临床医生"与"临床研究者"的角色转换与差异探讨
- 临床研究不同于日常诊疗,临床医生与临床研究者的角色因职责不同而有所区别.本文从临床研究和日常诊疗工作开展的资质要求、实施要求、后续工作等方面,对临床医生与临床研究者的角色与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加深临床医生对其不同角色内涵的...
- 姚贺之訾明杰
- 关键词:临床医生角色转换
-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应关注的问题被引量:7
- 2014年
- 中药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与一般临床试验要求是一致的,都需要审查临床试验的科学性、伦理性,根据中药不同于化学药物并在正式研究前大量的人体应用的特点,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还需要关注其临床试验前的安全性数据/资料、辨证论治的考虑、合并中药/西药的联合作用、剂量及疗程探索的依据、疗效评价的方法、试验药物的掺和物、对照药物为安慰剂时的依据、药物自命名或改变用药途径等内容。
- 訾明杰高蕊翁维良李涛李博唐旭东
- 关键词:中药新药伦理审查伦理问题
- 基于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招募过程分析及建议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基于一项中药辅助化疗治疗结肠癌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借鉴实施性研究方法思路,通过医院内招募和媒体招募两种措施,观察并记录受试者招募过程、分析影响招募效果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2019年9—11月共筛选246例患者。其中通过医院内招募筛选合格患者23例,最后入组9例;通过媒体招募3个月来电咨询的患者分别为118、47、58例,每月筛选合格患者分别为4、6、10例,最后入组0、0、1例。认为影响招募效果的因素可能有:严格的合格性标准、招募人员难确定、试验筛选表记录不及时、招募信息不详细、招募信息发放频次少、招募实施资源需求大、患者对参与临床试验的认知偏差。结论提高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效果应在医院内招募基础上结合媒体招募;招募信息应详略得当,对招募条件做出明确注释;要综合患者、医生、临床研究者的实际情况展开,丰富招募渠道。
- 文玲子杨宇飞许云訾明杰赵娜闫蕴孜闫韶花刘建平费宇彤
- 关键词:结肠癌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咳喘穴位处方探析被引量:113
- 2010年
- 基于清代张璐《张氏医通》白芥子涂法治疗冷哮,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咳喘的现代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借鉴循证医学的思维和方法,根据中医针灸学科特点,分析夏季三伏贴敷治疗咳喘病的常用腧穴和穴位处方选穴规律。结果显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位居前10位的常用腧穴是肺俞、定喘、心俞、膈俞、膻中、肾俞、膏肓、大椎、脾俞、天突,多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任督脉和经外奇穴。提示穴位贴敷处方的核心穴位是肺俞、定喘、心俞、膈俞、膻中,配穴可以根据辨证、疾病分期、辨病或对症加减。
- 文碧玲周华刘保延孙国杰刘炜宏彭锦胡镜清何丽云房繄恭訾明杰
- 关键词: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咳嗽哮喘
- 血脂异常中医证型变化规律观察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观察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证型变化规律。方法选择439例血脂异常患者,观察基线期(初诊)、访视1(第4周)、访视2(第8周)、访视3(第12周)中医证型及血脂情况,对4次访视进行多层隐类模型分析,归纳人群证型的变化情况。结果 439例血脂异常患者初诊时无症状患者占49.7%(218/439),在有症状的患者中,阴虚阳亢证最多[28.2%(124/439)],痰浊阻遏证[(13.7%(60/439)]其次;至访视1时,有134例仍为无症状者,有症状的患者主要证型是阴虚阳亢证[23.5%(103/439)]与痰浊阻遏证[17.3%(76/439)]脱落70例;访视2时主要证型为血瘀痰阻证[21.4%(79/369)]与阴虚阳亢证[19.5%(72/369)],脱落64例;访视3时主要证型为痰浊阻遏证[11.8%(36/305)]与气阴两虚证[11.1%(34/305)],脱落50例。结论随着病程的延长,血脂异常中医证型呈现变化及不稳定状态,中医证型作为血脂异常临床研究的主要疗效指标的依据尚不充分。
- 孙明月陆芳李博訾明杰李睿李庆娜高蕊
-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血脂异常中医证型
- 中医贴敷治疗咳嗽的有效性及有效人群贴敷处方特点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评价中医贴敷疗法治疗咳嗽的有效性,并分析贴敷有效人群特征及处方特点。方法:以互联网电子诊疗平台(春播万象云诊所数据库)中2020年8月24日至11月5日主诉为咳嗽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暴露组(使用中医贴敷)和非暴露组(未使用中医贴敷),以7 d内咳嗽症状消失率、咳嗽症状首次消失时间作为疗效指标,评价贴敷疗法治疗咳嗽的有效性,并对有效人群特征、贴敷处方特点进行分析。结果:59 639例咳嗽患者中使用贴敷治疗的有56 314例,不使用贴敷治疗的有3 325例。暴露组的咳嗽症状消失率是非暴露组的1.59倍。咳嗽消失的人群中,暴露组的平均咳嗽症状首次消失时间明显短于非暴露组。使用贴敷治疗的有效人群5 702例,其中年龄中位数为3岁,男性占57.44%、女性占42.56%。有效人群贴敷处方最常贴敷的穴位为神阙穴与肺俞穴,神阙穴最常贴敷的药物是麻黄、杏仁、芒硝等,肺俞穴最常贴敷的药物是麻黄、杏仁、半夏、黄芩等。最常用的联合药物是咳特灵、头孢克肟、氯雷他定。结论:基于现有数据和分析方法,发现中医贴敷对咳嗽的治疗是有效的。
- 栗蕊李庆娜李辰飞陆芳陆芳高蕊
- 关键词:咳嗽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