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坚

作品数:60 被引量:225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江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1篇老年
  • 13篇心病
  • 13篇心力衰竭
  • 13篇衰竭
  • 11篇动脉
  • 11篇冠心病
  • 9篇细胞
  • 9篇反应蛋白
  • 8篇慢性
  • 8篇老年人
  • 8篇病患
  • 7篇血压
  • 6篇心力衰竭患者
  • 6篇疗效
  • 6篇冠心病患者
  • 6篇充血性
  • 6篇充血性心力衰...
  • 5篇血管
  • 5篇血症
  • 5篇髓过氧化物酶

机构

  • 60篇江西省人民医...
  • 2篇南昌大学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0篇胡坚
  • 34篇邱元芝
  • 34篇尹绢
  • 29篇魏群
  • 25篇陈发秀
  • 20篇彭乐
  • 16篇宁芳
  • 11篇徐轶
  • 9篇曹平良
  • 9篇寇光
  • 5篇尹秋林
  • 4篇梅洵
  • 4篇方静
  • 3篇邓荣春
  • 3篇张志勇
  • 3篇陈燕
  • 2篇聂磊
  • 2篇付小红
  • 2篇夏芝辉
  • 2篇唐月红

传媒

  • 8篇实用老年医学
  • 6篇中国老年学杂...
  • 6篇中国老年保健...
  • 4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河北中医
  • 3篇江西中医药
  • 3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江西医药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武警医学
  • 1篇邯郸医学高等...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态动脉僵硬指数在接受降压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动态动脉僵硬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在接受降压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评估动脉僵硬度及预测心血管事件临床价值。方法 39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水平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tion,ISH)(n=132例)组和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n=266例),接受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后,记录入选者基本资料及用药情况,抽血查血生化相关指标、检测臂踝脉搏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和24h动态血压并计算AASI,比较两组ba-PWV、AASI等指标的差异,并分析两组的AASI与ba-PWV、24h脉压(24hour pulse pressure,24hPP)指标的相关性。随后对老年ISH组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后2年内心血管事件进行记录,终点事件是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心衰、心源性死亡、脑卒中,根据记录结果分为心血管事件组和非心血管事件组,并对所使用的降压药物类型的数目分组,定量分析各组AASI的差异和AASI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⑴接受降压治疗后,老年ISH组AASI、年龄、ba-PWV、24hPP均高于老年非ISH组。⑵老年非ISH高血压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后的AASI与24hPP、Ba-PWV无相关性。而老年ISH患者接受降压干预治疗后的AASI与ba-PWV正相关(r=0.432,P﹤0.05),与年龄、24h脉压(24hPP)相关。⑶在老年ISH组中,只使用1类降压药物联合组AASI值显著低于使用3类药物联合治疗组(P<0.05)。⑷接受降压干预治疗后老年ISH患者中心血管事件组AASI、baPWV均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P<0.05)。⑸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年龄、24pp、ba-PWV、AASI是老年ISH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年龄、ba-PWV、AASI与老年ISH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密切(P<0.05)。结论老年ISH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后的AASI仍可作为评价动脉硬化的参考指标,对发
尹绢寇光邱元芝王晓华彭乐魏群胡坚陈发秀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
黄芪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0例被引量:1
2001年
胡坚魏群罗政
关键词:冠心病黄芪注射液中医药疗法疗效
Tako—tusdo心肌病被引量:1
2007年
1991年日本Dote等首先报道了一种急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造影表现为特有的收缩末期心底部圆隆、颈部狭小的图像,类似日本古代捕捉章鱼的篓子,他们将该病命名为Tako-tusdo心肌病;有学者结合该病患者发病前均有明显的心理或躯体应激情况,且发病时患者血浆中儿茶酚胺等应激性物质水平显著升高的特点,将该病命名为应激性心肌病。最初的Tako-tusdo心肌病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日本,曾被认为是一种特发于日本的地区性或种族性疾病;近来欧美学者陆续报道了一些Tako-tusdo心肌病的病例,对Tako-tusdo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胡坚邱元芝尹绢
关键词:扩张性心肌病应激性心肌病造影表现儿茶酚胺患者血浆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血浆脑钠肽及C反应蛋白检测意义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血浆脑钠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和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58例ACS和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血浆BNP和CRP水平;以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均<0.01)。ACS组血浆BNP水平和CRP水平呈正相关(r=0.582,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二者在AC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BNP和CRP均可作为冠心病临床危险分层的指标。
胡坚尹绢邓荣春宁芳尹秋林邱元芝
关键词:脑钠肽C反应蛋白急性冠脉综合征
葛根素治疗冠心病伴高粘血症的疗效被引量:11
1998年
葛根素(Puerarin)是从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的单体———异黄酮化合物,它能扩张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使冠脉血流量增加,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冠脉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缺血区心肌收缩功能和心绞痛症状[1],并降低TXA2/PGI2的比值[2]及改...
