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凯
- 作品数:39 被引量:152H指数:8
-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及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的CXCR4表达,分析其表达规律。为改善和提高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寻找更有效的途径。为临床骨髓基质细胞更广泛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其增殖及生长特性,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对MSCs的CXCR4受体及CXCR4 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应用神经胶质细胞进行对比,探讨其表达异常的因素。结果骨髓基质细胞CXCR4m RNA表达水平稳定,CXCR4在各代骨髓基质细胞中表达小于5%,且随传代数增加而减少。结论CXCR4在骨髓基质细胞中表达量很少,如果促进其CXCR4表达将会极大增强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
- 曹阳吕刚于洋范仲凯
-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4迁移
- 乙酰左旋肉碱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乙酰左旋肉碱(Acetyl-1-carnitine,ALC)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脊髓损伤组(SCI组)、乙酰左旋肉碱组(ALC组)每组12只。Sham组只暴露脊髓,不打击;SCI组采用Allen's重物打击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ALC组在打击脊髓后15 min腹腔注射剂量为300 mg/kg的乙酰左旋肉碱。Sham组和SCI组均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24 h后取出各组大鼠脊髓组织进行检测。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脊髓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量,用TUNEL法观测神经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SCI组脊髓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量明显增加,神经细胞的凋亡比例明显增加(P〈0.01);与SCI组相比,ALC组脊髓组织中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增加,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量明显降低,神经细胞的凋亡比例明显减少(P〈0.01)。结论:乙酰左旋肉碱可以减轻氧化损伤,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对脊髓损伤有保护作用。
- 赵兴长李昊天李刚王继权邢恩福孙平吕刚范仲凯
- 关键词:脊髓损伤氧化应激凋亡
- Delta陶瓷人工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观察Delta陶瓷人工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应用效果。方法对56例(61髋)严重髋关节疾病患者行Delta陶瓷对陶瓷人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通过双髋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外展角和估算前倾角,观察有无陶瓷碎裂、假体脱位、假体周围透亮线和骨溶解、假体松动、感染及假体周围骨折情况发生。结果手术时间为55~90 min,术中出血量120~200 mL,术后引流量150~400 mL。术后平均随访1年7个月。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9.3±7.9)分,明显高于术前的(40.3±10.5)分(P<0.01)。髋关节功能优37例,良18例,可1例。X线检查示髋臼外展角42.7°±2.6°,前倾角为19.6°±3.5°。随访期间无关节异响发生,未见陶瓷碎裂、假体脱位、骨溶解形成及假体松动、移位和下沉,无感染和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1例术后6个月时出现髋关节周围异位骨化,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Delta陶瓷人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满意。
- 于德水张元和曹阳范仲凯王岩松吕刚
- 关键词:人工假体人工关节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疾病
- 快速成型技术在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的应用
-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RPM)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优点。方法:分两组,骨盆骨折组和髋臼骨折组;骨盆骨折5例:tile分型C2、C3型,髋臼骨折5例:l...
- 曹阳栗刚范仲凯毕云龙闫鹏
- 关键词:髋臼骨折骨盆骨折快速成型技术
- 依达拉奉抗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细胞凋亡的机制初探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EDA)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内质网应激(ERS)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SCI组、EDA组,每组12只。采用Allen’s法建立SCI模型,sham组仅行椎板切除术。术后Sham组和SCI组给予与EDA组等体积等频次生理盐水处理;EDA组在SCI模型建成以后予以EDA(10 mg/kg),每12 h腹腔注射给药1次。于术后3 d取脊髓,应用Western blot检测C/EBP同源蛋白(CHOP)、Cleaved caspase-12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脊髓组织中caspase-12、CHOP阳性细胞的比率,TUNEL法检测脊髓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SCI组较sham组CHOP、Cleaved caspase-12、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升高,Cleaved caspase-12、CHOP阳性细胞比率增加,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比率增加(均P<0.01)。EDA组较SCI组CHOP、Cleaved caspase-12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降低,Cleaved caspase-12、CHOP阳性细胞比率减少,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比率减少(均P<0.01)。结论 EDA对脊髓损伤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SCI后脊髓细胞的ERS和脊髓细胞的凋亡有关。
- 王继权赵兴长孙平李昊天褚鑫吕刚范仲凯
- 关键词:脊髓损伤细胞凋亡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依达拉奉
- 进食不同浓度锌对大鼠脊髓损伤抗氧化应激的作用
-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锌对脊髓损伤后抗氧化应激的内在联系.方法 取70只SD大鼠,建立Allen's SCI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锌喂养组和高锌喂养组.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脊髓损伤情况,BBB评分检测后肢运动功能...
