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湘

作品数:21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癌前
  • 7篇癌前病变
  • 7篇病变
  • 6篇肝癌
  • 6篇肝癌前病变
  • 4篇丹皮
  • 4篇丹皮酚
  • 4篇亚硝胺
  • 4篇鼠肝
  • 4篇衰老
  • 4篇小鼠
  • 4篇二乙基亚硝胺
  • 4篇肝脏
  • 3篇药动学
  • 3篇皮肤
  • 3篇皮肤衰老
  • 2篇药动学研究
  • 2篇中药
  • 2篇吸入
  • 2篇吸烟

机构

  • 2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21篇王湘
  • 19篇王玥琦
  • 19篇冯丽莉
  • 13篇蔡大勇
  • 11篇张东星
  • 9篇孙燕
  • 8篇刘甜甜
  • 8篇张微
  • 5篇宋艺君
  • 4篇赵欣
  • 4篇祖承哲
  • 3篇田民强
  • 3篇刘琳琳
  • 2篇毛文超
  • 2篇刘香玉
  • 2篇张健
  • 2篇王秀萍
  • 2篇李京涛
  • 2篇刘晓婷
  • 2篇张睿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药师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第八届全国中...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皮酚在肝癌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测定肝癌模型大鼠血浆中丹皮酚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并用于丹皮酚灌胃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大鼠分成3组,分别单次灌胃给予高、中、低剂量259.2,194.4,129.6 mg.kg-1丹皮酚,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UPLC测定血药浓度。选用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0.3 mL.min-1,检测波长274 nm,柱温25℃,进样量2.1μL。结果:丹皮酚在血浆样品中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323~41.4mg.L-1,r=0.999 9,其血药浓度数据用WinNonlin软件处理,丹皮酚在肝癌模型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过程符合二房室模型,AUC,Cmax随给药剂量增加而显著增加,Tmax,T1/2β,CL随给药剂量增加无明显改变。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丹皮酚在肝癌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肝癌模型大鼠灌胃不同剂量丹皮酚后的药动学参数存在一定差异。
宋艺君刘晓婷冯丽莉王湘张东星蔡大勇王玥琦
关键词:丹皮酚血药浓度UPLC药动学
复方解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建立复方解郁颗粒的质量标准,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解郁颗粒中的丹皮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解郁颗粒中的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和芦丁的含量。结果:本品TLC色谱斑点清晰,重复性好;HPLC法测定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和芦丁线性范围分别为0.508~16.200μg(r=0.9998),0.503—16.100μg(r=0.9997)和0.130—4.250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RSD=2.03%),99.8%(RSD=1.44%)和102.6%(RSD=1.40%)。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控制复方解郁颗粒的质量。
刘香玉田民强冯丽莉王湘张东星张微刘甜甜彭金娥孙燕王玥琦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磷酸川芎嗪对肝癌前病变小鼠的影响和体内药物动力学差异考察
目的:研究磷酸川芎嗪对二乙基亚硝胺(DEN)所致肝癌前病变模型小鼠肝脏功能的影响及其药物动力学的差异. 方法:采用每周一次腹腔注射DEN(100mg/kg)诱发肝癌前病变小鼠模型,进行药动学和药效学的考察.药效...
冯丽莉张东星王湘孙燕王玥琦
关键词:肝癌前病变肝脏功能磷酸川芎嗪药物动力学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温胆汤提取工艺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温胆汤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乙醇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以总酸和橙皮苷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3因素5水平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对温胆汤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提取时间和加水量为主要影响因素,总多糖为指标,采用2因素5水平对温胆汤水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饮片先加入10.73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1.68 h,收集乙醇提取液;滤渣加入8.13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提取1.34h;合并乙醇和水提取液,浓缩即得。结论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温胆汤提取工艺简便易行,准确性和重现性好。
冯丽莉彭金娥刘甜甜张微吴卓耘王湘张东星王玥琦宋月晗
关键词:温胆汤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乙醇
延寿液延缓皮肤衰老作用的研究
:明确延寿液的延缓皮肤衰老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造模组吸入臭氧(1.2+0.2 ppm)10h/d×45d染毒,同步灌胃维生素E(13.5mg/kg)与延寿液(45,90...
刘甜甜冯丽莉王湘王玥琦
关键词:实验药理皮肤衰老
