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天
- 作品数:27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高通量荧光底物HIV-1蛋白酶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应用荧光方法建立、优化、评价艾滋病病毒1型(HIV-1)蛋白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并用于大规模样品筛选。方法将p100w表达质粒转化E.coli细菌细胞,使其表达包涵体形式的HIV-1蛋白酶融合蛋白,制备纯化自剪切后成熟的HIV-1蛋白酶。通过测定Km值及已知HIV蛋白酶抑制药的IC50对酶进行鉴定。优化酶反应体系,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建立、比较HPLC酶切分析法及荧光底物法两种测定酶活性方法。结果建立了高通量HIV-1蛋白酶筛选模型,经优化减少酶及底物用量,降低了成本。在模型可靠性评价中,Z因子达到0.786以上。在对9000个微生物发酵产物样品的筛选中,验证了方法的可应用性,并获得阳性菌株41个。结论所建立的荧光方法高通量筛选模型稳定可靠,效率比传统的HPLC酶切分析法提高,适用于大规模筛选HIV-1蛋白酶抑制剂。
- 董飚章天陶佩珍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蛋白酶高通量筛选
- 十八烷氧乙基替诺福韦酯的合成及抗病毒活性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十八烷氧乙基替诺福韦酯的合成及其抗病毒活性。方法以替诺福韦为原料,与脂性侧链2-十八烷氧基-1-乙醇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通过细胞培养法对其体外抗HIV、HBV活性进行测定;通过血清药理学研究,测定小鼠血清的抗HIV-1作用。结果合成得到了目标化合物十八烷氧乙基替诺福韦酯,其结构经过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的确证;对其进行的体外和小鼠血清抗病毒活性研究结果显示,体外抗HIV-1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0.165nmol/L,对HBV病毒的抑制活性EC50为0.17μmol/L;灌胃给药ODE-TFV后的小鼠血清对HIV-1显示出强和持久的抑制作用。结论在替诺福韦分子中磷酸基的一个羟基上引入脂溶性长链十八烷氧乙基,体外呈现出较强的抗病毒活性,并且生物利用度得到进一步改善。
- 孟帅蔡步林陶佩珍彭宗根章天易红李玉环李卓荣
- 关键词:替诺福韦酯抗病毒
- 具有HIV-1蛋白酶抑制活性的寡肽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氨基酸序列Tyr-Leu-Val-Leu-His(SEQ?IDNO:1)的寡肽化合物,其具有HIV-1蛋白酶抑制活性。本发明的寡肽化合物可以是化学合成的或重组产生的,或可以从微生物(特别是放线菌)提取获得...
- 司书毅陶佩珍刘晓姜威董飙章天蒋建东余利岩魏玉珍白硕可樊秀勇
- 新型核苷衍生物十八烷氧乙基替诺福韦酯的体内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评价新型核苷衍生物十八烷氧乙基替诺福韦酯(ODE-TFV)在体外及体内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并研究其改善肝脏病理的作用。方法分别以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转染的人肝癌2.2.15细胞和DHBV感染的1日龄北京鸭为体外和体内模型,评价ODE-TFV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活性。结果 2.2.15细胞培养法实验结果显示,ODE-TFV抑制HBV DNA复制的IC50值为(0.38±0.18)μmol/L,抑制活性较阳性药TFV-DF和3TC分别强约18倍和13倍;ODE-TFV 100mg/kg和200mg/kg组,在给药7d和停药3d显示有显著性的DHBV-DNA抑制活性(P<0.01、P<0.05);在鸭体内模型中,ODE-TFV 100mg/kg和200mg/kg能够明显改善DHBV引起的肝细胞坏死和炎细胞浸润,有一定量效关系。结论 ODE-TFV不仅在2.2.15细胞内对HBV-DNA有抑制活性,而且能有效地抑制鸭体内DHBV-DNA的复制,并具有改善肝脏病理的作用。
- 李思阳李壮陈淑珍章天王淑琴李毅陶佩珍李卓荣
- 关键词:抗病毒药