- 王岩松梅晰凡曹阳范仲凯于德水邵振亚
- 关键词:脊髓损伤锌氧化应激
- Akt/PKB对大鼠脊髓损伤后TNF-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PKB)被阻断后脊髓损伤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变化。[方法]参照Nystrom′s压迫方法制作大鼠脊髓压迫损伤模型,成年健康Wistar大鼠72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损伤组32只、Akt/PKB阻断组32只。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TNF-α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各组大鼠TNF-α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损伤组与Akt/PKB阻断组TNF-α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mean optic density,MO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Akt/PKB阻断组与损伤组相比MOD值明显降低(P<0.01);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损伤组与Akt/PKB阻断组TNF-αmRNA的MOD与内参照MOD的比值明显升高(P<0.01),而Akt/PKB阻断组则明显低于损伤组(P<0.01)。[结论]Akt/PKB可能通过下调TNF-α的表达参与脊髓继发性损伤。
- 曹阳张玉强王岩峰栗刚范仲凯于德水
- 关键词:脊髓损伤蛋白激酶B肿瘤坏死因子-Α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黄芪和冬虫夏草对心脏病左心室舒张功能及血脂的影响被引量:28
- 2002年
- 目的 :探讨黄芪和冬虫夏草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黄芪和冬虫夏草治疗6 8例冠心病和高血压心脏病 (高心病 )患者 ,检测患者用药前后左室舒张功能 ,如左房内径 (L AD)、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 (PVE)、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 (PVA)及 PVE/PVA比值 ;同时取血测定血脂 ,如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C)。结果 :6 8例患者用药 8周后 ,左室舒张功能及血脂各指标均较用药前有显著改善 (P均 <0 .0 1)。结论 :黄芪和冬虫夏草能改善冠心病、高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和血脂。
- 蔡久英任旭荣范仲凯孙志丹赵秀珍孙宇张慧光
- 关键词:冬虫夏草心脏病左心室舒张功能血脂中药药理
- BMSCs 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 VEGF 基因和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研究B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运动功能恢复、VEGF基因表达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BMSCs治疗SCI的机制。方法取5只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骨髓,分离培养BMSCs,取第3~4代细胞进行实验。取Wistar雌性成年大鼠87只,体重220~2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21只)、DMEM注射组(B组,33只)和BMSCs移植组(C组,33只)。A组仅咬除T8~10棘突和椎板;B、C组参照Nystrom方法制备T8~10 SCI模型,伤后30 min C组注射BMSCs(共3.0×105个),B组注射等量DMEM。于术后3、7、14、28 d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法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术后3、7、14、28 d应用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行微血管计数观测血管生成情况;术后1、3、5 d应用RT-PCR法检测损伤脊髓组织内VEGF mRNA的表达。结果术后各时间点B、C组大鼠后肢功能随时间延长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各时间点BBB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C组BBB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其余时间点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B、C组损伤周围区脊髓灰质腹侧角内微血管数目明显少于A组(P<0.05);术后7、14、28 d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3、7 d脊髓灰质腹侧角内微血管数目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4、28 d显著高于B组(P<0.05)。各组术后各时间点损伤周围区脊髓白质内的微血管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示,A组大鼠脊髓组织内VEGF mRNA表达水平较低。B、C组与A组相比,于术后1 d开始VEGF mRNA表达增加,3 d时表达达峰值,5 d时表达下降但仍高于A组,各时间点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时间点均高于B组(P<0.05)。结论 BMSCs可能通过上调VEGF基因表达和增加脊髓内新生血管而促进大鼠SCI后运动功能恢复。
- 于德水吕刚曹阳栗刚智晓东范仲凯
- 关键词:脊髓损伤BMSCS细胞移植血管生成VEGF
- VEGF_(121)转染对诱导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VEGF基因转染对VEGF诱导后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为组织工程血管构建提供血管内皮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应用VEGF体外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后,再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pCDI/VEGF121转染分化后的血管内皮细胞,通过MT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能力。结果诱导培养2周后兔骨髓基质细胞转化为血管内皮细胞,VEGF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细胞后表达VEGF蛋白,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增加,凋亡能力下降。结论转染VEGF是促进VEGF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有效途径,可望为组织工程血管构建提供血管内皮细胞衬层,为人工血管内皮化开辟一种新的途径。
- 范仲凯谷艳婷曹阳张明超于德水陈毅王岩峰李长有
-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