魏群徐轶胡坚尹绢
关键词:冠心病高粘滞血症药物疗法葛根素
二肽激肽酶4水平变化对老年人心外膜脂肪厚度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2020年
目的评价二肽激肽酶(DPP)4水平变化对心外膜脂肪厚度(EAT)及冠脉病变影响。方法收集老年患者253例分为单纯冠状动脉组75例,冠状动脉糖尿病组68例,单纯糖尿病组90例,对照组20例。比较各组间DPP4浓度、EAT、SYNTAX积分之间的差异。结果各组DPP4浓度、SYNTAX积分、肿瘤坏死因子(TNF)-α、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C反应蛋白(CRP)、EAT、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PP4水平与EAT、SYNTAX积分呈正相关。结论DPP4水平的变化可影响机体内脂类代谢及心外膜脂肪组织的形成,进而促进冠状动脉病变。
方静胡坚吴雅利童敏谢琦宋庆聂磊何静
关键词:SYNTAX积分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差异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0例;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浆BNP浓度和CRP浓度,比较不同组别BNP的差异以及BNP与CRP的关系。结果AMI、UAP、SAP和对照组血浆BNP浓度分别为(560·23±122·13)pg/mL,(166·33±56·17)pg/mL,(48·16±26·43)pg/mL和(42·35±24·11)pg/mL,AMl组平均BNP明湿高于UAP组(P<0·001),UAP组平均BNP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01),SAP组和对照组BNP无明显差异(P>0·05)。AMI、UAP、SAP和对照组血浆CRP浓度分别为(23·4±11·3)mg/L,(21·3±9·1)mg/L,(5·8±3·1)mg/L和(5·5±2·9)mg/L;AMI组和UAP组平均CRP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01,P<0·001),SAP组和对照组CRP无明H差异(P>0·05)。BNP与CRP在AMI和UAP组均相关(r=0·61P<0·01,r=0·56P<0·01)。结论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BNP浓度存在差异,BNP和CRP均可作为冠心病临床危险分层的指标。
邱元芝胡坚邓荣春宁芳尹绢魏群尹秋林
关键词:冠心病B型脑钠肽C反应蛋白
乌司他丁在老年重症感染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对老年重症感染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SR)预后和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40例老年重症感染合并SIS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对症综合治疗;治疗组2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30万U微泵静脉注射,每12 h 1次,连续应用7 d。比较2组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和病死率;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 d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病死率显著降低(均P<0.05)。血清hs-CRP、TNF-α含量: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老年人重症感染合并SISR患者机体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减少炎症介质对机体的侵袭,改善预后及降低死亡率。
尹绢邱元芝彭乐魏群胡坚陈发秀
关键词:乌司他丁重症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预后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脉压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脉压(pulse pressure,PP)的关系。方法选取70例老年ISH患者(ISH组)及32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其中ISH组按PP水平分为PP<60mmHg(1mmHg=0.133kPa)组(n=33)和PP≥60mmHg组(n=37)。比较对照组与ISH组、PP<60mmHg组和PP≥60mmHg组患者的CD3、CD4+、CD8+T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分析ISH组PP≥60mmHg组T淋巴细胞亚群与PP水平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H组CD3、CD4+、CD8+百分率降低、CD4+/CD8+比值增高(P<0.05或P<0.01)。与PP<60mmHg组比较,PP≥60mmHg组CD8+T细胞百分率降低、CD4+/CD8+比值增高(均P<0.05);2组CD3、CD4+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细胞水平与PP水平呈正相关(r2=0.508,P<0.05),CD4+/CD8+比值与PP水平呈负相关(r2=-0.443,P<0.05)。结论老年ISH患者PP增大与免疫功能受损有关,PP及免疫功能紊乱是老年ISH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子。
尹绢寇光邱元芝陈发秀彭乐魏群胡坚
关键词: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脉压T淋巴细胞亚群老年人
补心气口服液辅助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补心气口服液治疗肺心病(CPH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CPHD急性期患者随机按住院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干预方案,包括抗感染、祛痰、止咳、平喘、利尿、抗心衰等综合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补心气口服液,10 mL次,3次/d,两组疗程为4周。两组治疗前后均检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分压(PaO2),肺动脉压(mPAP),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记录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综合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mPAP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1),ET-1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和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沉降率等血液流变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补心气口服液减轻了CPHD急性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了患者心、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尹绢寇光邱元芝彭乐魏群胡坚陈发秀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补心气口服液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