丹皮酚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的预防作用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研究丹皮酚(Pae)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EN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雄性wistar大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模型组、丹皮酚组。造模给药16周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GST、TBIL,脂质过氧化指标LPO、SOD、INOS、GSH-PX。结果:病理组织学显示,丹皮酚可以显著降低肝细胞异型增生灶和异型增生结节数目;降低血清中异常升高的ALT、AST、TBIL、GST、INOS、LPO水平,升高血清中降低的SOD、GSH-PX水平。结论:丹皮酚对于大鼠肝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程度的预防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改善肝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宋艺君杨史军王湘张东星冯丽莉孙燕蔡大勇王玥琦
关键词:丹皮酚二乙基亚硝胺
多指标综合优化复方柴胡颗粒提取工艺及其颗粒剂制备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采用多重指标综合优化复方柴胡颗粒的提取工艺,并制备其颗粒剂。方法综合以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芦丁、橙皮苷和浸膏量为检测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实验,考察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对复方柴胡颗粒提取效果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以得到的干膏为原料,单因素考察稀释剂糊精和矫味剂阿斯巴甜的用量,制备复方柴胡颗粒。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80%乙醇每次提取2 h,提取3次;干膏与糊精比例为1∶0.9,润湿剂为85%乙醇,阿斯巴甜用量为1.0%时得到复方柴胡颗粒较好。结论多指标综合考察复方柴胡颗粒最佳提取工艺,验证实验表明该工艺可行、重复性良好,单因素考察复方柴胡颗粒制剂制备工艺,得到外观优良、口感较佳的颗粒剂。
冯丽莉田民强张东星王湘刘甜甜张微彭金娥孙燕王玥琦
关键词:正交设计
丹皮酚在肝癌前病变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丹皮酚浓度的高效液相方法(HPLC),并研究丹皮酚在肝癌前病变大鼠病程不同阶段的药动学。方法:给予大鼠二-乙基亚硝胺(DEN)腹腔注射,造模成功后,单次灌胃丹皮酚,于不同时间点眼眶取血,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丹皮酚的血药浓度,运用Win Nonlin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雌激素硫酸转移酶(EST)在大鼠肝、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丹皮酚低剂量组:由d_(000)-d_(028)-d_(056)-d_(112),药物-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依次增加,最大血药浓度(Cmax)依次增加,总体清除率(CL)依次降低,分布容积(V)依次降低,平均滞留时间(MRT)依次降低;中剂量组:由d_(000)-d_(028)-d_(056)-d_(112),AUC依次增加,C_(max)依次增加,V依次降低,MRT依次降低,由d_(000)-d_(028)-d_(056),CL降低,由d_(056)-d_(112),CL增加;高剂量组:由d_(000)-d_(028)-d_(056)-d_(112),AUC依次增加,C_(max)依次增加,CL依次降低,V依次降低,MRT依次降低。肝脏内皮细胞和肾上皮细胞EST增加,肝细胞EST减少。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HPLC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丹皮酚血药浓度分析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宋艺君杨史军王湘张东星李京涛蔡大勇王玥琦
关键词:丹皮酚肝癌前病变雌激素硫酸转移酶药动学免疫组化
希望液对衰老模型大鼠皮肤脂褐素沉积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希望液对衰老模型大鼠皮肤脂褐素沉积的影响及延缓皮肤衰老的药效。方法:采用吸入臭氧法复制大鼠衰老模型,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阳性对照药(维生素E,13.5 mg·kg^-1)及低、中、高剂量(225,450,900 mg·kg^-1)希望液,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检测大鼠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显示皮肤病变,形态计量表皮角质层体积比;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染色显示皮肤脂褐素,形态计量表皮脂褐素沉积体积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SOD、CAT、GSH-Px水平及皮肤表皮角质层体积比显著降低(P<0.05),MDA水平和脂褐素沉积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希望液能升高大鼠血清T-SOD、CAT、GSH-Px水平及皮肤表皮角质层体积比,降低MDA水平和脂褐素沉积;其中希望液各剂量组的T-SOD、MDA水平及脂褐素沉积、中、高剂量组的CAT水平、高剂量组的GSH-Px水平及皮肤表皮角质层体积比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希望液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减少表皮脂褐素沉积,延缓皮肤衰老。
冯玄烨赵欣王湘冯丽莉蔡大勇王玥琦
关键词:皮肤衰老脂褐素
黄芩苷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前病变小鼠肝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考察黄芩苷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肝癌前病变小鼠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DEN腹腔注射诱发肝癌前病变小鼠模型,通过比较小鼠肝脏病理切片和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考察黄芩苷灌胃给药对模型小鼠肝脏功能的影响。结果:DEN能够严重损坏小鼠的肝脏功能,病理切片显示其出现肝硬化、纤维增生分割肝小叶、肝细胞变质、异型性倾向、核内包涵体等异常结构,并有大量巨噬细胞浸润,同时血清中肝功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黄芩苷给药组纤维增生少,未能完全分割肝小叶,肝细胞变质等少见,血清肝功酶的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结论:黄芩苷对于DEN诱发的肝癌前病变小鼠肝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张健冯丽莉毛文超王秀萍张东星王湘王明琦蔡大勇
关键词:黄芩苷病理检查酶活性二乙基亚硝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