- 微生物多糖183的分离纯化和抗乙肝病毒活性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链霉菌183发酵液中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成分。方法通过超滤法和凝胶过滤层析进行分离纯化,用高效凝胶渗透法和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法测定分子量,用酸水解、糖醇乙酸酯衍生化和气相色谱测定单糖组成和摩尔比,用鸭乙肝病毒复制复合体DNA聚合酶/逆转录酶筛选模型,2.2.15细胞和鸭乙型肝炎病毒动物模型评价抗乙肝病毒活性。结果分离得到183A、B、C、D四个多糖纯品,183B在2.2.15细胞内抑制HBV DNA的IC50为2.62μg/mL,粗多糖在接近鸭最大耐受剂量时对鸭乙肝病毒显示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在酶水平和细胞水平上的两个不同层次的模型中,183各多糖组分的抗病毒效果并不平行,183粗多糖对病毒复制关键酶及2.2.15细胞内HBV复制的抑制作用较强。
- 姜威章天郝雪琴李玉环韩慧李壮肖春玲余利岩陶佩珍司书毅
- 关键词:多糖乙型肝炎病毒
- 双环氨基吡唑类衍生物的抗柯萨奇病毒作用
- 本发明涉及双环氨基吡唑类衍生物的抗柯萨奇病毒作用,药理学实验证明,该类化合物具有高效、低毒的抗病毒活性,因而可以开拓该类化合物或其<U>组合物在制备抗柯萨奇病毒药物中的应用。</U>
- 王菊仙王玉成白晓光徐长亮陶佩珍董彪章天
- 新型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合成全新的二氢吡啶类化合物,并对其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活性进行研究,以获得新型的抗病毒药物先导物。方法以芳杂环取代的二氢嘧啶类化合物为模板,通过比较分子场分析,设计全新的二氢吡啶类化合物。以乙酰乙酸乙酯,芳香酸为起始原料,分别经胺化、烷基化反应,再与芳香醛缩合关环得到最终目标化合物,并对其体外抑制HBV的活性进行试验。结果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全新二氢吡啶类化合物13个,经1HNMR和MS确定了结构,部分化合物显示了对HBV DNA复制的抑制作用。化合物6f表现出较强的抑制病毒复制活性,体外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拉米夫定。结论二氢吡啶类化合物做为一类全新结构的抗HBV化合物,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 郭真王晓奎章天徐晓倩郑志兵钟武赵国明李松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二氢吡啶
- 双环氨基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在抗柯萨奇病毒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优良抗柯萨奇病毒活性的双环氨基吡唑类衍生物,以及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实验研究表明,所述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抗柯萨奇病毒活性,有望开发成为临床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 王玉成王菊仙陶佩珍董彪章天刘洪涛许乐幸
- 抗病毒化合物S-DHPA的合成及其对SAH水解酶的抑制活性被引量:1
- 1997年
- 以D-甘露醇为原料,通过6步反应合成了抗病毒剂S-9-(2,3-双羟丙基)腺嘌呤(S-DH-PA).对其中两步反应条件进行了改进,使操作简化,收率提高.最后产物经波谱及元素分析确证,并测得其生物活性与标准品活性接近(IC507.6μmol/L).
- 王光星王琳贯宝和赵知中陶佩珍章天
- 关键词:抗病毒剂
- 吡喃香豆素衍生物对HIV-1的抑制作用及其构效关系被引量:11
- 2011年
- 研究香豆素衍生物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逆转录酶(HIV-1 RT)、蛋白酶(HIV-1 PR)和细胞内复制的抑制作用及其构效关系。不同香豆素衍生物具有抑制HIV-1 RT、HIV-1 PR活性,且在细胞内显示出抑制HIV-1复制的作用已见报道。本课题根据国内传统药学的特点,考察以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结合HIV-1蛋白酶三维结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合成的四环双吡喃香豆素及其类似物。以HIV-1 RT及HIV-1 PR以及细胞内病毒复制为靶点,利用酶学模型和细胞培养模型进行药物筛选及其构效关系研究,设计合成的7个化合物的药效学实验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抗HIV-1活性。其中V0201作用最强,它对HIV-1 PR和HIV-1 RT的IC50分别为3.56和0.78μmol.L-1;在PBMC培养实验中,V0201对HIV-1复制的IC50为0.036μmol.L-1。这些结果表明,化合物V0201具有全新结构,可能成为新的先导化合物。
- 董飚马涛章天周春梅刘刚王琳陶佩珍张兴权
- 关键词:构效关系抗病毒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